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3城镇化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3城镇化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09:14:38

文档简介

2.3城镇化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2018年末各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城镇化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类型
C.人口数量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
B.城镇化率高地区矿产资源都丰富
C.劳务输出导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
D.四大直辖市中城镇化率都比较高
【答案】1.D
2.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点评】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城镇化率也就是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从图示信息看,我国东部地区镇化率最高,缺少总人口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A错误;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城镇化率较低,B错误﹔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是经济较为落后,且劳务输出可以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率,C错误;我国四大直辖市都是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提升工资待遇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 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答案】3.C
4.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3.材料信息表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即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接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①符合题意;提升工资待遇,并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②不符合题意;改革户籍制度,可以更方便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③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后顾之忧,放心成为市民,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由于我国城市或大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比农村或小城市好,如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都是这样,到城市或大城市务工经商人员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往往举家迁移,因此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选项D符合题意。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不符合现实情况,排除A。家庭式迁移是老人和儿童随青壮年人口一同迁移,青壮年人口是劳动力,这并不能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排除B。现代交通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和交流更加便利,不是“家庭式迁移”的原因,排除C。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雅安期末)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知(  )
A.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D.美国目前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
6.与2000年相比,2030年三国城镇化带来主要变化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5.C
6.C
【知识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从图中可以看到,英国与美国在1920年到1950年,其城镇化水平曲线越来越近,说明此段美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快于英国,A选项错误。英国在1950年到1970年之间,城镇化水平便超过了80%,先于美国到达,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1970年之后,中国城镇化曲线与美国城镇化曲线越来越近,说明此段成中国城镇化速度快于美国, C选项正确。目前美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80%,已进入到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6.到2030年英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第三产业比重应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A选项错误。美国目前城镇化水平已接近80%,进入到城镇化后期阶段,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B选项错误。中国自1970年之后,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至2030年城镇化水平已高于60%,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衡南期末)国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彻底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新农村住房的建成和统一管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随着城市化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住房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
A.大量闲置 B.拥挤不堪 C.污染严重 D.灾害频发
8.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首先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  )
A.扩大住房面积 B.扩大耕地面积
C.改善居住条件 D.减少自然灾害
9.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劳动力 B.优化土地配置,发展新产业
C.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 D.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
【答案】7.A
8.C
9.B
【知识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前往城市务工,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住房闲置,A正确,B错误。农村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农村地区工厂较少,污染相对较轻,C错误。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与城市化的发展关系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A。
8.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后,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卫生环境改善,从而改善了居住条件,C正确。统一建设的住房不一定比原农村民居面积大,对住房的集体规划、统一建设不能直接扩大耕地面积,AB错误。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
9.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或发展二、三产业,B正确。新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增加了岗位,可以吸引人口回流,提高生产力,改变产业结构,这属于新产业发展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不是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下·龙岩期末)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今后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引导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如图示意1964-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是(  )
A.城镇化水平较低,速度慢
B.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人数减少
C.城镇化水平高,且速度快
D.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11.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有利于(  )
A.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B.改善大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大城市的生活品质
C.促进产业向乡村转移,减轻中小城市环境污染
D.大力挖掘资源潜力,促使乡村人口向大城转移
【答案】10.D
11.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意义:促进人口大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城市化推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城市改变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10.读图可知,与1964年相比,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45%,城镇人口增加了7.7亿,建制市增加了517个,建制镇增长到原来10倍,表明我国城镇化速度快,由于过去和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并不高,因此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A、C错误;1964-2020年期间,前段城镇化率虽然整体上升,但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乡村人口有所增加,后段乡村人口明显减少,B错误;图中显示,此期间我国建制镇增长到原来10倍,达到21157个,表明我国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目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D。
11.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有助于提高中小城市工业生产的效率,推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从而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A符合题意;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主要吸引当地人口向城镇集聚,并不能改善大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大城市的生活品质,排除B;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会促进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不会减轻中小城市环境污染,排除C;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可以促使乡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市民,从而缓解乡村人口向大城转移,排除D。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变化都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座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伦敦市、成都市、海口市、唐山市四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针对乙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
B.迁移大量人口入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等级
D.大幅增设城区交通线路,减少交通拥堵
【答案】12.B
13.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12.由材料可知,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变化都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读图可知,乙地在四地中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最快,人口密度增长率较低,是因为人口的涌入导致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口密度下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B正确;甲、丙用地规模增长小,人口密度增长小,城市化发展缓慢,A、C错误;丁城市用地规模增长为0,人口密度增长率较低,处于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D错误。故答案为:B。
13.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城市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最快,大量人口涌入,城镇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容易产生就业问题,则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A正确;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的大量涌入易加重就业问题,不能迁移大量人口入城,B错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等级,并不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C项错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初期,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问题,交通拥堵情况一般,首要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的就业,D错误。故答案为:A。
(2022高一下·南充期末)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当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反之则为滞后城市化。下图示意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国家中更可能出现滞后城市化的是(  )
A.越南 B.柬埔寨 C.泰国 D.菲律宾
15.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B.城市人口失业率高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D.城市生态破环严重
