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
教学目标
1.认识“倚、箸”等19个生字,会写“冈、饥”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大致意思。
2.弄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
3.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等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4.阅读古典名著,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弄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
2.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等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教学难点
阅读古典名著,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讲授法 朗读法 自主探究 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3-5分钟)
1.欣赏《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曲。让学生说说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
2.简介《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初。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民间广泛传颂。施耐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再创造。《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它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简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3.简介作者: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4.补充资料: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为《水浒传》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据史书记载,这一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野兽出没,有九岭十八垌堆之称。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12-15分钟)
1.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词语。
(3)识记巩固课文生字词。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1-4)):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5-7):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8-12):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13):打虎后下冈。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3-5分钟)
1.细读课文,了解喝酒。默读文章第1-4自然段,标注出人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思考: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①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8-10分钟)
1.读拼音,写词语。
又jī( )又渴 赤手空quán( )
景阳ɡānɡ( )官fǔ()bǎng( )文
2.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酒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去了。
3.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换成意思相近词语。
(1)酒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3)枉送了自家性命?( )
(4)请勿自误。( )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3-5分钟)
1.小结: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了故事情节,并从课文第1-2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3-5分钟)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初步了解武松豪放、倔强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12-15分钟)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概括这部分内容。
(2)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倔强、固执和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
冈上有虎,心里也有一点怕。但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下冈。“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2.学习课文5,6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老虎的吼声巨大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③“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虎尾”比作“铁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中感受到“虎尾”的有力,老虎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⑤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却又又闪在一边。)
⑥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否胆怯了?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不是,武松在消耗老虎的体力,挫败老虎的锐气,等待时机进行反击。)(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3-5分钟)
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翻身下来,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却又闪在一边,抡起梢棒,从半空劈下来。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8-10分钟)
1.比一比,再组词。
冈( )刚( )钢( )纲( )
几( )叽( )讥( )饥( )
旁( )傍( )榜( )膀( )
2.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2)倘或又跳出只大虫来,我却怎斗得他过?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3-5分钟)
1.小结:本节课学习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三闪”。大虫抓人有“三招”,武一闪,一躲,又闪。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课,初步感知(3-5分钟)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回顾武松打虎的描写,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12-15分钟)
1.讲解5自然段。
(1)“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句话中的“势”是指什么?(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就势”是什么意思?(借着老虎的姿势。)从这里你又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武松的有勇有谋。)
(2)《景阳冈》一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而“打”则是“重中之重”。作者写武松打虎,生动又传神,虎虎有生气。先是他的“闪、躲”,这是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闪、躲”,说明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接着,武松“抡起梢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这里运用了哪些表示“打”的词语?你能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抡”“劈”“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跃然纸上。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2.自由读课文,5,6自然段,了解武松打虎过程。
三、精讲点拨,归纳拓展(3-5分钟)
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结合课文说感受。
(1)一场鏖战,耗尽了武松的精力,所以在打死了老虎后,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一段里,哪个字用得准确?为什么?(挨。这个“挨”字,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麻,筋疲力尽的状态。这样描写非但无损英雄的形象,反而会使人物更加朴实丰满,更加逼真可信。这就是古典名著语言的精妙。)
(3)“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表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机敏。)
四、检测训练,当堂达标(8-10分钟)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重点讲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闪、躲)武松翻身下来,( )在青石旁边。
(打、 劈) 梢棒从半空( )下来。
(跳、扑 )那大虫翻身又( )过来。
(揪、抓)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住。
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体现了 的 特点。
2.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3-5分钟)
1.总结: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2.布置作业: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书设计
景阳冈
喝酒——豪放、倔强
上冈——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机敏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