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明朝建立的时间是( )
A.1318年 B.1368年 C.1398年 D.1421年
答案:B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建立于1368年。
点评:考查明朝的建立。
2.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桢帝
答案:A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点评:考查明朝的建立。
3.“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本题考查对明朝废除丞相这一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明朝开国后不久,朱元璋即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明朝机构的设置。
4.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被废除的时间是( )
A.明初 B.元末 C.明朝中期 D.明朝后期
答案:A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初,朱元璋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本题答案为A。
点评:考查行中书省的废除。
5.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专制统治,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
A.锦衣卫的设立 B.军机处的设立
C.八股取士的实施 D.严酷的文字狱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故选B。
点评: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6.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
A.丞相制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锦衣卫的设立 D.大兴文字狱
答案:B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准确识记。
7.从明朝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强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答案:C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自秦以来,君相之间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此消彼长,最终丞相被废,相权彻底削弱,从此只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君权得到加强。而军机处的设立,是军国大事决于皇帝一人之手,军机大臣跪受笔录,转传于朝廷各部,乃至直达于地方官吏,标志着君主专制强化到了顶峰,也就是说皇权日益加强,已经到了最大化,无法再强化了,专制到极点了。这也反过来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必然走向衰落了。
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8.下列影视场景,没有历史知识错误的是( )
A.电影《秦始皇》中,秦始皇品尝葡萄.
B.电视剧《汉武帝》中,某书生参加科举考试
C.电视剧《武则天》中,有人使用活字印刷术
D.电视剧《朱元璋》中,锦衣卫逮捕官员
答案:D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锦衣卫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A.B.C三项中的“葡萄”.“科举考试”.“活字印刷术”不符合史实。故正确选项是D。
点评:考查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9.清朝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增设军机处 D.设立锦衣卫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清朝雍正帝时,创立军机处,清朝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A.B.D三项都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力量的措施。故选C项。
点评:考查清朝专制统治力量加强。
10.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答案:A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本题考查明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废丞相.设内阁。
点评:考查丞相制度的废除。
11. 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皇帝自己也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答案:A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秦朝建立后,秦嬴政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是百官之首,一开始就存在着君权好相权的矛盾,到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丞相彻底被废除了,所以才造成了皇帝说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现象,BC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封建社会下君权和相权矛盾演变的认识。
12.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
A.军机处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
答案:A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内阁为明朝时期设立,从时间上可以排除;:清代前期,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满参预处理国政,限制了皇权;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因此选A。
点评:考查明朝创立内阁。
13.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文字狱寻根究底就是为了通过在文化上的专制,来控制老百姓的思想,最终达到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本题选D。
点评:考查文字狱的目的。
14.“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置特务机构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
答案:D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解决本题需要对这两句诗重点分析,关键是集中在明清二字,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故答案选D。
点评:考查清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5.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答案:C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汉武帝的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文字狱是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故其共同特征都是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选C项。
点评:考查临安的繁华。
16.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 )
A.闭关锁国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答案:B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为了巩固清朝的专制统治,清朝统治者严厉镇压知识分子和反清复明思想,大兴文字狱。材料所反映的正是清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大兴文字狱的状况。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文字狱。
17. 清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主要是通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D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清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主要是通过大兴文字狱,故选D。“焚书坑儒”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八股取士”是明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形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8.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梵书坑儒 B.设置锦衣卫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B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该同学的评述,反映的是明朝设置锦衣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
点评:考查锦衣卫的设立。
19.中国历史上,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就大搞文字狱。这种现象最早与下列皇帝有关的是( )
A.秦始皇 B.隋炀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
答案:C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清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朱元璋大兴文字狱长达十多年。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十分忌讳‘贼’‘寇’等字眼,又因为他当过和尚,所以对‘光’‘秃’等这些字眼都很讨厌。”可知,大搞文字狱最早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字狱史实的识记。
20. 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对图片展示的内容有明确的认知,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示了明朝统治者废丞相设六部,君权空前加强。故选D项。
点评:考查明朝统治者废丞相设六部的史实。
二、判断题
21.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雍正设军机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雍正设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
点评: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
2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君权高度膨胀。
点评:考查军机处的设置。
23.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康熙.雍正.嘉庆三个时期
答案:错误
知识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文字狱。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
点评:考查清朝文字狱。
三、材料解析题
24.阅读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职的变化?文中的“帝”是谁?
答案:(1)明朝。朱元璋。
(2)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谁负责?
答案:(2)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答案:(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4)上述史料据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4)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综合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废行省,设三司。明初,朱元璋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挥司,罢中书省,废宰相制,设内阁。明朝开国后不久,朱元璋就罢中书省,废宰相制。使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意味着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的终结。
点评: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四、探究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统一王朝。《明朝那些事儿》——网络上连载的明朝历史故事,掀起了明朝热。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请回答:
(1)上面所示两位人物谁是明朝的建立者?写出姓名!(2分)
答案:(1)图一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2)明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专制统治?(3分)
答案:(2)①废除了丞相制和中书省,设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明成祖时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
(3)通过对明朝历史的学习,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明朝最突出的时代特色是什么呢?(1分)
答案:(3)封建专制统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知识点:明朝君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皇帝服饰的制作有着严格的规制和祖制。清朝皇帝服饰大致是:顶戴花翎.九龙袍.挂珠。图二为:戴夏朝冠.穿夏朝服的康熙皇帝。因此本题答案是:图一;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中书省,设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还有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等。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的内阁权力凌驾于六部之上,成为协助皇帝的中枢机构,锦衣卫的设置,更是使百官人人自危。由此可见,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专制集权加强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