【答案】14.C
15.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慢,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虚假城市化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的大量穷人将会集中在一些地区,从而形成巨大的“贫民窟”。
14.滞后城市化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城市化水平较低。读图可知,泰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为滞后城市化,C正确;越南和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较低,AB错误;菲律宾城市化水平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虚假城市化,D错误。故答案为:C。
15.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为虚假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不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导致城市失业率高,B正确;印度尼西亚出现虚假城市化,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较少,环境污染减轻,人地矛盾较小,A、C错误;城市化过程会带来城市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会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破环,D错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新都期末)图1和图2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达63.8%,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有所减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到E反映的是   过程。图1中的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   曲线对应,符合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图1中E到F反映了   现象。
(2)说出城市化过快可能对城市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
(3)你认为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答案】(1)城市化;①;发达;逆城市化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各种污染);会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就业(就医、入学)困难等。
(3)有利于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会减少。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图1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A到E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总体上升,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图1中的城市化水平在E已经达到80%,意味着城市化水平高,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①曲线对应,符合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图1中E到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一些城市化问题,对城市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劳动力大量迁入,导致城市就业困难等。
(3)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农村经济落后,城市经济较发达,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入城,有利于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减少,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少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不会过度开发,得到合理利用;不利方面:迁出的以青壮年为主,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点评】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一些城市化问题,对城市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劳动力大量迁入,导致城市就业困难等。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17.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1)文教;住宅
(2)①;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土地的利用。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
(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要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所以要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地价较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读图分析可知,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适合大型批发市场的建设。
(3)考查工业区布局。化学工业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故应考虑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方向,这样对城市大气和水源污染小。
(4)城市规划问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果选东北部方案,应主要从交通、集聚、地形等方面分析;如果选西南部方案,应主要从环境效益、土地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1)文教;住宅。(2)①;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点评】城市工业区布局
风向:
①一种盛行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季风: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③多种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最大风频的下风向)、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水源:产生污水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如造纸厂、印染厂,而自来水厂就应布局在上游。
与城市距离: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如服装厂。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如水泥厂,钢铁厂,石化厂。
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如兰州问题。
卫生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地租: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环境: 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如:钢铁厂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投入——产出联系等。
1 / 12.3城镇化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 必修 第二册)
一、选择题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2018年末各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城镇化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形类型
C.人口数量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
B.城镇化率高地区矿产资源都丰富
C.劳务输出导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
D.四大直辖市中城镇化率都比较高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提升工资待遇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 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2022高一下·雅安期末)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可知(  )
A.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D.美国目前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
6.与2000年相比,2030年三国城镇化带来主要变化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2022高一下·衡南期末)国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彻底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新农村住房的建成和统一管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随着城市化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住房出现的突出问题主要是(  )
A.大量闲置 B.拥挤不堪 C.污染严重 D.灾害频发
8.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首先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  )
A.扩大住房面积 B.扩大耕地面积
C.改善居住条件 D.减少自然灾害
9.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吸引人口回流,增加劳动力 B.优化土地配置,发展新产业
C.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 D.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
(2022高一下·龙岩期末)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今后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引导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如图示意1964-202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是(  )
A.城镇化水平较低,速度慢
B.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人数减少
C.城镇化水平高,且速度快
D.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目增加
11.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有利于(  )
A.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B.改善大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大城市的生活品质
C.促进产业向乡村转移,减轻中小城市环境污染
D.大力挖掘资源潜力,促使乡村人口向大城转移
(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变化都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座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伦敦市、成都市、海口市、唐山市四座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针对乙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岗位
B.迁移大量人口入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等级
D.大幅增设城区交通线路,减少交通拥堵
(2022高一下·南充期末)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当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就会出现虚假城市化,反之则为滞后城市化。下图示意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国家中更可能出现滞后城市化的是(  )
A.越南 B.柬埔寨 C.泰国 D.菲律宾
15.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B.城市人口失业率高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D.城市生态破环严重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下·新都期末)图1和图2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达63.8%,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有所减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A到E反映的是   过程。图1中的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   曲线对应,符合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图1中E到F反映了   现象。
(2)说出城市化过快可能对城市环境有哪些不利影响   。
(3)你认为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17.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   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点评】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城镇化率也就是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从图示信息看,我国东部地区镇化率最高,缺少总人口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A错误;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城镇化率较低,B错误﹔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是经济较为落后,且劳务输出可以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率,C错误;我国四大直辖市都是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3.C
