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文档属性

名称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6:25:07

文档简介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分别为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下列分类指数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的可能是(  )
A.环境治理指数 B.环境质量指数
C.增长质量指数 D.绿色生活指数
【答案】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分析】A.北京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环境治理指数较大,A选项错误;
B.北京任阔众多,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雾霾天气较多,环境指数较低,B选项正确;
C.北京对于环境的治理投入较高,增长指数较大,C选项错误;
D.北京经济发达,当地政策积极引导绿色生活,绿色发展指数较高,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质量指数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它是环境质量参数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复合值,环境质量指数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评价、污染源控制或治理效果评价、环境污染程度评价以及某些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年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环境安全意味着(  )
①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况 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③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良好 ④自然环境遭受破坏难以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现象中,能够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有(  )
①生态移民 ②物种减少或绝灭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新能源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以下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B.土壤中重金属超标
C.危险化学品泄漏 D.核泄漏
【答案】2.B
3.B
4.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 在瞬时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或污染环境的物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恶性环境污染事故被称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发生突然难以控制,防不胜防、来势凶猛,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破坏性大,对人民群众及生物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2.由材料可知,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产主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变绝灭,全球气候化等,②③正确;生态移民、新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安全,①④错误。B项正确。故答案为:B。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 环境污染事件所导致的。问题这类环境安全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如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度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B项正确。故答案为:B。
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5.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自然资源衰竭 B.水体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6.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开矿毁坏岩层 B.滥砍乱伐森林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任意排放废弃物
【答案】5.A
6.C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导致出现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出现环境污染。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A正确。
6.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C正确。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
“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 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7.C
8.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 蓝藻,一种古老的海洋细菌,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捕获并储存太阳能。当蓝藻的数量足够多,这些花变得特别大时,便可以通过消耗水中氧气含量而导致死区。波罗的海经常出现的这个问题,在那里,污水和农业废水的径流为蓝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事实上,近几年来,这里的氧含量已经降到了过去1500年来的最低水平。
7.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是藻类过量繁殖导致的,而藻类过量繁殖实际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
8.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据此选B。
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10.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答案】9.B
10.C
【知识点】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人类地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现阶段我们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水平低,对传统的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是解决这一系列资源问题的突破口。科学合理的开发我们的地球资源,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家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9.ACD、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提供的资源量也是有限的,人口的增减、劳动力的增减、政策的变动都与环境提供的资源量无关,ACD错误;
B、在地球有限的资源之下,科技的进步能充分的发掘资源的利用率且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核能、风能等,为此科技进步能增加环境提供的资源量。
故答案为:B
10.甲处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此时环境资源供不应求,会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过度开发资源导致严重的环境破环,环境污染,从而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此时环境、生活质量降低。
故答案为:C
托帕石发电站是利用某类能源发电的全世界同类能源第三大发电站,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使该类能源发电比例达到总发电量的33%。下图示意托帕石发电站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托帕石发电站发电的能源是(  )
A.地热能 B.水能 C.煤炭 D.太阳能
12.托帕石地区该类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风力强 B.海拔较高,降水少
C.板块边界,地热能丰富 D.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
13.托帕石地区开发该类能源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包括(  )
①技术力量雄厚 ②资金充足 ③原料供应充足 ④离大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11.D
12.B
13.C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属性与特征;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1.由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结合材料中该发电站占地25 km2,占地面积广,且地热能多分布于海拔较低处,而该地海拔较高,故发电站的能源不可能来自地热能;托帕石发电站地处30°—40°大陆的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水能资源少,;由于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而煤炭多分布于沉积岩中(地质条件稳定处),因此该处煤炭资源较少;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且位于河流源头地附近,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12.据上题的分析可知, 托帕石地区地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相对丰富,且位于地势高,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丰富。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3.托帕石发电站为太阳能发电站,因此其不需要原料供应,故③错误;该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足,附近大城市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所以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故①②④正确。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
15.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14.D
15.B
【知识点】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点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14.由图可知,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D。
15.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间题比较严重。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拓展探究)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天气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案】(1)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使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
(2)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等
(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等。
【知识点】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空气中固体尘埃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可从图中获取信息。 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使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
(2)雾霾天气可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雾霾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
(3)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推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分析。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点评】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7.(2020高二下·韶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1)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其季节变化   。
(2)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补给水源来自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   。
(3)为什么说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4)简述河西走廊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答案】(1)祁连山冰雪融水;大
(2)(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小
(3)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周围多荒漠景观;夏季受季风影响,多山地降水,形成一个呈西北-东南向的较湿润地带;发育众多冰川和河流,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并为绿洲提供水源。
(4)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利用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等);过度放牧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且当地降水少,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停止融化,河流无补给,径流量小甚至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巴丹吉林沙漠附近有两条明显的深大断裂,所以湖水的补给水源来自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3)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向内陆干旱地带;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夏季有冰雪融水,为周围提供丰富的水源,所以称之为伸向荒漠的湿岛。(4)河西走廊分布有绿洲,农业发展较好,加之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土地荒漠化问题会比较突出。土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当地发展农业导致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渡放牧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及水文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及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根据图中祁连山和黑河的位置可以判断黑河的补给来源;根据材料中湖水和深层地下水的理化指标接近,可知湖泊的补给来源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使周围出现湿润带,导致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1 / 1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选择题
1.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分别为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2016年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下列分类指数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的可能是(  )
A.环境治理指数 B.环境质量指数
C.增长质量指数 D.绿色生活指数
