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3: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二单元第五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右下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由题干“殷墟遗址”等及图片文字信息,可知这里指“殷”,商朝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盘庚,故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2.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相传夏朝修筑城堡,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所以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3.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根据时间“公元前1046年”,可知这一年,周武王讨伐残暴的商纣王,双方在牧野大战,结果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4.“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应用能力。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5.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三个人物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依次是夏、商、西周的亡国之君,所以选B。
点评: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6.《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姬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看出是西周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7.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卿大夫  ②诸侯  ③士  ④周王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和正确排序能力。在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同样的方式,诸侯把封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封地分给士,这样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8.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西周分封制中,平民和奴隶是被分封的对象,没有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9.“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出现在西周末年,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西周”,链接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国产生,故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0.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启 成汤 B.启 盘庚 C.禹 盘庚 D.禹 成汤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夏朝建立者大禹,时间是公元前2070至公元前1600,商朝商汤( —前1588年)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民主禅让制度是我国民主推举首领制度的办法,相传尧老了就把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了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但禹后来却把位置传给儿子,从此禅让制被破坏,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禅让制被破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奴隶社会开始,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学生还要知道: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禹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以后奴隶制社会开始.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商周之间的战争,根据课本所学选择C项,BDA项 不符合题意要求。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4.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ABC都是属于传说时代,备有具体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而商朝开始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5.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朝代可以判断出是西周的分封制,A属于秦朝,C属于元朝,D是隋朝创立的。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6.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以看出齐鲁之称呼,楚天这些词语的来源最早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7.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准确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周王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拱卫王室,这一制度历史上称分封制。题干中的“鲁”“晋”就源自西周的分封制,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18.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上述材料中李斯的话揭示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分封制,他主张实行郡县制,因此选D。
点评:做此题关键还要正确认识分封制,分封制早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是西周强大起了,但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强大,出现了诸侯混战格局的局面。
19.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  )
A.商汤    B.商纣 C.盘庚    D.武丁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约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 因此选C
点评:掌握盘庚迁殷的史实。
20.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周朝的政治制度,根据分封制可知该人物是贵族,选择D项,A不是长子B不是封建社会C平民没有资格,均排除,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充分理解。
点评:关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
二、填空题
21.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西周时的主要封国有 、 、 、 、 、 。西周实行的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核心是 继承制。
答案:卫|鲁|齐|宋|晋|燕|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西周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给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22.西周的灭亡
西周到周幽王时灭亡。历时270多年。周幽王死后,公元前770年,平王把都城迁到 。 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为“ ”
答案:洛邑|洛邑|东周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开始,周平王迁洛的史实。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知识点。
三、材料解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造)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材料三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如下图)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 从此以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启;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材料二是对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昏庸的描述,这位昏君是谁 灭亡他的是哪位人物
答案:(2)夏桀;商汤。
(3)说出材料三中武王伐纣的时间,战役名称叫什么
答案:(3)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4)一千多年的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想对三位亡国之君提一条什么建议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4)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意愿;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推翻。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本题考查的内容与夏商周的更替有关,考查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材料一中只要明白“天下为家”指的是禹传启,第(1)题即可迎刃而解。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勤政爱民”回答即可。
点评:做此题关键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的知识点对应起来。
24.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县内 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摘自《礼记 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卿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 告子》
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分赐土地多少的依据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指什么?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
③材料二对诸侯作了哪些法律规定?为什么先“贬其爵”。此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①分封制,爵位②巡视诸侯管辖地区,诸侯朝见天子。诸侯服从天子,对天子尽义务。③一次不朝见天子则贬其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三次不朝见则天子派兵讨伐。赐地多少按爵位高低。巩固奴隶主统治。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周朝的分封制,从材料一看判断分封制,分封土地的多少也就根据官职爵位的大小。材料二说的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材料三说的分封制的目的
点评:此题结合材料和教材得出答案。
25.传说牧野之战结束后,周武王登上一座山峰,鸟瞰天下山川形势,面对苍天,喟然长叹:“唉,殷纣不善乘天意,失去天命,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事情!”在 返回镐京的途中,周武王一路忧心忡忡,从此夜不成寐。
回答:
① “夜不能寐”的周武王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
②这些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③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答案:①实行了分封制。②拓展了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③想像有史为依据,合情合理即可。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材料三为自由发挥题,属于送分题。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材料和教材识记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