(共25张PPT)
琦君,原名潘希真,散文家、小说家。
一生漂泊:
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
12岁随父亲来到杭州;
32岁迁至台湾;
60岁移居美国;
84岁回故乡探亲;
86岁定居台湾;
90岁病逝于台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至3节)
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和迷人的香气。
第二段(第4至6节)
回忆童年时代“摇桂花”和“收桂花”的情景。
第三段(第7至8节)
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
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
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
的香气,太迷人了。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
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说说对句子的理解。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桂花糕
桂花茶
桂花沙冰
桂花酒冻
那是怎样的桂花呢?
香飘十里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桂花在哪里?
花园。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比较:到底哪里的桂花香?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
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候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令你难以忘怀的人或事,并把它写下来。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琦君《烟愁》后记
若能不再哭,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琦君《家乡味》
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