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基础巩固】
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这些现象反映出( )
A.陶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B.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2.帕森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的发展称为“哲学的突破时期”。他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百家争鸣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
B.传统典籍数量有限制约思想发展
C.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3.20世纪初,陈独秀认为,旧教育是主观的、个人的,而新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其观点意在( )
A.推动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B.宣扬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性
C.以人的现代化推动社会转型 D.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进步
4.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的品质。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5.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体现了孟子( )
A.重视人才选拔 B.主张主权在民
C.宣扬兼爱尚贤 D.倡导道法自然
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7.有学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
A.连续性 B.包容性
C.独特性 D.多样性
8.20世纪70年代初期,汤因比就曾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汤因比在此强调了中华文化( )
A.起源的本土性 B.很强的包容性
C.持久的连续性 D.强大的凝聚性
【能力提升】
9.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玉猪龙”,龙的吻部突出,近似猪的模样,身躯却弯曲如蛇,这一形制后来在制作上成了规范。商代对“龙”的形象有革命性的改变,妇好墓中出土的“龙纽石器盖”既承袭了红山玉龙的基本形制,还加了角和足。据此可推知( )
A.早期图腾呈现统一性 B.地域间文化存在交流
C.商周文明的区域色彩 D.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10.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 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 D.社会动荡亟须儒学复兴
1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认为“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
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
12.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13.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提出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写道:“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之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这反映了( )
A.“取义舍利”的义利观 B.“性善性恶”的人性观
C.“天下大同”的社会观 D.“知行合一”的哲学观
14.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5.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该新思潮( )
A.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 B.摆脱了儒学束缚
C.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D.受启蒙思想影响
1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是一种宗教信仰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历史和教育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一个法社会学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礼”的实质,并概括指出孔子推行“礼”的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社会功能。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作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汉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及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阳明继起,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高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阳明心学蕴含的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第一单元 第1课
【基础巩固】
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这些现象反映出( )
A.陶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B.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答案】B
【解析】材料“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故选B项。
2.帕森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的发展称为“哲学的突破时期”。他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百家争鸣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
B.传统典籍数量有限制约思想发展
C.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可知,帕森斯认为中国的百家争鸣是在前代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发展形成的,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故A项正确。
3.20世纪初,陈独秀认为,旧教育是主观的、个人的,而新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其观点意在( )
A.推动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B.宣扬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性
C.以人的现代化推动社会转型 D.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进步
【答案】D
【解析】材料“新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意在强调教育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故选D项。
4.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的品质。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材料“忠诚、守信、仁慈、坚定”都是高尚道德的表现,孔子把这些意义赋予“君子”,说明孔子的思想蕴含着立德意识,故C项正确。
5.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体现了孟子( )
A.重视人才选拔 B.主张主权在民
C.宣扬兼爱尚贤 D.倡导道法自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见贤焉,然后用之”可知,孟子重视人才选拔,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孟子重视人才选拔,与主权在民无关,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尚贤,排除C项;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
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B项正确。
7.有学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
A.连续性 B.包容性
C.独特性 D.多样性
【答案】C
【解析】材料“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是从不同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性,故选C项。
8.20世纪70年代初期,汤因比就曾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汤因比在此强调了中华文化( )
A.起源的本土性 B.很强的包容性
C.持久的连续性 D.强大的凝聚性
【答案】D
【解析】材料“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强调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性,故选D项。
【能力提升】
9.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玉猪龙”,龙的吻部突出,近似猪的模样,身躯却弯曲如蛇,这一形制后来在制作上成了规范。商代对“龙”的形象有革命性的改变,妇好墓中出土的“龙纽石器盖”既承袭了红山玉龙的基本形制,还加了角和足。据此可推知( )
A.早期图腾呈现统一性 B.地域间文化存在交流
C.商周文明的区域色彩 D.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山文化遗址与商代统治区域处于不同地区,但商代却承袭了红山玉龙的基本形制,这说明红山文化遗址与商代统治区域之间存在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仅凭商代承袭了红山玉龙的基本形制,不能得出早期图腾呈现统一性的结论,排除A项;商代承袭了红山玉龙的基本形制说明商文明受红山文化的影响,不是区域独具的色彩,更不能反映中华文明的多样性,排除C、D两项。
10.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 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 D.社会动荡亟须儒学复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融和陈群评价人物重功业、德行名节以及当世功勋,“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的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孔融和陈群的人物评价标准,不是政府考核官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动荡,排除D项。
1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认为“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
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可知,姚文田认为程朱理学维护儒家伦理道德,有利于儒学的发展,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故A项正确。
12.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人本”色彩逐渐加强
B.神权政治色彩得到淡化
C.神权遭到王权冲击
D.中华文化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对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对鬼神“敬而远之”,这一变化表明中华文化中“人本”的色彩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
13.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提出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写道:“今之学医者,皆无聊之甚。习此业以为衣食之计耳。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之死。”这反映了( )
A.“取义舍利”的义利观 B.“性善性恶”的人性观
C.“天下大同”的社会观 D.“知行合一”的哲学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龚信和清代徐大椿二人均主张为医之道要重仁义,反对功利,行医要重在救人,这反映了“取义舍利”的义利观,故A项正确。
14.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与纲常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其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D项。
15.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务实学风,主张经世致用,由此形成了一股积极进步的新思潮。该新思潮( )
A.具有爱国与民主意识 B.摆脱了儒学束缚
C.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D.受启蒙思想影响
【答案】A
【解析】材料“从明朝衰亡的教训出发”体现出明清之际的新思潮具有爱国意识,“批判君主专制”体现出明清之际的新思潮具有民主意识,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新思潮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并没有摆脱或否定儒学,排除B、C两项;新思潮没有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
