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多选题
1.“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骑自行车上班,少开私家车 B.推广露天焚烧秸秆
C.发展风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 D.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减少大气污染
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的认识 ①滴加酚酞试液,可区分盐酸和石灰水 ②加适量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区分NH4Cl和CO(NH2)2
B.食品安全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塞紧橡皮塞
C.滴管用后不洗涤 D.处理废弃药品
4.下列图片中所体现的内容属于化学对人类健康方面贡献的是( )
A.③ B.② C.① D.⑤
5.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二、选择题
6.“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砍伐树木
C.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7.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C.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8.“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
A.将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B.把废旧电池利用,减少土壤影响
C.加高工厂的烟囱,消除空气污染 D.多推广清洁能源,少用化石燃料
9.下面是王华同学从“错题集”中摘抄的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A.向江河中大量排放含氮、磷元素的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B.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D.3Fe3+表示3个亚铁离子
10.学校的下列现象,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
A.学校食堂使用一次性筷子 B.焚烧校园垃圾
C.步行或自行车代步上学 D.塑料包装袋等随意丢弃
11.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B.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C.过滤液体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农业节水,改喷灌为大水漫灌
12.下列做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发展水力、风力发电 B.研发可降解塑料
C.垃圾、秸秆集中焚烧 D.积极植树、种草、造林
13.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我国全民的共识,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开发新能源汽车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15.下列研究问题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采用网上查询的方法,调查本市空气污染指数
B.采用做灯火试验的方法,检查家里液化气是否泄漏
C.采用调查、走访等方法,寻找河水污染源
D.采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来水发黄的原因
三、综合应用题
16.生活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1)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 。
(2)完成(1)中的操作后,可用 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3)完成(2)中的操作后,测定水样为硬水。日常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并且担心病菌过多时,可以采取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
(4)ClO2是一种安全的饮用水消毒剂,生产Cl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2+X==2ClO2+2NaCl,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
(5)爱护水资源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浇地 B洗衣机洗衣服时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
C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17.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加速变革”
I.节约用水
(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Ⅱ.水的净化
(2)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时,常用 (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液氯作消毒剂,反应是:。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
Ⅲ.水的组成
(3)如图所示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式 。
Ⅳ.海水制镁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操作I、操作Ⅲ都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写出固体B和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V.配制溶液
(5)某同学配制了7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加入足量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18.水是生命之源。回答下列问题:
【水的净化】
(1)天然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 的方法除去,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试剂是 ,通过泡沫少浮渣多的现象可判断其为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2)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
【水的组成】
(3)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c、d试管用来收集生成的气体(已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a是电源的 极,该实验说明水由 组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水的保护】
(4)为了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c.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d.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参考答案:
1.AC
2.AD
3.AC
4.AD
5.AD
6.D
7.C
8.C
9.A
10.C
11.A
12.C
13.B
14.D
15.B
16. 过滤 肥皂水 加热 Cl2 C 、D
17.(1)B
(2)活性炭
(3)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玻璃棒
(5)73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18.(1) 过滤 漏斗 肥皂水 煮沸
(2)吸附
(3) 负 氢元素和氧元素 (或)
(4)cd/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