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下图示意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2.为了提高巴西人口分布的均衡性,可以( )
①改善内陆地区基础设施
②在东部地区规划建设大城市
③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
④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人口向北部迁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西欧平原
4.导致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矿产
(2021高一下·邵阳期末) “胡焕庸线”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也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令人惊奇的是,在历经几十年的城镇化和各种人口迁移之后,这条斜线的人口分布含义仍然未变。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这条线东南部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94.1%,西北部人口占5.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发出了怎么破解“胡焕庸线”之问:“……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与“胡焕庸线”密切相关的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水田和旱田分界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6.影响“胡焕庯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自然灾害 C.国家政策 D.自然环境
7.下列措施中,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的是( )
A.加快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
B.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C.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D.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 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下图为湖南省某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南部人口密度最大 B.西部人口密度较小
C.中部人口密度最小 D.自南向北数量递减
9.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 B.经济水平 C.地域文化 D.地形
(2021高一下·梅河口期末)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11.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B.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
C.北冰洋地区气候严寒,无人定居
D.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2021高一下·保定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人口与聚落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①—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气候 B.地形与河流 C.河流与土壤 D.气候与土壤
13.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
1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等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多为平原地形 D.经济高度发达
15.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寒冷潮湿 D.⑧—高寒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读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2)东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 ▲ (填“稀疏”或“稠密”),试分析原因。
(3)试分析形成图示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17.(2021高一下·沭阳期中)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下面为世界人口分布统计图。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地区,试分析原因。
(2)根据图2,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纬度范围是_▲_;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较少?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地区都是人口稀疏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1.据图可知,巴西人口分布大致是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巴西高原多,亚马孙平原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改善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可提高巴西人口分布的均衡性,①正确;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有利于分散大城市的人口,促进人口分布均衡,③正确,故B正确。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规划建设大城市将加剧巴西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象,②错误;北部地区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不适合居住,应加强保护,不适宜鼓励人口向北部迁移,④错误,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3.B
4.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3.由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处,可能对应的地区为热带地区的东非高原,气候凉爽,适合人类居住,B正确;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口居住,A错误;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海拔在3000米左右,且人口密度较小,C错误;西欧平原人口密度大,且海拔较低,D错误;故答案为:B。
4.由上题可知,该地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海拔较高处气候温凉,适合人类居住,故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水源、土壤、矿产均不是导致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A
6.D
7.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5.“胡焕庸线”是从黑河到腾冲,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是鸭绿江、长城、天山;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对比可知我国与“胡焕庸线”密切相关的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6.“胡焕庸线”以西以北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少;以东以南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季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较好,“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稳定少变的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D正确。与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国家政策关系不大,ABC错误。故答案为:D。
7.中国人口较多,人口压力较大,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不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增加的人口仍然会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不会导致东西人口均衡分布,C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C符合题意。加快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会缩小东西经济差距,减少东西人口分布布局的格局,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8.B
9.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1)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2)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3)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
8.由图可知,湖南省西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在171-280人/千米2,人口密度较小,B正确、A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多在391-610人/千米2,人口密度较大,C错误;自南向北人口密度先变大,再变小,人口数量也大致是先变多,再变少,D错误。故答案为:B。
9.由材料可知,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山区人口密度小,地势低平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D正确;ABC均是社会经济因素,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0.A
11.D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10.A.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位于30°N附近,向南北两侧大致减少,绝大多数人口分布赤道到30°N和30°-60°N之间,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A正确;
BCD.图中显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南半球中低纬地区、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数量和比重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图中显示,赤道地区人口数量和比重并不大,赤道地区气候过于湿热,有些地区不适宜人们居住,因此赤道人口分布并不集中,A错误;
B.从总体上看,30°N附近人口数量最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30°N附近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和高寒地区(如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很小,因此并不是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B错误;
C.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并不是无人定居,C错误;
D.由于热带地区过于炎热,不太适合人们居住,而热带地区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凉爽,适宜人们居住,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河流、水源;