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年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这类环境安全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环境安全意味着(  )
①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况 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③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良好 ④自然环境遭受破坏难以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现象中,能够产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有(  )
①生态移民 ②物种减少或绝灭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新能源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以下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导致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B.土壤中重金属超标
C.危险化学品泄漏 D.核泄漏
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5.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自然资源衰竭 B.水体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6.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A.开矿毁坏岩层 B.滥砍乱伐森林
C.过度抽取地下水 D.任意排放废弃物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
“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 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科技进步 C.劳动力增加 D.政策改变
10.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活质量提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生态环境恶化 D.环境质量提高
托帕石发电站是利用某类能源发电的全世界同类能源第三大发电站,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使该类能源发电比例达到总发电量的33%。下图示意托帕石发电站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托帕石发电站发电的能源是(  )
A.地热能 B.水能 C.煤炭 D.太阳能
12.托帕石地区该类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处沿海,风力强 B.海拔较高,降水少
C.板块边界,地热能丰富 D.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
13.托帕石地区开发该类能源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包括(  )
①技术力量雄厚 ②资金充足 ③原料供应充足 ④离大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
15.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二、综合题
16.(拓展探究)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天气应该采取的措施。
17.(2020高二下·韶关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祁连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它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但近年来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河西走廊绿洲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1)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其季节变化   。
(2)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补给水源来自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   。
(3)为什么说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
(4)简述河西走廊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人为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分析】A.北京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环境治理指数较大,A选项错误;
B.北京任阔众多,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雾霾天气较多,环境指数较低,B选项正确;
C.北京对于环境的治理投入较高,增长指数较大,C选项错误;
D.北京经济发达,当地政策积极引导绿色生活,绿色发展指数较高,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环境质量指数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它是环境质量参数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复合值,环境质量指数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评价、污染源控制或治理效果评价、环境污染程度评价以及某些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答案】2.B
3.B
4.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 在瞬时或较短时间内大量非正常排放或泄漏剧毒或污染环境的物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恶性环境污染事故被称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它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发生突然难以控制,防不胜防、来势凶猛,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破坏性大,对人民群众及生物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2.由材料可知,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环境安全有双重属性: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产主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减少或变绝灭,全球气候化等,②③正确;生态移民、新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环境安全,①④错误。B项正确。故答案为:B。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有些环境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 环境污染事件所导致的。问题这类环境安全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有些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它们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如农田土壤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长期度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粮食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B项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5.A
6.C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导致出现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出现环境污染。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衰竭。A正确。
6.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C正确。
【答案】7.C
8.B
【知识点】环境问题的概述;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 蓝藻,一种古老的海洋细菌,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捕获并储存太阳能。当蓝藻的数量足够多,这些花变得特别大时,便可以通过消耗水中氧气含量而导致死区。波罗的海经常出现的这个问题,在那里,污水和农业废水的径流为蓝藻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事实上,近几年来,这里的氧含量已经降到了过去1500年来的最低水平。
7.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是藻类过量繁殖导致的,而藻类过量繁殖实际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
8.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据此选B。
【答案】9.B
10.C
【知识点】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解析】【点评】人类地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现阶段我们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水平低,对传统的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是解决这一系列资源问题的突破口。科学合理的开发我们的地球资源,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家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9.ACD、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提供的资源量也是有限的,人口的增减、劳动力的增减、政策的变动都与环境提供的资源量无关,ACD错误;
B、在地球有限的资源之下,科技的进步能充分的发掘资源的利用率且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核能、风能等,为此科技进步能增加环境提供的资源量。
故答案为:B
10.甲处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大于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此时环境资源供不应求,会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过度开发资源导致严重的环境破环,环境污染,从而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此时环境、生活质量降低。
故答案为:C
【答案】11.D
12.B
13.C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属性与特征;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1.由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结合材料中该发电站占地25 km2,占地面积广,且地热能多分布于海拔较低处,而该地海拔较高,故发电站的能源不可能来自地热能;托帕石发电站地处30°—40°大陆的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水能资源少,;由于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而煤炭多分布于沉积岩中(地质条件稳定处),因此该处煤炭资源较少;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且位于河流源头地附近,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12.据上题的分析可知, 托帕石地区地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相对丰富,且位于地势高,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能丰富。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3.托帕石发电站为太阳能发电站,因此其不需要原料供应,故③错误;该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充足,附近大城市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所以有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故①②④正确。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14.D
15.B
【知识点】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问题的概述
【解析】【点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14.由图可知,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D。
15.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间题比较严重。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6.【答案】(1)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使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
(2)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等
(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等。
【知识点】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空气中固体尘埃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可从图中获取信息。 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使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
(2)雾霾天气可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雾霾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
(3)大气中固体尘埃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从减少空气中大气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推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分析。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点评】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7.【答案】(1)祁连山冰雪融水;大
(2)(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小
(3)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周围多荒漠景观;夏季受季风影响,多山地降水,形成一个呈西北-东南向的较湿润地带;发育众多冰川和河流,山区草原、森林广布,并为绿洲提供水源。
(4)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利用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等);过度放牧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且当地降水少,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停止融化,河流无补给,径流量小甚至出现断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巴丹吉林沙漠附近有两条明显的深大断裂,所以湖水的补给水源来自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水量稳定,季节变化小。(3)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延伸向内陆干旱地带;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夏季有冰雪融水,为周围提供丰富的水源,所以称之为伸向荒漠的湿岛。(4)河西走廊分布有绿洲,农业发展较好,加之巴丹吉林沙漠加速向南入侵,土地荒漠化问题会比较突出。土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当地发展农业导致的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过渡放牧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及水文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及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根据图中祁连山和黑河的位置可以判断黑河的补给来源;根据材料中湖水和深层地下水的理化指标接近,可知湖泊的补给来源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使周围出现湿润带,导致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