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微专题5 交通线、点区位条件评价(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微专题5 交通线、点区位条件评价(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4:5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微专题5
交通线、点区位条件评价
1.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答题指导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 形 平 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 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答题指导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国道干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科技是保障,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安全运行的威胁
2.交通点的布局
(1)港口的区位条件分析
答题指导
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方便联系的地方。
(2)航空港建设
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跑道建设、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②地质: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
③气象:能见度好、地势较高的地区(不宜建在多雾、多大风、暴雨的地段);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
④一般位于郊区,要求视野开阔,周围树木和高层建筑要少。
⑤与城市要有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3)汽车站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答题指导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右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
(1)简述石武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4分)
1
2
3
针对练习
答案 ①沿线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高速铁路的建设;
②途经我国中部地区,区内经济基础好(经济较发达);
③合理布局铁路网,有利于缓解京广铁路线的压力;
④有先进的技术作保障等。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右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
(2)该高速铁路的修建多采用高架桥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1
2
3
针对练习
答案 减少占用耕地,从而保护当地宝贵的耕地资源;减少(避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北起石家庄,南至武汉,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正线全长840.7 km。右图是石武高速铁路路线图。
(3)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说明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1
2
3
针对练习
答案 高速化、专业化。
1
2
3
针对练习
2.(2023·湖北恩施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成昆铁路建成于1970年,速度约70 km/h,为客货共线铁路。2022年12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建成,速度约为160 km/h。成昆铁路复线北起四川成都,南至云南昆明,经过横断山脉地区,与原线相比,复线桥隧比提高,总里程缩短。该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西南地区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图1示意成昆铁路及其复线路线,图2为成昆铁路复线上试运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1
2
3
针对练习
(1)请从自然角度分析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施工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
答案 经过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桥隧比例高,修建成本高;板块交界处,断层、断裂带多,地质结构不稳定,技术难度大;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
2
3
针对练习
成昆铁路复线经过了横断山区,该地区河流、山地众多,地势起伏大,需要修建大量桥梁、隧道,修建成本高;该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有大量的断层和断裂带,地质结构不稳定,对铁路修建的技术要求高,修建难度大;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且由于地势起伏大,所以经常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1
2
3
针对练习
(2)相比成昆铁路线,指出其复线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6分)
答案 不同:(桥隧比高,)路线短,线路直,速度快。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
成昆铁路复线速度约为160 km/h,且经过地区有大量的河流、山地,与原来成昆线相比桥隧比提高;桥隧比升高导致路线缩短,坡度降低,速度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障桥隧的成功修建。
1
2
3
针对练习
(3)简述成昆铁路复线通车后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8分)
答案 客货分流,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促进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幸福感。
1
2
3
针对练习
成昆铁路复线主要用于客运,客货分流,提升铁路客、货运输能力;成昆铁路复线以客运为主,使民众出行更加方便,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成昆铁路复线可促进沿线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铁路运输速度提高使旅游出行更加容易,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提高了云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使交通更加便利,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后,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方便居民出行,提升幸福感。
针对练习
1
2
3
3.(2023·重庆渝中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渡口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位于晋陕豫三省交通之要津,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1970年黄河
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口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口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渡口繁华的景象逐渐消失,但两岸的经济开发区却得到迅速发展。右图为风陵渡口及上游河段示意图。
针对练习
1
2
3
(1)分析风陵渡口成为黄河上最大渡口的河道条件。(6分)
答案 黄河在这里由北向南流拐弯成由西向东流,流速减慢,水流平稳;河道无摆动,河道较狭窄;该段河道无沙洲、浅滩,河水较深,适宜建渡口。
结合材料从流量、流速、河道摆动情况、距离等方面分析。该地为平原,黄河在这里由北向南流拐弯成由西向东流,流速减慢,水流平稳,利于航行。该地区河道较狭窄,并且河道无摆动,由于该段河道无沙洲与浅滩,所以河水较深,因此风陵渡口成为黄河上最大渡口。
针对练习
1
2
3
(2)简述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的社会效益。(6分)
答案 节约过(渡)河时间成本,缩短行车里程,节约费用;发展了两岸的旅游业,增加了旅游收益;两岸由于交通方便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的社会效益主要从时间成本、旅游收益以及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能够节约过河的时间成本,缩短行车里程,从而节约费用。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能够发展两岸的旅游业,增加了旅游收益。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使得两岸交通更加便利,所以能够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针对练习
1
2
3
(3)与黄河铁路桥相比,分析黄河公路桥对渡口的冲击更大的原因。(6分)
答案 铁路运输适合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灵活性差;公路运输方式灵活,能实现点到点的运输。渡口是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距离较短,灵活性差,因此公路相对于渡口水运而言优势更明显,冲击更大。
黄河公路桥对渡口的冲击更大的原因主要从灵活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铁路本身灵活性较差,所以适合长距离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渡口由于是以船渡的方式来衔接两岸交通,灵活性相对较差。公路运输方式较为灵活,能够实现点到点的运输,因此公路相对于渡口水运而言优势更为明显,所以冲击更大。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