1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是一种宗教信仰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历史和教育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是重视历史,材料“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是重视教育,故D项正确。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一个法社会学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礼”的实质,并概括指出孔子推行“礼”的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社会功能。
【答案】(1)实质:“仁”。
价值追求:完善个人道德,和谐人际关系。
(2)发展:把三纲五常上升为“天理”。
社会功能:理学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维护君主专制;理学强调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起到积极作用(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作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汉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及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阳明继起,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高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阳明心学蕴含的思想价值。
(3)根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答案】(1)伦理信仰:忠、孝。
主要措施:尊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2)思想价值:强调个性解放;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
(3)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学校是议政场所。
历史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重要意义,对以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起推动作用。第一单元 第2课
【基础巩固】
1.魏晋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中,很多佛像都身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褶层层聚拢,很齐整,袖子也很宽,几乎垂于地面,这是典型的汉式衣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B.佛教居于正统地位
C.三教思想趋于融合 D.中外文化相互交融
2.1606年,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泰西算要》等数学著作;1613年,李之藻根据德国人克拉维斯的《实用算术概论》等编译而成《同文算指》。这些成就得益于( )
A.农耕文明的进步 B.良好的社会科研氛围
C.西方科学的传入 D.传统科技丰厚的底蕴
3.1862年,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遂于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由此可见,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直接目的是( )
A.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C.落实“中体西用”方针 D.开始中国教育近代化
4.1919年夏开始,上海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这表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成立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成为广泛传播的主流思想
C.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来理解中国传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旧思想框架影响
5.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6.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李朝建立,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越南最早建立于10世纪 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7.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品德和作用,则最显著的例子……新近才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材料旨在强调这三大发明( )
A.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 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使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道:“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能力提升】
9.据考证,东汉时,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狮子开始被国人认识。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被尊为佛教圣物的狮子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宫殿、庙宇、园林、住宅等建筑前守卫着雕刻的石狮,民俗活动中表演舞狮,独特的“狮子文化”在中国兴起并发展起来。据此可知( )
A.艺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交流 B.安息文化开始影响中华文化
C.佛教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D.中华文化在吸收中发展升华
10.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京师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释》;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民约论》。这一变化( )
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D.表明士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趋向理性
12.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印了1 000册,很快告罄,之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印刷。各地的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将该中文首译本作为必读物。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时( )
A.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 B.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学说
C.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 D.社会广泛认同的先进理论
13.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哥尔德斯密斯、德国的莱布尼茨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中国儒家的仁政和德治,宣扬仁政和德治下君主专制权力实施的榜样,倡导君主不以君权神授而要以道德和民生为准绳。据此可见( )
A.启蒙思想以儒学为借鉴寻求欧洲现代精神
B.仁政和德治均具有超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
C.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D.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理性与宽厚包容精神
14.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圈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学、典章制度、科技等方面。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
A.体现了文明交流结果的同质性
B.反映了农耕文明天然的扩张性
C.打破了世界文明相对的平衡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向心力
15.《日本书纪》中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4世纪的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这说明( )
A.隋唐时期中日经济交流频繁
B.中国对外来文化传播与吸收并举
C.中华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
D.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16.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的活动。这反映出( )
A.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 B.城市化冲击了传统风俗
C.中越两国节日文化的双向交融 D.越南对中华文化的扬弃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传播渐广。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儒、佛、道逐渐融合。南北朝时期,佛教更盛,寺院经济发达,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人口,由此引发了统治者的灭佛行动,但并没有改变佛教流行并在中国扎根的趋势。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完成本土化。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唐宋之后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以来佛教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的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
——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三 1941年,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新儒家”的概念,他认为新儒家就是“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规模输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第一单元 第2课
【基础巩固】
1.魏晋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中,很多佛像都身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褶层层聚拢,很齐整,袖子也很宽,几乎垂于地面,这是典型的汉式衣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B.佛教居于正统地位
C.三教思想趋于融合 D.中外文化相互交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的佛像服饰带有明显的汉化特征,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相互交融,故D项正确;儒学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正统地位,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三教融合,排除C项。
2.1606年,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著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泰西算要》等数学著作;1613年,李之藻根据德国人克拉维斯的《实用算术概论》等编译而成《同文算指》。这些成就得益于( )
A.农耕文明的进步 B.良好的社会科研氛围
C.西方科学的传入 D.传统科技丰厚的底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西方科学传入中国,一些中国知识分子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材料中的徐光启、孙元化、李之藻正是吸收了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编译或创作出了《几何原本》《泰西算要》《同文算指》等数学著作,故选C项。
3.1862年,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遂于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由此可见,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直接目的是( )
A.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B.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C.落实“中体西用”方针 D.开始中国教育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可知,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故B项正确。
4.1919年夏开始,上海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这表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成立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马克思主义成为广泛传播的主流思想
C.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来理解中国传统
D.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旧思想框架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9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借助传统思想,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仍然受到旧思想影响,故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是用传统思想解释马克思主义,而非用马克思主义解释传统思想,排除C项。