4.D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3.材料信息表明,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即把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接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①符合题意;提升工资待遇,并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②不符合题意;改革户籍制度,可以更方便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③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农业转移人口解决后顾之忧,放心成为市民,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由于我国城市或大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比农村或小城市好,如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条件都是这样,到城市或大城市务工经商人员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往往举家迁移,因此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选项D符合题意。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不符合现实情况,排除A。家庭式迁移是老人和儿童随青壮年人口一同迁移,青壮年人口是劳动力,这并不能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排除B。现代交通通信发达,人口流动和交流更加便利,不是“家庭式迁移”的原因,排除C。故答案为:D。
【答案】5.C
6.C
【知识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从图中可以看到,英国与美国在1920年到1950年,其城镇化水平曲线越来越近,说明此段美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快于英国,A选项错误。英国在1950年到1970年之间,城镇化水平便超过了80%,先于美国到达,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1970年之后,中国城镇化曲线与美国城镇化曲线越来越近,说明此段成中国城镇化速度快于美国, C选项正确。目前美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80%,已进入到城镇化的后期阶段,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6.到2030年英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第三产业比重应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A选项错误。美国目前城镇化水平已接近80%,进入到城镇化后期阶段,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B选项错误。中国自1970年之后,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至2030年城镇化水平已高于60%,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A
8.C
9.B
【知识点】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前往城市务工,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住房闲置,A正确,B错误。农村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农村地区工厂较少,污染相对较轻,C错误。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相关,与城市化的发展关系不大,D错误。故答案为:A。
8.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后,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卫生环境改善,从而改善了居住条件,C正确。统一建设的住房不一定比原农村民居面积大,对住房的集体规划、统一建设不能直接扩大耕地面积,AB错误。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
9.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生产或发展二、三产业,B正确。新的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增加了岗位,可以吸引人口回流,提高生产力,改变产业结构,这属于新产业发展后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不是农村地区住房进行集体规划、统一建设对乡村振兴的意义,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0.D
11.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意义:促进人口大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城市化推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城市改变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10.读图可知,与1964年相比,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45%,城镇人口增加了7.7亿,建制市增加了517个,建制镇增长到原来10倍,表明我国城镇化速度快,由于过去和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并不高,因此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A、C错误;1964-2020年期间,前段城镇化率虽然整体上升,但增长速度低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乡村人口有所增加,后段乡村人口明显减少,B错误;图中显示,此期间我国建制镇增长到原来10倍,达到21157个,表明我国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目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D。
11.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有助于提高中小城市工业生产的效率,推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从而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A符合题意;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主要吸引当地人口向城镇集聚,并不能改善大城市居住环境,提高大城市的生活品质,排除B;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会促进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不会减轻中小城市环境污染,排除C;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可以促使乡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市民,从而缓解乡村人口向大城转移,排除D。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A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12.由材料可知,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变化都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读图可知,乙地在四地中城市用地规模增长最快,人口密度增长率较低,是因为人口的涌入导致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大,人口密度下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B正确;甲、丙用地规模增长小,人口密度增长小,城市化发展缓慢,A、C错误;丁城市用地规模增长为0,人口密度增长率较低,处于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D错误。故答案为:B。
13.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城市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最快,大量人口涌入,城镇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容易产生就业问题,则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人口的就业问题,A正确;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的大量涌入易加重就业问题,不能迁移大量人口入城,B错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城市等级,并不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C项错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初期,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问题,交通拥堵情况一般,首要的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的就业,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4.C
15.B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慢,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虚假城市化使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的大量穷人将会集中在一些地区,从而形成巨大的“贫民窟”。
14.滞后城市化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城市化水平较低。读图可知,泰国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发展水平,为滞后城市化,C正确;越南和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均较低,AB错误;菲律宾城市化水平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虚假城市化,D错误。故答案为:C。
15.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为虚假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不能容纳过多的人口,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导致城市失业率高,B正确;印度尼西亚出现虚假城市化,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较少,环境污染减轻,人地矛盾较小,A、C错误;城市化过程会带来城市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会对城市生态造成严重破环,D错误。故答案为:B。
16.【答案】(1)城市化;①;发达;逆城市化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各种污染);会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就业(就医、入学)困难等。
(3)有利于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会减少。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图1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A到E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总体上升,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图1中的城市化水平在E已经达到80%,意味着城市化水平高,变化过程与图2中的①曲线对应,符合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图1中E到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一些城市化问题,对城市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劳动力大量迁入,导致城市就业困难等。
(3)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农村经济落后,城市经济较发达,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入城,有利于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减少,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少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不会过度开发,得到合理利用;不利方面:迁出的以青壮年为主,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点评】城市化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过快容易出现一些城市化问题,对城市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劳动力大量迁入,导致城市就业困难等。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17.【答案】(1)文教;住宅
(2)①;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土地的利用。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
(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要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所以要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地价较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读图分析可知,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适合大型批发市场的建设。
(3)考查工业区布局。化学工业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故应考虑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方向,这样对城市大气和水源污染小。
(4)城市规划问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果选东北部方案,应主要从交通、集聚、地形等方面分析;如果选西南部方案,应主要从环境效益、土地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1)文教;住宅。(2)①;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点评】城市工业区布局
风向:
①一种盛行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②季风: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③多种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最大风频的下风向)、且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水源:产生污水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如造纸厂、印染厂,而自来水厂就应布局在上游。
与城市距离: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如服装厂。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如水泥厂,钢铁厂,石化厂。
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如兰州问题。
卫生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地租: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环境: 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如:钢铁厂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投入——产出联系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