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达标检测(3份打包)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达标检测(3份打包)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13:45:4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从西域回到汉朝,这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2.两宋时期,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他们经常掠夺过往商旅的财物,或者强取货物,抽取十分之一的上等品。这一现象(  )
A.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 B.导致了宋、夏之间战争频繁
C.推动了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D.阻断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副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经济交流
B.“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
C.农耕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剧烈冲击
D.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4.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隋唐时期。唐宋以来,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亦被称为“瓷路”。这反映出中国(  )
A.瓷器技术高度发展 B.瓷器外销地位日益重要
C.丝绸贸易逐渐衰落 D.瓷器种类增多,产量提高
5.下图为辽宁北票十六国时期北燕重臣冯素弗墓出土的鸭形玻璃注,其工艺属于罗马吹制技术。据考证,此时期我国虽已掌握加工玻璃的技艺,但尚不具备制作如此复杂的玻璃工艺品的技术。该文物能够佐证当时(  )
A.丝绸之路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东北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C.玻璃制品应用于普通民众生活 D.统治者不断推动民族交融
6.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7.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  )
A.异域艺术成为石窟艺术的主流 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C.莫高窟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 D.中西审美趋于一致
8.德国人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
A.交通非常发达 B.使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C.使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D.名胜古迹众多
9.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迁徙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粮食作物、牲畜品种与人类移民的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社会。”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是为了粮食、牲畜与人口的交换 B.促使全球一体化体系正式形成
C.促使各地保留原来的文明习俗 D.推动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融合
10.“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全球化趋势出现 B.殖民扩张的开始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资产阶级的形成
11.1913-1918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7%。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20余年间,这一增长率达到7.8%。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订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
C.跨国公司世界范围的建立 D.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
12.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
13.荷兰是最早将中国茶叶输入欧洲的国家。17世纪70—80年代,饮茶成为荷兰全国的时尚,茶室应运而生,早茶、午茶、晚茶兴起,并融入中国以茶待客的礼仪,迎客、入座、敬茶、品尝、寒暄、辞别等步骤都很讲究。这说明(  )
A.荷兰是国际茶叶贸易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C.茶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因素 D.荷兰的饮茶风尚呈现出下移趋向
14.17—18世纪,中国商人在海外贸易中主营的瓷器等商品引发了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中国风”。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这种“中国风”的形成主要体现了(  )
A.西学东渐的趋势 B.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的文化价值 D.殖民扩张的影响
15.许多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民族传去了新的思想文化”。站在他们理解的角度,世界贸易(  )
A.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B.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C.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 D.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
16.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上海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创新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有关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叶的药理功能。在汉代,日常饮茶不仅成为民间的生活习俗,更逐渐进入上层生活,就连贵族也将饮茶作为一种享受。成书于东汉的《神农食经》,对茶的功能和作用则转向精神层面,“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因契合当时儒家、道教、佛教的精神追求而进化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时尚。
——摘编自赵建建《茶文化起源初探》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英]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和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积极意义。(4分)
18.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的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英国是霸权国。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美国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编自徐秀军等《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 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等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6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的有效机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并分析其不利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英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从张骞通西域到“一带一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我们或将发现,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阅读材料,自行选取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1【答案】C