5.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儒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朝鲜、日本等国争相学习,并将儒学列为官学,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与中国的文化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认同无关,排除D项。
6.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李朝建立,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 )
A.越南最早建立于10世纪 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
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 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唐末,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李朝建立后模仿中国制度设置官吏,说明越南的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越南最早建立的时间,排除A项;越南第一个正式政权建立于968年,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7.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品德和作用,则最显著的例子……新近才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材料旨在强调这三大发明( )
A.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结构 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使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材料“因为这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状态”强调了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故选B项。
8.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道:“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B.儒家文化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C.孔子的思想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D.儒家文化成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材料“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主要说明孔子的思想在世界各地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
【能力提升】
9.据考证,东汉时,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狮子开始被国人认识。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被尊为佛教圣物的狮子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宫殿、庙宇、园林、住宅等建筑前守卫着雕刻的石狮,民俗活动中表演舞狮,独特的“狮子文化”在中国兴起并发展起来。据此可知( )
A.艺术创新推动了文化交流 B.安息文化开始影响中华文化
C.佛教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D.中华文化在吸收中发展升华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伴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被尊为佛教圣物的狮子得到了国人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一套中国独有的“狮子文化”,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要素中不断发展升华,故选D项。
10.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京师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答案】C
【解析】京师同文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旨在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故C项正确;西学东渐进程开始于明朝末年,排除A项;B项为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释》;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民约论》。这一变化( )
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D.表明士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趋向理性
【答案】C
【解析】由《化学鉴原》《地学浅释》到《天演论》《原富》《民约论》,说明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宣扬了变革政体的主张,与“中体西用”思想不同,排除A项;《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并没有解决当时的民族危机,排除B项;《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认同,而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排除D项。
12.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印了1 000册,很快告罄,之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印刷。各地的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将该中文首译本作为必读物。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时( )
A.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 B.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学说
C.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 D.社会广泛认同的先进理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也因此在中国畅销,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并不是倡导文学革命的学说,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不是当时西方的主流思潮,排除C项;“社会广泛认同”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13.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哥尔德斯密斯、德国的莱布尼茨等都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中国儒家的仁政和德治,宣扬仁政和德治下君主专制权力实施的榜样,倡导君主不以君权神授而要以道德和民生为准绳。据此可见( )
A.启蒙思想以儒学为借鉴寻求欧洲现代精神
B.仁政和德治均具有超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
C.儒家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D.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理性与宽厚包容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的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借用中国儒家的仁政和德治思想,批判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表明启蒙思想以儒学为借鉴,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借鉴,而非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特性,排除B、D两项;儒家思想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范畴,欧洲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两者并不具有内在一致性,排除C项。
14.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化圈是指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区域性文化体系。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学、典章制度、科技等方面。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
A.体现了文明交流结果的同质性
B.反映了农耕文明天然的扩张性
C.打破了世界文明相对的平衡性
D.彰显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向心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空间上看,中华文化圈以中国本土为中心,波及东亚乃至更远的范围;从内容上看,其要素包括汉字、儒学、典章制度、科技等方面”可知,中华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中华文化圈,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向心力,故选D项。
15.《日本书纪》中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年),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4世纪的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这说明( )
A.隋唐时期中日经济交流频繁
B.中国对外来文化传播与吸收并举
C.中华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
D.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材料“日本开始采用中国汉字”“日本古墓出土了许多与中国同样质地、造型、纹饰的铜镜、瓷器、陶器、金饰”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故C项正确;隋唐时期是从581年到90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排除B项;日本位于东北亚,排除D项。
16.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的活动。这反映出( )
A.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 B.城市化冲击了传统风俗
C.中越两国节日文化的双向交融 D.越南对中华文化的扬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的活动”可知,越南政府在1995年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而改为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燃放礼花,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扬弃,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华饮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对越南文化的学习,排除C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之际,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汉魏之际,佛教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传播渐广。中国人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儒、佛、道逐渐融合。南北朝时期,佛教更盛,寺院经济发达,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人口,由此引发了统治者的灭佛行动,但并没有改变佛教流行并在中国扎根的趋势。到了隋唐,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完成本土化。佛教文化的输入促成中国文化内容与形式重大变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变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唐宋之后诗、书、画的发展,常常与佛教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以来佛教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1)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佛教满足世人的心理需求,且与玄学有相通之处;佛教吸收中国文化,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逐渐完成本土化。
(2)影响:佛教冲击传统儒学的地位,推动了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了传统文学艺术的发展;完成本土化的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的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
——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三 1941年,贺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新儒家”的概念,他认为新儒家就是“吸收、转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规模输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
(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封建专制反神权的需求;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
(3)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