人文因素: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12.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位于山顶,地形崎岖,聚落分布稀少;②位于半山腰,坡度较陡,聚落分布较少;③④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形平坦地区,且沿河流地区,聚落分布多。所以,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河流,B正确。与气候、土壤关系较小,ACD错误。故选B。
1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0~400米之间,可知该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势第三级阶梯;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东南丘陵,D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符合题意,A错误。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不符合题意,BC错误。故选D。
【答案】14.D
15.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②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③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④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⑤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⑥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⑦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人口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较少。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②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③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⑤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
14.图中①②③④都处于中低纬地区,都在沿海地带,濒临海洋,多为平原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①②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是发达地区,故D选项不是其共性。
故答案为:D。
15.A.⑤为北非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A错误;
B.⑥为南美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B错误;
C.⑦为南极大陆,气候酷寒干燥,C错误;
D.⑧为青藏高原,气候高寒,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稠密;原因:气候较为温和;开发历史较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地形较为平坦;矿产资源较丰富等。
(3)东部有长白山,山地丘陵地区不宜生产、生活;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交通不便等。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东北地区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小10人/平方千米,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于 400人/平方千米,说明人口分布不均;从图中看,西南部及中部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结合东北地形图可看出,东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原因可从地形、气候、工农业业、交通等方面来回答。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海拔相对山地较低,气候较为温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人口较为稠密。
(3)结合地形图可看出,东部山区,交通不便,不宜生产生活,人口较为稀少;山区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人口较为稀少。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7.【答案】(1)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2)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或陆地面积小),故人口较少
(3)低平;中、低;沿海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世界人口大都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从地形类型来看,这是平原,由于平原地形平坦,便于节省建设投资;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易于开发,所以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根据图2直接读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人口较少的原因是该地区是大面积的海洋,陆地面积 较小。
(3)结合第1、2分析及图3,综合分析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 / 11.1人口分布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下图示意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
A.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2.为了提高巴西人口分布的均衡性,可以( )
①改善内陆地区基础设施
②在东部地区规划建设大城市
③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
④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人口向北部迁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地区都是人口稀疏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等;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文化、政策等。
1.据图可知,巴西人口分布大致是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巴西高原多,亚马孙平原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改善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可提高巴西人口分布的均衡性,①正确;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有利于分散大城市的人口,促进人口分布均衡,③正确,故B正确。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规划建设大城市将加剧巴西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象,②错误;北部地区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不适合居住,应加强保护,不适宜鼓励人口向北部迁移,④错误,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西欧平原
4.导致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矿产
【答案】3.B
4.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3.由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处,可能对应的地区为热带地区的东非高原,气候凉爽,适合人类居住,B正确;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口居住,A错误;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海拔在3000米左右,且人口密度较小,C错误;西欧平原人口密度大,且海拔较低,D错误;故答案为:B。
4.由上题可知,该地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海拔较高处气候温凉,适合人类居住,故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水源、土壤、矿产均不是导致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邵阳期末) “胡焕庸线”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分界线(下图),也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令人惊奇的是,在历经几十年的城镇化和各种人口迁移之后,这条斜线的人口分布含义仍然未变。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这条线东南部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94.1%,西北部人口占5.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发出了怎么破解“胡焕庸线”之问:“……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与“胡焕庸线”密切相关的界线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水田和旱田分界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6.影响“胡焕庯线”几十年来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自然灾害 C.国家政策 D.自然环境
7.下列措施中,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的是( )
A.加快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
B.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C.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D.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答案】5.A
6.D
7.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5.“胡焕庸线”是从黑河到腾冲,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等降水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是鸭绿江、长城、天山;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对比可知我国与“胡焕庸线”密切相关的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6.“胡焕庸线”以西以北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少;以东以南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季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较好,“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稳定少变的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D正确。与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国家政策关系不大,ABC错误。故答案为:D。
7.中国人口较多,人口压力较大,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不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增加的人口仍然会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不会导致东西人口均衡分布,C对破解“胡焕庸线”作用不大,C符合题意。加快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会缩小东西经济差距,减少东西人口分布布局的格局,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 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下图为湖南省某年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湖南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南部人口密度最大 B.西部人口密度较小