【解析】材料“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从西域回到汉朝,这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汉朝对西域以及西亚和欧洲的了解,故C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不是汉朝,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国的影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故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并且经常劫掠过往商旅,不利于丝绸之路上正常的商业往来,这是两宋时期陆路贸易衰落的原因之一,客观上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故C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西夏的行为缓解了西夏政权的财政危机,排除A项;宋、夏之间战争频繁不是由材料中西夏的行为引起的,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主要是指北方草原地区用其盛产的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副产品与中原的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进行交换,以解决生活所需,这可以用来说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经济交流,故A项正确;“皮毛路”和“茶马路”都是指草原丝绸之路,不能说它们相互辉映,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耕文化受到游牧文化剧烈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对外销量越来越高,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反映出对外贸易中瓷器地位日益重要,故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燕重臣冯素弗墓出土的鸭形玻璃注的制作工艺属于罗马吹制技术,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丝绸之路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中国的瓷器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这些都促进了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故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排除A项;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丝绸之路体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可知,莫高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风格,见证了多元文明交流的成果,故C项正确;材料可以体现异域艺术的元素,但无法看出其处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材料探讨的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并未展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排除B项;“趋于一致”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频繁交往,相互交流,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故C项正确;交通非常发达的说法片面,排除A项;商品贸易极其繁荣属于表象,不是本质,排除B项;名胜古迹众多的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迁徙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粮食作物、牲畜品种与人类移民的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粮食、牲畜与人口的交换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全球一体化开始形成,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文明习俗的交流与融合,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19世纪下半叶,由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故C项正确;全球化趋势出现于新航路开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殖民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资产阶级开始出现,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二战后世界贸易增长主要得益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故A项正确;B项属于金融体系,排除;C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2【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通过“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加强了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茶室应运而生,早茶、午茶、晚茶兴起,并融入中国以茶待客的礼仪,迎客、入座、敬茶、品尝、寒暄、辞别等步骤都很讲究”可知,伴随着中荷之间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华文化也相应地输出到荷兰, 这说明国际贸易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故B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他们从中国的装饰纹样中寻找灵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典雅、华丽、异国风情的装饰风格”可知,欧洲人通过与中国之间的瓷器贸易,结合中国的瓷器纹饰风格,实现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创新,这说明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体现了商品的文化价值,故选C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仅扩大了财富……而且还给许多民族传去了新的思想文化”可知,这些学者认为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A项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不全面,排除;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的传播,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开埠后西方饮食传入,但这些饮食传入后都进行了改良,说明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创新,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近代上海餐饮业领先全国,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菜品的改良,没有涉及中国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C项;出现改良菜品不代表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走向没落,排除D项。
17【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功能多样;影响阶层广泛;同主流文化相互渗透;茶饮日益时尚化、大众化。(任答四点即可,4分)
作用: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推动了中国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6分)
(2)原因: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茶是一种优良的饮品,符合大众需求;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殖民掠夺和制茶技艺的传播。(8分)
(3)积极意义: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4分)
18【答案】(1)特征:第一阶段是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寻求贸易垄断;第二阶段是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第三阶段是世界各国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强国靠贸易致富。(6分)
有效机构:关贸总协定。(2分)
(2)实质: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2分)
不利影响: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任答两点即可,4分)
(3)主要理念:扩大对外开放;互利共赢。(4分)
19【答案】[示例]观点: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文化出现和相互融合。(2分)
