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肥城期中)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答案】1.C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 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不是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图示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很小,但人均粮食消费量大为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略微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误。
2.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三明期中)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该地区(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4.图中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答案】3.B
4.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3.A.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故A错误。B.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C.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故C错误。D.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D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A.根据所学知识,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故A错误。B.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能超过环境承载限制,故B错误。C.读图,t3时期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下降,故C错误。D.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韩城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B.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D.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6.下列能增加丙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实行计划生育②发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5.D
6.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甲表示资源;四个因素中,只有消费水平是和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此,乙表示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适宜的人口容量即是人口合理容量,丙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极限的人口容量即是环境人口容量,即丁表示环境人口容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6.由上题可知,丙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可以依靠科技来发展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④正确;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死亡率无关,故排除ABD,选C。
(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550万,其中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首都为赫尔辛基,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为140万,下图为芬兰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与该国人口分布成因具有相似性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刚果(金) C.加拿大 D.沙特阿拉伯
8.下列有关芬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区域差异性小
B.土地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
C.南部地区热量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D.北部地区矿产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9.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对其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气候适宜度 B.发达的商贸、工矿业
C.对外联系方便度 D.国家的移民政策
【答案】7.C
8.C
9.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7.加拿大人口南多北少主要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有关,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地区,和芬兰人口分布原因具有相似性,C正确;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人口稀疏地区,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AD错误;刚果(金)是气候湿热,B错误;故答案为:C。
8.资源环境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资源状况的差异,芬兰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A错误;土地不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南部因热量充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密度大,C正确;北部热量条件差,资源环境承载力小,D错误;故答案为:C。
9.芬兰南部纬度低,气候适宜,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商贸、工矿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人口分布多,ABC不符合题意;而国家移民政策对人口分布在南部地区影响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10.表中数据中,能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表中②、③、④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 )
A.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相关 B.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0.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即表中的“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A正确。表中信息表明,②、③、④都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更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排除B、C、D。故答案为:A。
1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温饱、小康、富裕)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表明数据表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因此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正确,B、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A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二道期末)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首。“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2020年,安置区移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实现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双赢局面。据此完成蚊题。
12.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务工经商
13.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对迁出区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生态自然恢复②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扩大了耕地开垦面积④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2.C
13.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劳务迁移:指劳动力的空间移动。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难民迁移: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区的迁移。如二战欧洲人口迁移、20世纪末非洲迁移。
智力迁移: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和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
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自然条件恶劣、人类难以生存地区的人口,搬离居住地,异地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环境压力
弊: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
迁入地—利: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弊: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压力
12.A.宁夏中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少,实施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A选项错误
B.交通运输条件是移民的保证条件,不是首要因素,B选项错误;
C.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移民的首要因素,C选项正确
D.务工经商属于劳务劳务迁移,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13.①生态移民主要为了保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①正确;②人生态移民主要以常住居民迁移为主,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②错误;③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不会扩大耕地面积,③错误;④人口大量的迁移,减轻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压力,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021高一下·阎良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根据“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1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数量 D.最低人口数量
【答案】14.D
15.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注意:某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14.根据木桶效应的解释可知,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所以以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某类要素能供养的最少的人口数量即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4500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根据该标准所测定的北京人口最接近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该“宜居人口”数量应小于环境承载力和最高人口,高于最低人口数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下·鹰潭期末)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乙,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高纬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答案】(1)平原
(2)不能。原因:高纬地区气候严寒,自然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容量小
(3)低平;中低;沿海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甲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其占比达到56.2%,海拔200米以下应属平原地形。
(2)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气候相对较为严寒,不利于农业发展,其自然环境相对较为脆弱,交通与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人口容量较小;中低纬地区,其气候相对较为温暖,利于农耕的发展,其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环境承载力较高,人口容量较大。故不能向高纬度地区大量人口迁移。
(3)从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丙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距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区域,故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平原或沿海地区。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20度到北纬40度之间,其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地区都是人口稀疏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7.(2021高一下·浦城期中)读世界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全球角度,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2)说明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3)图中甲处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但人口密度小,试分析自然原因。
【答案】(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以及近海的平原地区
(2)地形平坦;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终年较适宜;经济较为发达,工农业水平高,交通条件便利,人口密集
(3)甲处纬度低,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植被密布,不适宜人类生存等。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从图例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临近海洋,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
(2)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人类的生存;该地工农业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人口的集聚。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处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地处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热带雨林密布,雨林内有毒蛇、食人鱼等生物众多,生存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1 / 1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下·肥城期中)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2022高一下·三明期中)下图为某区域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该地区(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4.图中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2021高一下·韩城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B.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资源、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D.资源、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6.下列能增加丙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实行计划生育②发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1高一下·山西期末)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550万,其中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首都为赫尔辛基,为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为140万,下图为芬兰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与该国人口分布成因具有相似性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刚果(金) C.加拿大 D.沙特阿拉伯
