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汉朝的中外交流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唐朝诗人王维写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你知道“西出阳关”后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 ( )
A.甘肃 B.新疆 C.西汉 D.西域
答案:D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所以西出阳关对地方是西域。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石榴原产中亚细亚,相传西汉时引种到中原各地栽培,最负盛名的是临潼石榴(下图),下列人物中与石榴引种中原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卫青 B.张骞 C.窦固 D.班超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张骞通西域后,促进了西域和汉朝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冶金、凿井等手工业技术陆续西传,西域的葡萄、苜蓿等经济作物落户中原,西汉王朝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把古老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我国的通道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3.成语“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 的经历相关 ( )
A.项羽 B.张骞 C.刘秀 D.班超
答案:D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成语“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 的经历相关的经历和班超有关系,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终于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作贡献。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4.假设你是汉朝的商人,想把丝织商品运往欧洲,你可能途经哪些地方( )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今新疆地区 ④安息 ⑤大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5.东汉明帝时,请天竺高僧传播佛教,在洛阳建造的中原第一座寺庙是 ( )
A.少林寺 B.灵隐寺 C.白马寺 D.相国寺
答案:C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汉明帝时派使臣去西域求法,迎回天竺高僧,并在洛阳建造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6.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 (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开通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西汉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设立西域都护府,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新疆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当时,西汉传入西域的技术是( )
①凿井技术 ②冶金技术 ③养蚕技术 ④丝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从课本所学知识可以得出①②③,丝绸不属于技术,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8.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明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班超出使西域,东汉与大秦的交往。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后,北匈奴又重新控制了西域。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为了打击匈奴,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重建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活动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9.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
A、秦 B、西汉 C、东汉 D、新朝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0.班超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11.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答案:D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分析能力.班超和张骞出使西域都促进了汉朝和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打通了中西交流的交通,促进了中西的有好交往.而直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控制的是班超,张骞没有.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2.西汉和东汉时出击匈奴的分别是( )
A、卫青和霍去病 B、卫青、霍去病和窦固 C、张骞和班固 D、霍去病和窦固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西汉时抗击匈奴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东汉时抗击匈奴的是窦固,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3.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
A、诗文辞赋 B、民间传说 C、雕塑壁画 D、丝绸之路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ACD都有佛教有关系,民间传说有佛教么有关系。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4.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
A、迫使西域臣服西汉 B、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C、与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D、开通丝绸之路
答案:B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5.西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
A、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西域
B、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西域持平
C、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西域
D、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世界先进国家
答案:A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中国向西域地区主要传播技术和当时较为先进重要的生产品,西域向我国传播异地植物和动物。说明了我国与西域自古以来就有经济交流, 西汉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西域,并且领先于世界。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6.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绸之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
A.八达岭长城 B.洛阳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大同云冈石窟
答案:C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7.下列物品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 )
A.水稻 B.桑麻 C.葡萄 D.粟
答案:C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传入中原的是葡萄,张骞通西域后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原。ABD属于中原特有的物种,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8.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
A.张骞 B.玄奘 C.马克.波罗 D.戚继光
答案:A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从题意来看,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此人是张骞,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9. 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西域都护设立 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A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蒙恬是秦朝,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期,班超属于东汉,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0.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时间是西汉时期 ②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③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
匈奴的控制 ④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此题排除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二、填空题
21.张骞通西域
西域:是指甘肃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以东,今新疆_____________ 南北等地区。从广义上讲,西域包括________以西更远的地方,目的:汉武帝准备联络_______攻打匈奴。结果: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到汉宣帝时,___________,进一步促进了汉朝的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阳关 玉门关 葱岭 天山 葱岭 大月氏 设西域都护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西域都护的设置等。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出。
22.班超经营西域
目的:东汉 _________时期,为了恢复对_________的管辖。时间:公元_______年,________出击_______。东汉政府重建 ________,并于当年派 ________出使西域。影响:西域和汉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
答案:汉明帝 西域 73 窦固 西域都护 班超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班超经营西域,涉及到窦固抗击匈奴等。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3.丝绸之路
路线: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从长安往____,经 ______,越过今________境内,运到 _________,再转运到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把古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西 河西走廊 新疆 安息 西亚 欧洲大秦 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波斯文化 阿拉伯文化 古希腊 文化 古罗马文化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作用。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出。
试题标签:华师大版 历史 七上 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汉朝的中外交流
二、材料解析:
24.阅读材料: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而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古罗马上层社会的时尚,丝绸价格也暴涨,出现了丝价如金的奇迹。
回答问题: ①恺撒着丝袍时,中国处于哪个朝代?
②“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哪些地区文化连接起来了?
③你认为材料中古罗马“丝价如金”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西汉 ②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 ③言之有理即可,如:丝绸本身价格不菲;长途贩运成本高;罗马贵族的追捧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一可以判断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传到了罗马,应该在西汉,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材料二,材料三为学生的发挥题。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5.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东西西传?
(3)通过丝绸之路,西方有哪些东西东来?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答案:(1)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2)丝绸和冶铁、凿井、造纸技术。(3)良马、毛织品、葡萄、黄瓜、胡萝卜、蚕豆、石榴,还有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以及佛教。(4)意义: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 本题为综合题目,考察的丝绸之路,考查点较为全面,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