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科学技术(下)》同步训练.doc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科学技术(下)》同步训练.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7.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5: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科学技术(下)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国通常用作书写材料的是(  )
①竹木简②帛③纸草④羊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春秋后期
答案:A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春秋时期。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3、纸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升
答案:C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我国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甘肃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这段材料是对哪一位科学家的成就的描绘(  )
A张衡 B鲁班 C扁鹊 D张仲景
答案:A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这是关于张衡地动仪验证地震发生的案例记载。证明张衡的地动仪可以验证地震发生。史料记载事件是地动仪能够告知陇西方向发生地震了,也表明这台仪器应该属于验震器。地动仪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验震装置,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5、医学院某学生为了准备一篇关于中医理论方面的论文、准备查阅一本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药书,他查阅的书籍应该是(  )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唐本草》 D《齐民要术》
答案:B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可以利用排除法,《神农本草经》相传是神农氏的,《唐本草》是唐朝政府颁布的。《齐民要术》不符合题意,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6、《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行为(  )
A用“四诊法”为其把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运用了“五禽戏”帮助其康复 D参考了《本草纲目》
答案:C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时间限定在三国时期,如果对“刮骨疗毒”的医治方案有所影响,只能是三国以前的。D项为明朝李时珍对医学的贡献。故答案为D。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假如代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  )
①蔡侯纸②“麻沸散③《九章算术》④四诊法
A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应该选D因为《九章算术》是东汉初年写的。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8.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答案:B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做此题首先要明确蔡伦是东汉的宦官,西汉就有最早的纸,所以只能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9.下列有关中国造纸术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传到欧洲,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家与地区
B.先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有与地区,再传到欧洲
C.后来传遍世界各地
D.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A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0.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
A.1500年 B.半个多世纪 C. 1600年 D.1700年
答案:D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1700年。因此选D。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1.下列关于我国冶铁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使用铁比发明冶铁技术要早
B.冶铁技术在商代发明的
C.冶铁技术的发明是工具材料方面的一次技术革命
D.铁器工具一经发明就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答案:C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A选项明显的错误,B冶铁技术在春秋时期发明,铁器春秋出现,战国广泛应用,所以D选项错去。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2.下列有关我国中医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②扁鹊是春秋战国是的名医③《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④华佗收集民间药方,编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⑤张仲景被后人尊称 为“医圣”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很明显华佗收集民间药方,编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这句话不对因该是张仲景。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几位同学因课堂没有听清楚老师所讲的关于造纸术的内容,下课后互相讨论,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A.华华: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明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军军: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冬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答案:B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做此题首先要明确蔡伦是东汉的宦官,西汉就有最早的纸,所以只能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因此选B。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4.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如下图)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
A.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地震仪器
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能够测出地震方向
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答案:D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选择D,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能测地震方位的仪器。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5.小雪参加CCTV开心辞典选拔赛,被主持人王小丫问的这样一题给难住了:“《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什么?”假如她向你求助,你告诉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药王 B.医祖
C.医圣 D.炼丹家
答案:C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 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二、填空题
16、东汉改进造纸术的科学家是 ,后人称这种纸为“蔡候纸”。
答案:蔡伦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注意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区分发明和改进一词。经常考的热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7、世界上最早发明地动仪的是 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
答案:东汉|张衡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张衡和地动仪。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8、铁器工具(铁制农具)广泛使用是在 。
答案:战国时期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我国铁农具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广泛应用是在战国时期。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19、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他创建的“ ”,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
答案:扁鹊|四诊法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以及其成就。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0、被称为“医圣”的是东汉后期的 ,他的医学著作是《 》。创制出麻醉药——麻沸散的是东汉末年人 。
答案: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华佗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东汉时期的两位名医张仲景和华佗以及其成就。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三、简答题
21、列举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名医及成就?
答案:(1)春秋战国 扁鹊 四诊法 奠定中医传统的诊断法
(2)《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3)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4)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所取得医学成就,主要包含三个人物和一部作品,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给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2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
答案: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纸、竹简、布帛的书写材料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给出答案,较为简单。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3.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的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案:便于人类继承和传播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加速了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主要靠造纸术的贡献,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四、材料解析题
24.阅读材料:纸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革命。在第一张纸出现以前,人类不是没有尝试鞍其他的传播媒介,中国的简、帛,埃及的纸莎草纸,欧洲的羊皮书卷,都曾在人类传播技术史上占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当纸张出现以后,它们又都很快的一一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纸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在带给人类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试想,在古代的中国如果有人要写一本书的话,就得把整个竹林砍倒才够书写材料之用。一个官员日常所要批阅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在欧洲也同样,生产一本圣经需要300多张羊皮。试问,这种传播介质如何能够担负起记载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21cnjy.com
请回答:
① 请你简述中国造纸的大致经过。
② 从材料中找出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③ 当今人们提倡“无纸化”办公,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答案:①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早期,已经使用了大麻造的纸;西汉中期,又出现以麻絮、布料、绳头等原料造的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麻头、树皮、破布、旧鱼网造出价廉物美、便于书写的纸,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提高了纸的质量,人们把蔡伦改进技术后造的纸称为“蔡侯纸”。②③略2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第一问简述纸的发明过程,可以结合教材做出简要的答复,首先知道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问很明显材料中纸给人类带来了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第三问为学生的发挥题,意思对即可。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25.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
(1)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答案:(1)西汉早期,甘肃天水
(2) 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答案:(2)蔡伦改进造纸术。因为蔡伦所用的原材料容易收集,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 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答案:(3) EACBD
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资源保护。
知识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为综合考查题,主要考查的造纸术,第一问结合教材容易得出我国最早的纸出现与西汉的甘肃天水。第二问考查的是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使纸得到了广泛的流通和应用,第三问考查的文字的载体的顺序,最早的为陶器,然后龟甲和兽骨,再到青铜器竹木简,最后是纸。第四问为学生的发挥题。
点评:此题为综合考查题,难度一般,关键把握教材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