阐释: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逐渐本土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亚和西亚的音乐、舞蹈、绘画技术等也陆续传到中国。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不同的文化、思想在丝绸之路上碰撞,交汇整合之后迅速传播出去,这是新的文化能够诞生的重要前提。总之,在丝绸之路上,各种文化经过交流与碰撞,相互影响,相互融合。(10分)第四单元 第9课
【基础巩固】
1.右面为敦煌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砖影印图。图中胡人穿波斯装,一手执缰引驼,一手拄手杖跋涉。类似内容的砖刻在唐墓多有发现。材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A.波斯服装流行民间 B.中国瓷器畅销于欧洲
C.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D.敦煌成为工商业市镇
2.汉朝时,从西域输入内地的货物虽然较多,却只“盈于后宫”“充于黄门”,并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据此可知,当时(  )
A.丝路贸易具有官方性质 B.民间购买力待加强
C.自然经济具有排外特点 D.区域贸易范围有限
3.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超过40枚。这些金币跨越两个世纪(408—610年),其中新疆出土5枚、宁夏4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1枚、陕西8枚。这说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
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
C.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
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4.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曾经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在历史上占有非比寻常之位,这里出土了西夏时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彩绘双头佛和元代纸币等文物。这一遗址可用来说明我国(  )
A.宋代朝廷重视北方边疆的贸易 B.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举
C.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王朝的史实 D.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
5.《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今身毒(古印度)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据此可知,张骞向汉武帝提出的计划是(  )
A.沿河西走廊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B.开辟从四川出发经印度到中亚等地的商路
C.开辟一条通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
D.从漠北草原西行通往小亚细亚或欧洲等地
6.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西汉时中国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唐朝只特许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D.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
7.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来自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对外交往的盛况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通
8.元朝时,大量波斯商人将钴蓝颜料带到中国,直接参与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针对西亚乃至欧洲市场的需求,青花瓷采用了西方常见的葡萄藤图案。这表明(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中国瓷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C.东西方文化直接交流开始于元朝
D.人口迁移促进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能力提升】
9.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朝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朝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通道。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通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10.亚历山大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11.西汉时期,临邛(今四川邛崃)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所生产的铁农具和厨具等通过西南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临邛卓氏家族就因冶铁而成为巨富。这反映出(  )
A.汉代铁器已经推广到了全国 B.铁器贸易促进了民族交流
C.盐铁官营推动边远地区发展 D.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技术交流
12.唐初,大臣魏征曾说:“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看出,魏征(  )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 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 D.主张设立贸易管理机构
13.由于罗盘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的海船可以长年在海上远行,航海家从广州、泉州启航,横越北印度洋,直航至西亚和非洲东海岸。这表明(  )
A.罗盘针是推动远航的重要条件 B.中国古代海上航行始于宋代
C.罗盘针是推动远航的根本原因 D.宋代开始开通海上丝绸之路
14.史载,“(大)宛……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大宛与汉朝存在一定经济交流
B.大宛仰慕并学习汉朝先进的技术
C.汉朝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汉朝统治者崇尚奢靡的生活方式
15.有学者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概念,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的文明形态,例如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
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16.“穿越欧亚的贸易暴露出东西方在财富上的巨大差距,这些差距有助于塑造接下来两千年的地区史。筹措资金的问题成了西方历史的主题,也成了世界历史的主题。现今伊朗所处的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贸易的中心位置,它把中亚市场同西南亚和地中海地区连接起来。因此,轴心时代第一个伟大帝国在此发端并不奇怪。”材料意在说明,亚欧贸易(  )
A.影响了亚欧地区政治版图 B.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世界各国的对外扩张 D.导致东西方的发展失去平衡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出现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途的一个个亚欧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断地发生剧烈碰撞,最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丝绸之路是复数形式:白银之路、西欧之路、技术之路。这样的章节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改革开放40余年后的中国,可以更直接细致地感知和了解优秀的中华文明,进而接纳甚至吸收其优秀的成分。
