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8: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大气压强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晴天时A管水面低于阴雨天
B.A管与B球中水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显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水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在增大
2.拔火罐祛除湿气,是我国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后扣在相关穴位上(如图所示),罐体就会吸附在皮肤表面,使相应部位产生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下列现象与拔火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修筑拦河大坝的坝体上窄下宽 B.“森林医生”啄木鸟有尖锐的喙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吸盘式挂衣钩能“吸”附在墙上
3.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
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
4.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时,水银柱的高度变高
B.如图中,从内地带到拉萨的袋装食品会变得膨胀,是因为西藏海拔高,气压高
C.如图中,手指轻轻夹着三角尺,两个手指感受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D.如图中,吸盘挂钩的吸盘吸紧墙,利用了大气压
5.下列与中考相关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考生感觉舒适的考场环境温度约 B.一支考试专用2B铅笔的质量约100g
C.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 D.考场内的大气压约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两个鸡蛋平放在手中对手的压力大小约为1N
C.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0.76m高水柱
D.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00Pa
7.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托盘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B的底部不接触。当天气晴朗之时,托盘电子秤的读数为Q。若遇到阴雨绵绵之日,托盘电子秤的读数将(  )

A.大于Q B.等于Q C.小于Q D.无法确定
8.关于气体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B.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9.如图所示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向外凸起的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1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在120℃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下列事实中,不能导致“鼎内的水在120℃沸腾”的是(  )
A.鼎盖厚实自重较大
B.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
C.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
D.鼎内所装水的质量较大
10.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吸盘式挂钩
B.帕斯卡裂桶实验
C.瓶吞鸡蛋
D.拔火罐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 ;若将该装置由山脚下搬到海拔较高的山顶上做实验,则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将 。(填写变化情况)

12.小梦从长治乘坐火车前往拉萨,途中发现携带的密封食品袋变得越来越“鼓”,这是因外界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增大而 (填“升高”或“降低”);生活中人们常用高压锅煮饭是利用了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 。
13.如图—19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 ,杯子里的水 ,这表明 ;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 ,杯子里的水 说明大气向 。
14.图所示是一个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由于 的作用,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而有部分保留在瓶中;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此做法主要利用了锤头具有 。
15.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 的作用,凹痕能够平复说明 .
16.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吸盘式挂钩,这种挂钩是在 的作用下,紧紧“吸附”在墙壁上的.
17.矿泉水瓶盖上的花纹是为了 ,酸奶吸管的一端做的很尖是为了减小 ,增大 .将密封良好的食品袋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会鼓起,是因为外部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 .
18.小龙同学利用 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
19.1654年,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20.如图所示,覆杯实验中,杯内水对纸片有向 的作用,纸片不会掉落说明它还受到了 的作用。如果改用长度再增加30cm的玻璃筒做同样的试验,纸片 掉落。

三、综合题
21.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说出高压锅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点? ( )
(答一点即可)
图1 图2
(2)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如图1).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科学道理。
(3)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试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图2)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 )
(4)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 )
22.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较低,会出现因为水的沸点达不到100℃,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1)一般情况下,青岛的大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拉萨的大气压,所以在青岛水的沸点 (填“大于”或“小于”)在拉萨的水沸点。
(2)为避免在高原地区因煮不熟食物而造成的影响,可以选用高压锅做饭。高压锅又叫压力锅,是将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锁在”高压锅内,使锅内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从而使高压锅内部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环境,就容易让饭菜更快做熟,并且相当酥烂。根据高压锅的特点,学校小组的同学对气体压强和气体温度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他们查阅资料,找到了一定质量和体积的理想气体压强和热力学温度的实验数据如下。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开尔文,符号是K。【注:热力学温度和摄氏度的关系是T=273+t,即1℃换算为热力学温度为274K】
T/K 250 300 350 400
P/Pa 6.6×105 7.9×105 9.2×105 10.5×105
2.6×103 2.6×103 2.6×103 2.6×103
①由上述实验数据同学们可以得出一定质量和体积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热力学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②一定质量和体积、热力学温度为300K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60℃,其压强变化 Pa。
23.小明用矿泉水瓶做实验:
(1)将两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如图甲放置,此时水对瓶内最底部的压强 .
A.倒放时大 B.正放时大 C.一样大
(2)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后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瓶子瘪了,如图乙所示,向瓶中倒少量热水的目的是 .
(3)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C
6.B
7.A
8.B
9.D
10.B
11. 不变 变小
12. 降低 高
13. 不会掉下来 不会流出来 大气有向上的压强 不会掉下来 不会流出来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4. 大气压 惯性
15. 大气压 分子间存在引力
16.大气压
17. 增大摩擦力 受力面积 压强 减小
18. 上升 减小
19.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20. 下的压强 大气压 不会
21.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 可防止因锅内气压过大发生危险 116℃ 提高锅的承压能力,并适当增加安全阀的质量
22. 大于 大于 升高 1.46×105
23. C 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