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 同步训练
1、 选择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先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最早种植水稻的古代人类是河姆渡人,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2、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半坡聚落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聚落遗址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故本题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3、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半坡人生活在磨制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已经不用,青铜和铁器还没有出现,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可以用排除法。
4、半坡人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用陶罐盛水 B、饲养家畜 C、穿棉布衣服 D住半地穴式房屋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此题答案较为明显,半坡人的生活中不可能穿到棉布衣服,棉布衣服的出现最早宋末元初。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排除法选择。
5、距今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最可能吃的主食是( )
A、面食 B小米粥 C大米饭 D玉米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为河姆渡农耕文化,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所以最可能吃的是大米。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6、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种族 B、体质进化程度 C自然条件 D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不同,南北方形成了差距,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7、下列哪些原始人类生活在长江流域(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属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也生活在长江流域,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8、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可见世界人把中国认为是产瓷器的地方。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的居民(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9、促使原始人类定居下来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野果和野兽充足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了建造房屋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文化人类定居的原因,当古人学会了种植,开始拓荒种植农作物,学会挖井等。是原始人类定居的重要原因。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关键区分C和D。
10、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走入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生产能力有了提高 C、陶器的使用 D农具的使用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出现,生活趋于稳定,而农业的生产的出现表示生产力比以前有了进步提高,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始原始农耕文化 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此题①②③④都是进步的表现,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掌握农耕文化知识点。
12.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河姆渡在长江中下游,现在的浙江省,地理位置上属于我国南方。而元谋人和北京人还不会种植不符合题意,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可以利用排除法。
13.你认为半坡人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生活在黄河流域 B. 学会了种旱地作物
C.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D .这些先民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温暖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前,采集、渔猎的场所不可能固定,因此远古居民居住的场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那样的环境条件下。而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4.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
C.最早栽培了水稻 D. 还能够饲养家畜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河姆渡生活在长江流域,是我国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A选项错误。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也可利用排除法。
15..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特点为( )
A.地穴式 B.半地穴式 C.砖瓦结构 D.干栏式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不同。黄河流域相对比较干燥,适合于建造地穴式房屋;而长江流域比较潮湿,河姆渡人例用上下两屋的建筑结构,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或圈养牲畜等。属于敢栏式的,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6.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汉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原始人类的居住区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7.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种植水稻,所以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8.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半坡的手工工业,主要的陶器是彩陶。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9.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粟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造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而不是生活习惯和自身喜好的原因,北方干旱适合于粟的种植,南方雨水多潮湿,适合水稻的生长。属于自然条件不同,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20.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
A.半坡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居住点,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有了发展。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二、填空题
21.南、北方的先民都已公制作磨制的______和______。考古学家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____________”。
答案:石器|陶器|新石器时代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原始农耕居民生活在哪个时代,根据史料划分应为新石器时代。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22.干栏式建筑对后世_______和_______的出现有所启发。
答案:阁楼|楼房样式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可以理解,干栏式建筑对后来阁楼 和楼房样式的建筑起了借鉴作用。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理解知识点。
三、列举题
23.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一原始人类?生活在哪个流域?
答案:(1)元谋人 长江流域
(2)写出三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远古人类代表。
答案:(2)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
答案:(3)水稻 粟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通过考古,在我国云南省的元谋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碳屑、小块烧骨。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云南地处我国南方的长江流域。
(2)本小题考查的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通过考古,在我国云南省的元谋县,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还有距今约七十万到二十万年的北京人和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等。
(3)本小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原始农耕生活。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杆、稻谷,稻杆出土是竟然还是黄绿色的,稻谷外形完好。据统计,出土的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同世界上其他较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三千至五千多年。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4.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住居特点三个方面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点。
答案:.从自然件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比现在温暖,黄土肥沃;河姆渡人生活中长江一游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从生活方式看:半坡人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河姆渡人饲养家猪、狗等家畜,还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从居住特点看: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建筑。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比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点,通过对比加强对我国农耕文化的记忆,本题为综合题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做出总结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给出答案。
四、材料解析
25.阅读下列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请回答: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答案:(1)“人民多,禽兽不足”,即食物不充足。
(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2)原始农业的出现。
(3)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
答案:(3)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他们种植粟。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原始农耕居民,通过材料可以得出第一问的答案,材料二解决了食物不足的问题也就神农氏教会人们学会了农耕。材料三结合课本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