——摘编自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欧文明交流方面归纳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基础和时代背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主要贸易港有交州、广州、泉州、扬州四大港,而宋代港口则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唐代的海外贸易已达波斯湾沿岸,主要贸易区域在巴格达经印度、马六甲至广州航线以北地区。宋代的贸易范围……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两宋时期,进出口商品的种类都有了很大增长,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数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的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明清统治者也自称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统驭华夏,构建起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四邻国家为藩屏的封贡体系。明太祖告诫:“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藩属国内部事务由各国自主处理,中国不加干涉。藩属国受外来侵略,中国政府有义务保护其安全。中国还出面调停藩属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避免战争,使藩属国和睦相处。封贡体系各国之间,经济、技术和人员广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因封贡使团来往交流及学者互访并留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到藩属各国,各国优秀文化也传到中国,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圈。各国对海难船货互助互救,乾隆时,政府建立了动用公款抚恤沿海各国难船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海上互救的力度。
——摘编自张顺洪等《世界历史(第34册):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封贡体系的积极作用。
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外贸易十分繁盛,大量胡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商业贸易,唐朝墓葬中发现的胡人牵驼砖证实了当时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输入内地的货物并没有真正流入民间社会,而是流入皇宫,这说明丝路贸易具有官方性质,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民间购买力的高低,排除B项;材料与自然经济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区域贸易的特点,而不是范围,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08—610年的中国和东罗马帝国都有很多战乱发生,但是政治动乱并没有完全阻隔双方的交流,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描述无法得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否占有一定优势,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C、D两项结论,排除。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曾经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可知,黑城遗址是一个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体现了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故D项正确;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而非北宋境内,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而且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王朝,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沿途情况,指出印度距离蜀地不远,已与蜀地有往来,且沿途没有侵扰,建议开辟从四川出发经印度到中亚等地的商路,故B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中国自汉朝即向西方输出丝绸,因此同时期罗马地区的人开始称中国为“丝国”,故B项正确;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故A项错误;只特许广州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是清朝,故C项错误;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以及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不具有全球化意义,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来自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可知,唐朝与地中海及印度等地有交往,这透露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故B项正确;材料与生产技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域都护的设置,故C项错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波斯商人将钴蓝颜料带到中国,并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波斯商人在带回瓷器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中国也在迎合欧洲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丰富了青花瓷的设计图案。因此,材料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材料“对打通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强调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故D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起到关键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张骞出使西域直接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强调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它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故C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到达中亚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表明开辟丝绸之路势在必行,故A、B两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西南夷是汉代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临邛生产的铁农具等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反映出铁器贸易促进了民族交流,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临邛生产的铁器推广到西南夷地区,排除A项;盐铁官营是中国古代朝廷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的政策,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外交流”,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可知,魏征认为对外贸易有利于满足中国的需求,说明魏征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故A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材料“由于罗盘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的海船……从广州、泉州启航,横越北印度洋,直航至西亚和非洲东海岸”表明罗盘针的应用推动了宋代远航,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中国古代海上航行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罗盘针是推动远航的重要条件,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西汉已经开辟通往印度洋的海路,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朝引进原产自大宛的葡萄、苜蓿,这说明大宛与汉朝存在一定的经济交流,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15【答案】C
【解析】材料“例如建筑、音乐……直至水乳交融”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故选C项。
16【答案】A
【解析】材料“它把中亚市场同西南亚和地中海地区连接起来。因此,轴心时代第一个伟大帝国在此发端并不奇怪”体现的是亚欧贸易对于帝国兴起的影响,即亚欧贸易影响了亚欧地区的政治版图,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亚欧贸易对亚欧地区政治版图的影响,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7【答案】(1)影响:影响文明进程;使经济文化交往联系更加密切;促进物种和人员的流动;推动科学技术交流。
(2)历史基础:古代丝绸之路。
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的需要。
18【答案】(1)主要表现:贸易港口大大增多;贸易范围有所扩大;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物品种类增加)。
