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浙江强基联盟高三联考地理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3月浙江强基联盟高三联考地理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5:12:51

文档简介

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联考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进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萨尔瓦多地处中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下图为萨尔瓦多区
域略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89°W
A水文
危地马拉
B.地质
洪都拉斯
C.气候
14°N
D.土壤
2.下列时间萨尔瓦多渔业资源最丰富
的是
A.1月
河流
B.6月
第1,2题图
C.8月
D.10月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4题。
海拔/m
3500f
山地灌丛草甸带
S
3000
钊什稀带
2500
纤偏叶混交林带
2000H
落叶阔叶林带
1500
1000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500
常绿阔叶林带
第3、4题图
【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
·24-342C·
3.该山脉最可能位于
A.广东省
B.湖北省
C.山西省
D.吉林省
4.该山脉由于
A.海拔低导致冰雪带缺失
B.水分充足导致同一自然带南坡高
C.坡度陡导致针叶林带窄
D.土壤贫瘠导致北坡自然带数量少
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目前,多数TOD模式以大运量轨道交通站,点为核
心,在核心区进行集中且高强度的开发,在核心区外围进行更为生态的开发。完成5、6题。
5.相较于地面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
A.货物运输更大B.土地占用更多
C.通勤时间更短
D.建设成本更低
6.多数TOD模式的运行,可以
①推动城市绿色健康发展
②增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③提高外围区域人口密度
④促进城市向多中心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产品从生产、运输、使用直至废弃处理等所有阶段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指标(碳足迹计算:产品碳排放量一各阶段活动*碳排放因子)。我国某汽车厂商在多个省份设
有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整车厂。下图为其零部件生产基地的碳足迹示意图。完成7、8题。
原料段
生产段
物流段
原料使用量、利用率
生产设备能耗
运输工具能耗
阶段活动
废弃物回收率
生产过程排放
运输工具排放
单位能源碳排放
碳排放因子
单位原料碳排放
单位设备碳排放
单位能源碳排放
单位过程碳排放
单位运输工其碳排放
第7、8题图
7.在零部件生产基地的碳足迹计算过程中,可运用
A.遥感技术获取生产设备运输路线
B.地理信息系统测算生产各阶段的碳排放量
C.遥感技术监测原料的来源与品质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定运输工具的能耗量
8.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会促使该汽车厂商
A.提高布局集聚程度
B.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C.减少生产过程环节
D.关闭高能耗生产基地
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地对流层中不同季节白天平均气温、气压变化图。完成第9题。
500
400
300
200_气压/hPa
-10
-20
-30
…春季
-40
--夏季
-50
一秋季
-601
…冬季
气温/℃
第9题图
【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
·24-342C·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联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C【解析】该国地处热带,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内陆山地、高原海拔较
高,气候凉爽,选项C正确
2.A【解析】受气压带风带南移影响,萨尔瓦多沿海地区在离岸东北信风控制下,冷海水上泛;
四个选项的时间中,1月该地沿海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程度最大,渔业资源最丰富,故A
正确。
3.B【解析】该山脉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基带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可知该山
脉地处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选项B正确。
4.A【解析】该山脉海拔较低,垂直高差较小,缺失冰雪带,选项A正确。南坡热量充足,同一
自然带南坡分布较高,而北坡自然带数量少,选项B、D错误。针叶林带分布区因海拔较高且
山地面积较小,空间分布较窄,选项C错误
5.C【解析】轨道交通以客运为主,选项A错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布局在地下,占用的土地
资源较少,受地面交通影响小,通勤时间变短,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地下交通建设的技
术要求和难度更大,建设成本较高,选项D错误。
6.D【解析】多数TOD模式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在其核心区外围以更为生态的开发方式
进行,推进城市绿色、健康发展,选项①正确。人流往站点核心区汇集,交通站点核心区人流
量大,依赖人流量的零售业等产业蓬勃发展,选项②、③错误。轨道交通线上,核心站点不止
一个,一个站点可以集中且高强度开发,促进城市向多中心演化,选项④正确。选项D正确。
7.B【解析】碳足迹计算是在各碳排放因子的影响下,产品各阶段的碳排放量总量,选项B正
确。遥感技术无法获取生产设备的运输路线,选项A错误,原料的来源与品质均不是碳排放
因子,与碳足迹计算关系不大,选项C错误。运输工具的能耗无法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
定,选项D错误
8.A【解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也可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结
合碳排放因子,物流路径长会额外消耗增加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将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在
整车厂附近,减少原材料、半成品与零部件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选项A正确,该过程不会
减少生产活动的环节,选项C错误。在原料阶段,废弃物的回收率虽提高,但无法实现零污
染排放,选项B错误。关闭高能耗生产基地,会影响零部件供应,选项D错误。
9.D【解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200hP处海拔较高,大气受近地面影响小,获
得地面辐射少,各个季节差异小。选项D正确。
10.D【解析】不同土层水田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旱地。乙的有机质含量水平在10~20、
20~30和3040g/kg的土壤分别占38%、41%和16%,三者之和共占95%。甲有机质含
量水平在10~20和20~30g/kg的土壤分别占64%和20%,两者之和共占84%。对比可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342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