C.中部人口密度最小 D.自南向北数量递减
9.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 B.经济水平 C.地域文化 D.地形
【答案】8.B
9.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1)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2)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3)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
8.由图可知,湖南省西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在171-280人/千米2,人口密度较小,B正确、A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多在391-610人/千米2,人口密度较大,C错误;自南向北人口密度先变大,再变小,人口数量也大致是先变多,再变少,D错误。故答案为:B。
9.由材料可知,湖南省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山区人口密度小,地势低平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影响湖南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D正确;ABC均是社会经济因素,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梅河口期末)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11.下列有关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B.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
C.北冰洋地区气候严寒,无人定居
D.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答案】10.A
11.D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10.A.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位于30°N附近,向南北两侧大致减少,绝大多数人口分布赤道到30°N和30°-60°N之间,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A正确;
BCD.图中显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南半球中低纬地区、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数量和比重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图中显示,赤道地区人口数量和比重并不大,赤道地区气候过于湿热,有些地区不适宜人们居住,因此赤道人口分布并不集中,A错误;
B.从总体上看,30°N附近人口数量最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30°N附近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和高寒地区(如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很小,因此并不是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B错误;
C.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并不是无人定居,C错误;
D.由于热带地区过于炎热,不太适合人们居住,而热带地区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凉爽,适宜人们居住,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保定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人口与聚落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①—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与气候 B.地形与河流 C.河流与土壤 D.气候与土壤
13.该地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河流、水源;
人文因素: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12.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位于山顶,地形崎岖,聚落分布稀少;②位于半山腰,坡度较陡,聚落分布较少;③④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形平坦地区,且沿河流地区,聚落分布多。所以,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河流,B正确。与气候、土壤关系较小,ACD错误。故选B。
1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0~400米之间,可知该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势第三级阶梯;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东南丘陵,D正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符合题意,A错误。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不符合题意,BC错误。故选D。
(2021高一下·梅州期末)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问题。
1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等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关于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多为平原地形 D.经济高度发达
15.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寒冷潮湿 D.⑧—高寒
【答案】14.D
15.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①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人口较密集;而高山与高原人口较稀疏。②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分布较多区大多气候适宜。如热带地区,大多在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凉爽)。③河流:人口最早大多聚集在河流附近(水路交通便利;用水方便;河流附近土壤有可能肥沃)。④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地,比如河湖众多,可以解决生产与生活用水。所以干旱区的人口分布大多依水源呈点、线、片状分布。⑤土壤:土壤肥沃,便于从事农业活动。⑥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工业活动,会吸引人口集聚,同时资源的开采,也易形成矿业城市。⑦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人口数量少。比如河流人口多分布在地势较高区域,低洼处人口较少。
(2)社会经济因素:①水陆交通:交通便利处有利于人口集聚,人口较多。②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多。③工农业基础:工农业发展水平好,则人口密度大。④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⑤政治因素、宗教、习俗、政策等:同种信仰、习俗相同、政治信仰相同的人易于聚集在某一区域。
14.图中①②③④都处于中低纬地区,都在沿海地带,濒临海洋,多为平原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其中①②是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国家,③④是西欧和美国,是发达地区,故D选项不是其共性。
故答案为:D。
15.A.⑤为北非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A错误;
B.⑥为南美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B错误;
C.⑦为南极大陆,气候酷寒干燥,C错误;
D.⑧为青藏高原,气候高寒,D正确。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读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2)东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 ▲ (填“稀疏”或“稠密”),试分析原因。
(3)试分析形成图示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稠密;原因:气候较为温和;开发历史较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地形较为平坦;矿产资源较丰富等。
(3)东部有长白山,山地丘陵地区不宜生产、生活;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交通不便等。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结合图例可看出,东北地区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小10人/平方千米,有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于 400人/平方千米,说明人口分布不均;从图中看,西南部及中部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说明西南部及中部人口稠密;东北及东部、西部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2)结合东北地形图可看出,东北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原因可从地形、气候、工农业业、交通等方面来回答。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海拔相对山地较低,气候较为温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外交通便利,人口较为稠密。
(3)结合地形图可看出,东部山区,交通不便,不宜生产生活,人口较为稀少;山区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人口较为稀少。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7.(2021高一下·沭阳期中)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下面为世界人口分布统计图。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地区,试分析原因。
(2)根据图2,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纬度范围是_▲_;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较少?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1)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2)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或陆地面积小),故人口较少
(3)低平;中、低;沿海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1可知,世界人口大都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从地形类型来看,这是平原,由于平原地形平坦,便于节省建设投资;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易于开发,所以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2)根据图2直接读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人口较少的原因是该地区是大面积的海洋,陆地面积 较小。
(3)结合第1、2分析及图3,综合分析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
【点评】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