8.下列有关芬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区域差异性小
B.土地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
C.南部地区热量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D.北部地区矿产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9.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对其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气候适宜度 B.发达的商贸、工矿业
C.对外联系方便度 D.国家的移民政策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如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人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亿~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人之内
10.表中数据中,能代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表中②、③、④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与( )
A.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相关 B.人均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2021高一下·二道期末)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首。“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2020年,安置区移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实现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双赢局面。据此完成蚊题。
12.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务工经商
13.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对迁出区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生态自然恢复②缓解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扩大了耕地开垦面积④减轻了生态环境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高一下·阎良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4.根据“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1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数量 D.最低人口数量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下·鹰潭期末)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分析图乙,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高纬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17.(2021高一下·浦城期中)读世界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全球角度,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2)说明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3)图中甲处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但人口密度小,试分析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 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的增加不是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误;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误;图示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很小,但人均粮食消费量大为提高,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正确;山西省人均耕地面积略微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误。
2.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正确;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误;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3.B
4.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3.A.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故A错误。B.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C.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故C错误。D.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D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4..A.根据所学知识,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故A错误。B.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不能超过环境承载限制,故B错误。C.读图,t3时期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下降,故C错误。D.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5.D
6.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因此甲表示资源;四个因素中,只有消费水平是和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此,乙表示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适宜的人口容量即是人口合理容量,丙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极限的人口容量即是环境人口容量,即丁表示环境人口容量,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6.由上题可知,丙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可以依靠科技来发展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④正确;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死亡率无关,故排除ABD,选C。
【答案】7.C
8.C
9.D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概念,它反映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环境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7.加拿大人口南多北少主要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有关,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地区,和芬兰人口分布原因具有相似性,C正确;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人口稀疏地区,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AD错误;刚果(金)是气候湿热,B错误;故答案为:C。
8.资源环境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资源状况的差异,芬兰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大,A错误;土地不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B错误;南部因热量充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密度大,C正确;北部热量条件差,资源环境承载力小,D错误;故答案为:C。
9.芬兰南部纬度低,气候适宜,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商贸、工矿业,经济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人口分布多,ABC不符合题意;而国家移民政策对人口分布在南部地区影响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10.A
11.C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0.资源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即表中的“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A正确。表中信息表明,②、③、④都是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更接近人口合理容量,排除B、C、D。故答案为:A。
1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温饱、小康、富裕)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表明数据表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因此环境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正确,B、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人口合理容量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A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2.C
13.D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点评】(1)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劳务迁移:指劳动力的空间移动。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难民迁移:由于战争或自然灾害等迫使人口向安全地区的迁移。如二战欧洲人口迁移、20世纪末非洲迁移。
智力迁移: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国家的迁移和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向发达地区的迁移。
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自然条件恶劣、人类难以生存地区的人口,搬离居住地,异地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环境压力
弊: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
迁入地—利: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
弊:增加环境压力、就业压力
12.A.宁夏中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少,实施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A选项错误
B.交通运输条件是移民的保证条件,不是首要因素,B选项错误;
C. 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脆弱,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移民的首要因素,C选项正确
D.务工经商属于劳务劳务迁移,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13.①生态移民主要为了保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①正确;②人生态移民主要以常住居民迁移为主,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②错误;③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不会扩大耕地面积,③错误;④人口大量的迁移,减轻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压力,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14.D
15.B
【知识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点评】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注意:某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14.根据木桶效应的解释可知,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所以以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某类要素能供养的最少的人口数量即为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所以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4500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根据该标准所测定的北京人口最接近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该“宜居人口”数量应小于环境承载力和最高人口,高于最低人口数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1)平原
(2)不能。原因:高纬地区气候严寒,自然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人口容量小
(3)低平;中低;沿海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解析】【分析】(1)从甲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其占比达到56.2%,海拔200米以下应属平原地形。
(2)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气候相对较为严寒,不利于农业发展,其自然环境相对较为脆弱,交通与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人口容量较小;中低纬地区,其气候相对较为温暖,利于农耕的发展,其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环境承载力较高,人口容量较大。故不能向高纬度地区大量人口迁移。
(3)从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丙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距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区域,故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平原或沿海地区。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可以看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20度到北纬40度之间,其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点评】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平原、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地区都是人口稀疏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17.【答案】(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以及近海的平原地区
(2)地形平坦;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终年较适宜;经济较为发达,工农业水平高,交通条件便利,人口密集
(3)甲处纬度低,气候湿热;热带雨林植被密布,不适宜人类生存等。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分析】(1)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从图例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临近海洋,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
(2)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人类的生存;该地工农业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人口的集聚。
(3)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处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地处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热带雨林密布,雨林内有毒蛇、食人鱼等生物众多,生存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点评】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