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期末质量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图所标注的区域与古代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①——金字塔 B.②——甲骨文 C.③——万神庙 D.④——楔形文字
2.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地中海成为“内湖”
C.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 D.建立了“元首制”
3.某位航海家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促使
A.种姓制度确立 B.日本发展成为一个封建国家
C.日本建立奴隶制国家 D.日本的幕府统治形成
5.某小组在历史单元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图是他们展示的部分信息,据此判断汇报的主题是( )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下列内容,不属于《拿破仑法典》中体现原则的是( )
①自由平等 ②三权分立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王权有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这表明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法国大革命具有( )
A.妥协的智慧性 B.革命的创新性
C.广泛的群众性 D.权力的制衡性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且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 )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时代的到来》
丁:《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从1733年飞梭的发明到18世纪末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组。但是只有到了使用蒸汽动力之时,英国的棉纺织工业才得到飞速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新兴工业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B.蒸汽动力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C.英国海内外市场需求的旺盛
D.技术创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10.历史课上,同学们就下面这则材料产生争论。依据实证原则,观点最合理的一组是( )
伦敦 巴黎 柏林
19世纪初 近100万人 近55万人 约17万人
19世纪50年代 约236万人 约100万人 约42万人
A.第一组:这不可信。城市人口不可能增长这么快
B.第二组:这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些数据来源于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
C.第三组:这是确实的。19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发展迅速
D.第四组:这不太可能。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集中于农村,城市规模并不大
11.下面示意图中的所有史实都和一个近代国家有关,这说明该国( )
A.引领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 B.影响了拉美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C.具有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精神 D.是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2.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 )
①美利坚合众国建立②第一国际成立③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④巴黎公社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中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开始于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该文献的制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三:下面是《人权宣言》的部分引文国民议会在主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出《人权宣言》是哪个国家的法律文件?概括《人权宣言》的所体现的主要思想?
(4)西方的民主制度对中国近代的制度探索提供了借鉴,请举例说明。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指的是什么?写出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
材料二:
(2)材料二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它是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盟的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人民群众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推向前进,直到贵族被消灭和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马克思称法国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说说这个国家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革命对本国以及世界有什么影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国家的革命或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产生的共同影响分别是什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
15.罗马从意大利半岛的一个小城邦,逐步崛起并不断扩张,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们用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及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1)请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例罗马代表性建筑。
材料二:凯撒命人以古埃及历法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来纠正误差,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2)材料二中“新的历法”指的是哪部历法?它对后世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时代……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3)写出材料三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的绘画代表作一例?“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的时代核心精神是什么?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提供的图片资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间?材料四中哪一或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第一手史料证据?
材料五: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指出该书作者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1.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A项正确;②是两河流域,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排除B项;③是古印度,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排除C项;④是中国,由苏美尔人所创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可得出亚历山大时期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开启了希腊化时代,C项正确;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伯里克利时期,当时希腊还没有被征服,排除A项;BD项是罗马帝国,排除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依据题干“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D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达·伽马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ABC排除。故选D。
4.B
【详解】根据材料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大化二年(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大化改新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 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项正确;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排除A项;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制国家过渡为封建国家,排除C项;日本的幕府统治形成12世纪晚期,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同国王进行斗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A项正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英国和法国不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图片中的内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扩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排除C项;二战结束于1945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②④不是《拿破仑法典》中体现的原则,符合题意,C项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7.C
【详解】从“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是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所表现出来的重大差别,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不具有妥协性,排除A项;“革命的创新性”、“权力的制衡性”,均与题干“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8.C
【详解】工业革命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生产和对外贸易发展,成为“世界工厂”;1785 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产生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导致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本题正确的项目有3个,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甲错误,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点睛】
9.B
【详解】根据材料“但是只有到了使用蒸汽动力之时,英国的棉纺织工业才得到飞速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打破了自然地理的限制,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纺织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排除A项;市场需要是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而题干所述蒸汽动力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促进了英国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排除C项;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而题干所述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打破了自然地理的限制,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19世纪前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迅速,题干材料的观点应该是确实的, C 项正确; ABD 均说法错误,排除 ABD 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无产阶级的壮大,随之,英国出现了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综上所述,当时的英国引领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拉美国家民族、民主运动,B项错误;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君主,具有不彻底性的特点,C项错误;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项错误。故选A项。
1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后,领导各国工人进行斗争;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进行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是资产阶级政权,排除含①③的ABD项。故选C项。
13.(1)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
(2)文献:1787年宪法。原则:分权制衡。
(3)国家:法国。思想:自由平等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治思想。
(4)举例:戊戌变法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详解】(1)政治制度:根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创设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
文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文献: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权结构示意图”可得出,美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分权制衡。
(3)国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法律文件。
思想:根据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可得出:《人权宣言》体现自由平等思想;根据材料三“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可得出:《人权宣言》体现天赋人权,不可剥夺;根据材料三“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可得出:《人权宣言》体现主权在民;根据材料四三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可得出:《人权宣言》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治思想。
(4)举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的民主制度对中国近代的制度探索提供了借鉴,例如戊戌变法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14.(1)“融合的手段”:“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
(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3)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4)共同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而发生;共同影响:都扫除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详解】(1)“融合的手段”:根据材料一“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因此“融合的手段”是指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
(2)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图1《美国烈马,正在掀翻它的主人(创作于1779年)》”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3)开始标志:根据材料三“它是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盟的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人民群众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推向前进,直到贵族被消灭和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影响: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4)共同原因:依据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则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封建制度制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见这些国家的革命或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而发生;共同影响:这些国家的革命或战争的领导阶级都以资产阶级为主,革命进程都充满了曲折和斗争,都颁布了法律文件来巩固革命成果,它们的共同影响是都扫除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15.(1)建筑: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引水道工程等。(任意两个即可)
(2)历法:儒略历。作用: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3)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任意一个即可)。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4)时间:15世纪90年代。证据:哥伦布手稿
(5)依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详解】(1)建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等。
(2)历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罗马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称“儒略历”。四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3)代表作:根据材料二“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历史人物是达·芬奇。他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新奇的目光”体现了他对美妙自然的探索和对艺术的追求,所以蕴含着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
(4)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是1492年。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100年是一个世纪,10年是一个年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故1492年用世纪年代来表达,应该是15世纪90年代。证据: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哥伦布的手稿是第一手史料。
(5)依据:根据材料可知,作者的观点是1500年前后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就是这一观点的依据。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