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驿路梨花》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15:49: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驿路梨花》教案
课 题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一)识字与写字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二、教材分析
彭荆风先生的小说——《驿路梨花》,在教材中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本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单元提示了解本单元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要了解古今仁人志士的嘉言懿德,树立人生标杆,还要注意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强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同时,掌握略读方法以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四、教学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 学习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2. 学习略读,根据一定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3.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内容和表达等要产生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驿路梨花》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文体知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了解故事梗概。 3.把握文章记叙顺序,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4.细读课文,理解“驿路梨花”的含义。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了解故事梗概。 难点:细读课文,理解 “驿路梨花”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体裁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二)字词 在预习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等方法来查阅、积累字词,尤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形近字。 同时,我们也要结合课后读读写写和书下注释来识记、理解、积累字词:基础字词、多音字、形近字。 (三)作者介绍 《驿路梨花》的作者是彭荆风,江西萍乡人,作家。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 民解放军,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西南边疆,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代表作有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等。 (四)相关介绍 《驿路梨花》的课题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处处开”一句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 视频资料介绍哈尼族相关情况。 (五)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7年,此时,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创作出令人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向雷锋学习。加之,作者有着近四十年的边疆生活体验,有感于边疆少数民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于是一气呵成,写就了这篇以小茅屋为中心,浸润着雷锋精神的动人故事。 (六)微课小课堂——阅读方法 (七)阅读课文 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先略读课文,再精读课文。 首先,略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然后,按照课文顺序概括事件,并思考谁才是小茅屋的主人? 时间提示:5分钟内略读完课文。 略读课文后,我们可以概括出文章写到了以下7件事: 1.“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受到照料。 2. 瑶族老人前来送米,并告知昔日借住经过,送米缘由。 3. “我”、老余和老人共同修葺小茅屋。 4. 哈尼族小姑娘告诉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5. 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6. 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 7. 梨花出嫁后,哈尼族小姑娘替梨花照料小茅屋。 其中“我”、老余、瑶族老人、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因此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精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人物和事件,说一说你认为哪一种记叙顺序更好? 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的人物和事件如下: 1.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2.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 3.梨花出嫁后,哈尼族小姑娘替梨花照料小茅屋。 4.瑶族老人借住小茅屋。 5.“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受到照料。 6.瑶族老人前来送米,偶遇“我”和老余,并告知昔日借住经过,送米缘由。 7.“我”、老余和老人共同修葺小茅屋,遇到哈尼族姑娘,了解小茅屋来历。 很明显,课文的记叙顺序更好,这样的记叙顺序有利于悬念和误会的安排与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微课小课堂——层层设疑起波澜 接下来,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梨花”的相关内容,想一想,标题“驿路梨花”的含义 ? 分析标题的含义,我们可以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这两方面进行思考。 举例:《秋天的怀念》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点出文章叙事的时节。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的情感是对母亲的怀念。 深层含义: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韧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标题“驿路梨花”的含义。 表层含义:既指自然界里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美丽梨花,也指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的梨花姑娘。 深层含义: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 (八)课后作业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呢?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九)拓展阅读 《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 《发现和传播生活中的美——我写<驿路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