主要原因:原本正常沟通的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受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交通的便利,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2)积极作用:有利于区域内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推动了区域内贸易、人员、技术交流;促进了区域内思想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圈;增强了区域内互助抗灾能力。第四单元 第10课
【基础巩固】
1.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西印度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出现
C.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扩展和延伸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2.《全球文明史》中说道:“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这些地区都为满足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这表明(  )
A.殖民扩张有助于亚非国家革新技术
B.世界市场在殖民扩张中最终形成
C.亚非地区加深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D.技术交流与改进是扩张主要后果
3.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  )
A.是国际垄断组织 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
C.是殖民统治机构 D.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
4.1994年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 B.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解决世界贸易中的争端 D.减少成员之间的不平衡
5.中俄“万里茶道”开始兴盛于17世纪,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由茶园、工厂、古道、码头、集镇、会馆、海关、银行、寺庙、宅院等遗存构成的系列遗产整体。这表明“万里茶道”见证了(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商品和文化的交流
C.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D.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6.下图是清政府内务府造办处制造的更钟,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根据节气的变化调整“更”的长短。更钟的制作(  )
A.说明钟表诞生地在中国 B.外观带有明显的异域特色
C.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D.反映了中西相似的审美观
7.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未取代传统的中国服装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
A.服饰代表的西方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使生活方式难以改变
C.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8.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的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区域文化壁垒消除 B.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说明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D.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结果
【能力提升】
9.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世界贸易量的增长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10.到了18世纪末,之前还高呼国家必须出面保护棉纺织业的英国棉纺织品制造商,开始转变态度,成为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这一变化(  )
A.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 B.体现世界市场的发展
C.源于技术领域的革新 D.导致自由主义的产生
11.1862年,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会长托马斯·贝兹利宣称:“印度巨大的利益将会来自农业,而不在制造业和机械方面。”此言论表达的真实含义是(  )
A.印度尚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
B.英国和印度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C.印度理应成为英国的经济附庸
D.印度农业应当服务于世界市场
12.下面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反映(  )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
13.近代以来,茶叶通过东印度公司远销英国,英国人用茶叶这种舶来品搭配茶点与改良过的陶瓷茶具,创造了内涵丰硕、形式优雅、享誉世界的英式下午茶。中国开埠以后,英式下午茶这种饮食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丰富了近代以来国人的社交活动。材料意在强调(  )
A.文化价值是茶备受欢迎的主因
B.经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方式
C.文化在互鉴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D.茶文化得到全球民众的广泛接受
14.有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18世纪欧洲社会面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由此可见,当时(  )
A.欧洲社会生活水平低下 B.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15.18世纪以来,西欧潘趣酒文化盛行。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的巨型潘趣碗(如下图),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潘趣酒文化的盛行反映了(  )
A.西欧殖民范围不断扩大 B.明清对外贸易繁荣兴盛
C.启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
16.19世纪30—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的鼎盛时期。外销画是近代由中国画师采用西洋绘画技法批量绘制、专供输出国外市场的美术作品,画师大多受过传统中国画训练,掌握简单的西洋画技法,在创作时会很自然地加入中国画技法。由此可知,外销画(  )
A.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B.反映了中华文化影响西方艺术发展
C.是当时中西方商业贸易的产物
D.丰富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清代行商制度,外国商人运来的货物必须由行商代销,准备购进的货物也要由行商代购。同时行商还要办理外商货物的报关纳税,管理外商的日常生活。“夷欠”是指中国洋行商人欠下的外国商人的借款。行商黎光华拖欠英商货款五万两,清廷将其家产查抄变抵,不敷部分由其子弟分赔。每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等要向皇帝进献洋货珍宝,由行商们“赔垫”。此外,官员们的勒索更是隐蔽而没有任何限制的。外商对行商的高利贷日益发展,英商采用赊销的手法竭力推销工业品,也使行商亏本现象更趋严重。随着“夷欠”问题的激化,行商对外商的依附性愈益增强,甚至和外商勾结,走私漏税,贩卖毒品。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清中期的“夷欠”问题》
材料二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式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对东印度贸易的皇家特许状。17世纪50年代,东印度公司采用仅将盈利额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制度,逐步具备了现代股份公司的特征,公司红利比例平均值在17世纪80年代达到45%。18世纪60年代,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所运营的“商业”实际上就是“恐吓”与“掠夺”,它已经转变为殖民统治的综合性商社,包括组织印度雇佣兵展开战争。1833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被全面废止。1858年,在印度土兵起义的浪潮中,东印度公司被剥夺了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额商业资本之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行商在经营上的特点,简析行商在对外关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向瓦解的原因,评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中西交流的大规模展开,钟表开始作为生活用品在市面流通。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钟表对学生的作息作出精确规定,此后,各大学堂相继仿效。1876年正式通车的吴淞铁路,诞生了首个列车时刻表。19世纪80年代后,钟点时间已被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近代企业普遍使用。同时,上海等地的政府机关开始对上下班实行精确的时间规定。到19世纪90年代,钟表在城市的洋行、娱乐房、茶馆等商业机构中,也已被广泛使用。20世纪初,座钟与手表作为时髦的象征已经进入普通中产家庭与内地城市。
