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国鼎立》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国鼎立》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3: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三国鼎立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官渡之战发生于( )
A.184年 B.200年
C.208年 D.220年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巨鹿之战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淝水之战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故选C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3.三国中的吴国,建都于( )
A.洛阳 B.成都
C.长安 D.建业
答案:D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三国期间,吴帝孙权在南京建都,并命名为: 建业,吴国都城。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4.下列行业中,蜀国最兴旺的是( )
A.丝织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冶铁业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三国时,丝织业比较兴旺的是蜀国,吴国的造船业。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5.魏国建立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孙权 D.刘备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废掉皇帝,建立魏。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6.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A.地理上的优势 B.诸葛亮的计谋
C.孙、刘的联盟 D.周瑜的水军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此题从内容上分析是属于原因选择题,重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所谓决定因素,就是在诸多因素中,起核心和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孙、刘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因素是很多的,可以说是“多因一果”。其中四个选项均是因素之一。关键是哪一个是根本性的。就A项讲“地理上的优势”无外乎是长江天堑,这是客观有利条件,只能有助于打败曹军,而不起决定作用;B项诸葛亮计谋再好,没有军事实力难以实现;D项周瑜的水军,力量还是不足,难以打败曹操的几十万人。只有C项“孙、刘联盟”才有较强的实力,才能使诸葛亮计谋得以实现。所以C是正确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曹操。他死时是公元220年,是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死后他儿子篡汉继位,这时才称三国。而刘备、孙权、诸葛亮死时,已经是三国,东汉以亡了.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8.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此题是组合选择题,重在考查综合分析比较能力,回顾本课相关知识,对三国时期的概念明确后就可以把①排除,由此即排除了A、D两项。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因此两次战役都没有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所③可以除去,这样B项可以排除,剩下的C是正确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9.下图是明朝人画的“三顾茅庐”想像图,它涉及的主要人物是( )
①孙权 ②刘备 ③周瑜 ④曹操 ⑤诸葛亮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⑤ D.④⑤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0曹操为统一北方曾与袁绍进行了一场战役,这就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200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在官渡打败了袁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因此选A。
11.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曹操与袁绍
B.曹操和刘备、孙权
C.袁绍和刘备、孙权
D.刘备和孙权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思路解析: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思路解析: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孙权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3.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
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实力雄厚。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4.曹操在《蒿里行》中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其主要原因是(  )
A.黄巾起义的破坏
B.东汉政权瓦解
C.封建军阀的割据混战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东汉末年,军阀互相攻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5.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昆阳之战
答案:C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200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在官渡打败了袁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6.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208年,孙刘联军以不足5万的兵力打败了近20万的曹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7.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军;8年后,曹操20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5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骄傲轻敌
B.天意为之
C.借助东风
D.不习水战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袁绍和曹操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错失战机。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8..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答案:B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263年,魏国灭蜀;266年,司马炎废魏帝改国号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9.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200年 B.208年 C.220年 D.222年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思路解析:220年,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0.下列三个历史人物称帝或称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刘备 ②曹丕 ③孙权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A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思路解析:220年,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二、填空题
21.东汉末年,曹操招贤纳士,________________,实力日益增强,占据了_________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与_________隔黄河对峙的局面。
答案:实行屯田|黄河|袁绍集团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曹操重视人才的招纳,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增强了实力,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经济条件。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2.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________________,孙权巩固了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统治。
答案::四川|长江中下游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取得胜利,曹操实力受损,由此对整个社会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的时间。
23.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改国号________;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________为国号;222年,孙权称王,国号________,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答案:魏|汉|吴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内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三.材料解析题
24.读右图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的什么境界?
答案:(1)曹操的“壮心”主要指的是统一全国。此诗表达了他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
答案:(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在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之战后,统一了北方。主要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注意招纳和提拔贤能;在政治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在军事上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为统一北方奠了基础。
(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3)曹操受到最大挫折就是在赤壁之战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遭到失败。究其原因,一是曹操骄傲自满;二是将士来自北方,不习水战,三是孙刘联军采用诸葛亮周瑜的正确战术等等。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曹操的历史事迹,由诗句引出问题,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5.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_。
答案:(1)魏|蜀|吴
(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2)提示:①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②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③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④20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知识点: 三国鼎立
解析:分析: 该题考查了三国鼎立形成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点评:此题难易适中,需要掌握教材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