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时练(含解析)-2024春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课时练(含解析)-2024春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3: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点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在通常的计算中取NA=6.02×1023 mol-1
C.分子很小,我们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方法都无法看到它
D.分子很小,虽肉眼看不到,但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
2.(2022·盐城市高二期中)已知地球的半径6.4×103 km,水的摩尔质量为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设想将1 g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估算1 m2的地球表面上分布的水分数目约为(  )
A.7×107个
B.3×108个
C.3×1011个
D.7×1010个
考点二 分子热运动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樟脑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里充满了樟脑的气味
B.一杯水中放入一勺白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
C.洒水车将水喷洒在路面上
D.圆珠笔写的作业久了,字迹变模糊
4.通常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加热后盐分子变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炒菜时萝卜翻动地快,盐和萝卜接触多
C.加热后萝卜分子间空隙变大,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激烈
5.(2022·徐州市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物体温度降低到0 ℃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6.(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这些固态或液态颗粒在气体介质中做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气体介质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
B.在布朗运动中,固态或液态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C.在布朗运动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轨迹
D.在布朗运动中,环境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考点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7.以下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
B.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
C.两根玻璃棒用力挤压不能粘合在一起
D.破镜不能重圆
8.(2022·苏州市高二期中)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D.当分子间的距离r9.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B.r1C.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最大
D.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增大,斥力为零
考点四 分子动理论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C.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悬浮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微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1.(2022·江苏省高二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情况,在两次实验中分别追踪微粒a、b的运动,每隔30 s把微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得到如图所示的两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图,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记录了两微粒的运动轨迹
B.连线图反映了粉笔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若水温相同,则微粒b颗粒较大
D.若两微粒大小相同,则微粒a所处的水中水温更低
12.有一分子位于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图像,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
A.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 m
B.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 m
C.ab表示引力,cd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0 m
D.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可能为10-15 m
13.(2022·宿迁市高二月考)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像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r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b过程中,两分子间无斥力
B.乙分子从a到c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加
C.乙分子从a到c一直加速运动
D.乙分子从a到b加速运动,从b到c减速运动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C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在通常的计算中取NA=6.02×1023 mol-1,故A、B正确。分子很小,即使用高倍光学显微镜也无法观测到,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测到,故C错误,D正确。]
2.A [1 g水所含分子数为n=NA,1 m2的地球表面上分布的水分子数为n′=≈7×107个,故选A。]
3.C [樟脑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里充满了樟脑的气味,是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扩散现象,故A正确;一杯水中放入一勺白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是糖分子的运动,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洒水车将水喷洒在路面上,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故C错误;圆珠笔写的作业久了,字迹变模糊是圆珠笔水分子的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本题选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故选C。]
4.D [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在腌萝卜时,是盐分子在常温下的扩散现象,炒菜时,是盐分子在高温下的扩散现象,因此,炒菜时萝卜咸得快,腌咸菜时萝卜咸得慢,故A、B、C错误,D正确。]
5.A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错误;布朗运动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当物体温度降低到0 ℃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D错误。]
6.D [布朗运动是固态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可以间接反映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气体分子对颗粒的撞击作用越不容易平衡,布朗运动越剧烈,故A、B错误;在布朗运动中,颗粒本身并不是分子,而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所以颗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故C错误;在布朗运动中,环境温度越高,固态或液态颗粒受到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撞击越剧烈,布朗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7.B [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很小,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错误;水分子间有间隙,但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但分子间能发生作用的距离范围很小,两根玻璃棒用力挤压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间的作用距离,不能粘合在一起,并不能说明它们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间的作用距离,故D错误。]
8.C [分子间始终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它们的合力,即分子力为零,但并不是分子间无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r9.B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斥力不为零,故D错误。]
10.B [组成物质的分子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B正确;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受到不同方向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引起的,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磁铁可以吸引铁屑,并非分子力的作用,故D错误。]
11.D [题图中记录的是两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图,并不是轨迹图,故A错误;连线图反映了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温度相同,微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明显,故微粒b颗粒较小,故C错误;
若两微粒大小相同,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则微粒a所处的水中水温更低,故D正确。]
12.C [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r0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表示引力的线与表示斥力的线的交点即e点的横坐标表示分子间距r0,r0大约为10-10 m,由分子力特点可知,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13.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从a到b过程中,引力大于斥力,整体表现为引力,A错误;从图像中可得从a到c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从a到c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乙分子一直加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