——摘编自封磊《晚清都市钟点时间的社会化及其现代性》
材料二 我在家读书时,时钟是很难见到的。家塾里当然没有钟……时间是靠日晷来计算的。我的父亲因对西方机械技术感兴趣,1895年在书房置办一座时钟。每当整点报时时,却被当时家里的雇工及村民视为“鬼在作怪”。时钟实际上并不必要,因为在乡村里,时间算得再准也没有用处。早两三个钟头、迟两三个钟头又有什么关系?乡下人计时间是以天和月为单位的,并不以分或小时来计算。
——摘编自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钟表在中国推广使用的原因。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晚清中国人接受钟点时间观念的探究,分别有何局限?据此指出晚清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所以葡萄牙人把中国瓷器带到欧洲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西印度公司主要归属于荷兰和法国,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的扩展延伸属于对传统商路的扩展,葡萄牙人此举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故C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早期的殖民扩张”“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公司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它既从事海外贸易,又拥有军队等军事组织,帮助殖民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故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各国决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来取代关贸总协定,故B项正确;解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不是世贸组织建立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解决世界贸易中的争端是世贸组织的任务,故C项错误;建立世贸组织不是为了减少成员之间的不平衡,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与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见证了中俄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故B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材料“它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反映出更钟的制作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从材料“洋装并未取代传统的中国服装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可以看出当时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的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故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材料“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反映的是商品种类增多、商品贸易范围扩大,故A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技术领域的革新,棉纺织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英国出现了支持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呼声,故C项正确;重商主义主张政府保护国内市场,与“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整个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D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工业生产,加强了对殖民地的原料掠夺和市场侵占。材料“印度巨大的利益将会来自农业,而不在制造业和机械方面”正是打算通过对印度地区的原料掠夺,解决国内生产矛盾,将印度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印度的工业发展条件,排除A项;英国对于殖民地的要求是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并不是经济上的互补性,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答案】C
【解析】从图片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可知世界贸易由发达国家主导,故C项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各时期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主,世界贸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处境恶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冲突,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茶文化传播至英国后,与英国文化融合进而发展出英式下午茶文化,而这一新的社交形式又传回中国,为人们所接受,并影响中国的社交活动,这说明文化在互鉴交流中得到发展,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材料显示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输入欧洲,对18世纪欧洲的文化艺术风格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社会的生活水平,排除A项;18世纪时,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并没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且西方文化在18世纪之前就已开始传入中国,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贵族喜欢参加潘趣酒会,用定制于中国、绘有‘十三行’等中国元素图案的巨型潘趣碗,将调制好的酒分享给同伴并送上祝福”可知,西欧潘趣酒文化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杂糅,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外销画是近代由中国画师采用西洋绘画技法批量绘制、专供输出国外市场的美术作品”可知,外销画是为了满足外国市场的需求而创作的,融合西洋画和中国画技法,是当时中西方商业贸易的产物,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外销画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但不能就此说外销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外销画对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只是体现了中西绘画技法的融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涵,排除D项。
17【答案】(1)特点:行商是中外贸易的中间人;经营活动主要限于国内;主要采取合作制和家庭经营模式;经营受到清廷限制;经营中逐渐受制于外国商人。
作用:行商有利于清廷实施闭关自守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殖民侵略;行商最终受制于外国商人,中西贸易冲突加剧;行商制度阻碍了中外经济贸易交流,导致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2)原因: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殖民统治和扩张的新需要。
作用:推动了英国在印度和远东地区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给印度带来殖民侵略的灾难。
18【答案】(1)原因:中西交流的开展(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逐渐加强);近代工业、教育、交通运输发展等的推动;近代城市发展的影响;思想观念的转变。
(2)局限:材料一为学者的研究,但仅关注大城市和部分行业,缺乏更加广泛且充分的材料作为佐证;材料二为回忆录,带有主观性,需要加以甄别。
特点:区域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