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气体的等温变化
考点一 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2023·江苏卷)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下列改变空气柱体积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柱塞快速地向下压
B.把柱塞缓慢地向上拉
C.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快速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D.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缓慢推动该注射器柱塞
2.(2022·北京市师达中学高二月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体做等温变化的规律。
(1)在实验中,下列哪些操作不是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橡胶套密封注射器的下端
B.用游标卡尺测量柱塞的直径
C.读取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强值
D.读取刻度尺上显示的空气柱长度
(2)实验装置用铁架台固定,而不是用手握住玻璃管(或注射器),并且在实验中要缓慢推动活塞,这些要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图像中,最能直观反映气体做等温变化的规律的是________。
3.“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某次实验中,数据表格内第2次~第8次压强没有记录,但其他操作规范。根据表格中第1次和第9次数据,推测出第7次的压强p7,其最接近的值是___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压强p/kPa 100.1 p7 179.9
体积V/cm3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A.128.5 kPa B.138.4 kPa
C.149.9 kPa D.163.7 kPa
(2)若连接注射器与传感器的软管内气体体积V0不可忽略,则封闭气体的真实体积为____________。
考点二 玻意耳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4.如图所示,汽缸倒挂在天花板上,用光滑的活塞密封一定量的气体,活塞下悬挂一个沙漏,保持温度不变,在沙缓慢漏出的过程中,气体的( )
A.压强变大,体积变大 B.压强变大,体积变小
C.压强变小,体积变大 D.压强变小,体积变小
5.水中的一个气泡从距离水面30 m处上升到距离水面10 m处时,它的体积约变为原来体积的(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1×105 Pa,水的密度为103 kg/m3,g取10 m/s2)( )
A.4倍 B.3倍
C.2倍 D.2.5倍
6.人们常常用充气泵为鱼缸内的水补充氧气。如图为充气泵气室的工作原理图。设大气压强为p0,气室内气体的压强为p,气室通过阀门K1、K2与空气导管相连接,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拉橡皮膜时,p>p0,K1关闭,K2开通
B.向上拉橡皮膜时,p
C.向下压橡皮膜时,p>p0,K1关闭,K2开通
D.向下压橡皮膜时,p7.(2023·南通市高二月考)某实验小组同学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读出气体体积V,用气体压强传感器记录气体压强p,研究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1)关于本实验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需要用天平测出注射器活塞的质量,并将注射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推拉活塞时,为了稳定,手要握住注射器筒
C.推拉活塞时,为了读数准确,动作要快
D.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
(2)实验之前,在注射器的内壁和活塞之间涂一些润滑油,除了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之外,主要作用是________。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按实验要求推拉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作出V与的关系图像。
序号 1 2 3 4 5 6 7
V/mL 18 16 14 12 10 8 6
p/(×105 Pa) 1.038 1.160 1.311 1.512 1.784 2.178 2.793
/(×10-5 Pa-1) 0.963 0.862 0.763 0.661 0.561 0.459 0.358
(4)根据图像可知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 mL(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气体的等温变化
1.B [因为该实验是要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要缓慢推动或拉动柱塞,目的是尽可能保证封闭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变;为了方便读取封闭气体的体积不需要在橡胶套处接另一注射器,故选B。]
2.(1)B (2)保证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尽可能保持不变 (3)C
解析 (1)为了保证气密性,应用橡胶套密封注射器的下端,A需要;由于注射器的直径均匀恒定,根据V=LS可知体积和空气柱长度成正比,所以只需读取刻度尺上显示的空气柱长度,无需测量直径,B不需要,D需要;为了得知压强的变化情况,需要读取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强值,C需要。
(2)手温会影响气体的温度,若实验过程中气体压缩太快,温度升高后热量不能快速释放,气体温度会升高,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尽可能保持不变。
(3)当气体做等温变化时,p与V成反比,即p∝,故p-图像为直线,所以为了能直观反映p与V成反比的关系,应作p-图像,C正确。
3.(1)C (2)V0+V
解析 (1)根据表格,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保持不变,第7次的压强p7= kPa=150.15 kPa,故选C。
(2)若连接注射器与传感器的软管内气体体积V0不可忽略,则封闭气体的真实体积为V+V0。
4.B [设活塞和沙漏的总质量为m,则对活塞分析可知pS+mg=p0S,则当m减小时,p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pV=C可知,体积减小,故选B。]
5.C [大气压强为p0=1×105 Pa,距离水面30 m处的压强p1=p0+ρgh1=4p0,距离水面10 m处的压强p2=p0+ρgh2=2p0,根据p1V1=p2V2,它的体积变为原来体积的2倍,故选C。]
6.C [由题图可知,当向上拉橡皮膜时,气室内的气体体积变大,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pV=C可知,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大气压,即pp0,阀门K1关闭,K2开通,故C正确,D错误。]
7.(1)D (2)提高活塞密封性,防止漏气 (3)见解析图 (4)1.1
解析 (1)该实验是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不需要用到注射器活塞的质量,故A错误;推拉活塞时,手不能握住注射器筒,防止对其起到加热作用,故B错误;推拉活塞时,动作要慢,使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故C错误;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故D正确。
(2)实验之前,在注射器的内壁和活塞之间涂一些润滑油,除了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之外,主要作用是提高活塞密封性,防止漏气。
(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4)设软管中气体体积为V0,由图像可知体积的读数值比实际值小V0,依据p(V+V0)=C,C为定值,则有
V=-V0,可得软管中气体的体积为图线的纵轴截距,由图像可得V0≈1.1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