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同步训练.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同步训练.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4: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②、创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 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③、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 馆)。故A B.D.都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戊戌变法期间,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故C.创建京师大学堂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中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是辅助,内容可浓缩为:4局一所一厂三军加一堂。
2、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有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和湖北织布局是属于民用工业,所以答案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
3、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
4、中国的洋务派产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 统治。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5、洋务派的主张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6、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经济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抵抗外国侵略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7、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
A维护清朝统治 B反对外来侵略 C镇压太平天国 D学习西方技术。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两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上是完全一致的,主要分歧是对待西方先进技术的态度.。
点评:考查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
8、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 奕訢 D张之洞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奕訢 。
点评:本题容易,掌握知识点即可。
9、洋务派的地方代表有 ①奕訢 ②李鸿章 ③张之洞 ④曾国藩 ⑤左宗棠 ⑥倭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点评:本题容易,掌握知识点即可。
10、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①创立安庆军械所②创办轮船招商局③设立京师同文馆④开始筹划海防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①1861年,洋务运动前期,创立安庆军械所②洋务运动后期,创办轮船招商局③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④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 。所以选B。
点评: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
1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要求实现君主立宪的只有戊戌变法
点评: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
12、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近代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一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一次改革 运动,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学习西方共和制进行的一次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 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运动,是近代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符合本题的事件是B。
点评:考查事件的含义。
13、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点评: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4、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维新变法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
点评:此题考查戊戌变法。
15、《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时痛切陈述国家处于未亡之时,唯一出路是任用维新派参与谋划,维新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6、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分析题目,a项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文化、生活方式推 动了中国人的个性解放,一使人民开始了解到西方的生活习俗, b选项,其实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开始知道社会变革的必要性,洋务运动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深了这种观念;c选项,其实农 工商业一直在发展,关键看孰轻孰重,封建所有制下小农经济占主导,工商排在最末,明中期以后,工商业才开始蓬勃发展,但一直倒到压制,到辛亥革命以后,人 们才真正开始寄托于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 d选项,其关键在于谋求政治制度的变革,与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源于他们的阶级本质,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及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有地主阶级开明的洋务派兴起的 救国图存运动,而维新变法则是从制度上改革封建王朝,走向民主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变革,所有制形式放生了根本的改变,本题选D。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影响的认识。
1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是戊戌变法,其核心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B项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18、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B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9世界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民主危机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看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挽救了民族危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于是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 存,发展资本主义,C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D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本题选B。
点评:考查事件间的区别。
19、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是( )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④曾国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选B。
点评:考查戊戌变法的发起者。
20、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接受康有为的上书实施变法的是光绪帝。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时期的清朝皇帝。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回答: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是在变法内容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造成。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答案:(3)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②没有依靠发动广大 人民群众,而寄希望于袁世凯,由于他的出卖告密,而遭到失败。③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镇压,最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定国是诏》的颁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区别对待。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変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1)图中人物是谁?
答案:(1)梁启超
(2)他主张采取什么措施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2)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梁启超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
点评:掌握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23、阅读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19世纪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2分)
答案:(1)康有为、梁启超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4分)
答案:(2)改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建立新式学校。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案:(3)维新变法运动,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中是行不通的。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4.创办报刊,开放言论;5.训练新式军队;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关封建社会的中是行不通的。
点评:考查戊戌变法的发起人及内容。
24、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请回答:
(1)李鸿章在材料一中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李鸿章为使中国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一个近代企业。
(2)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3) 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4) 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1)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展洋务运动的思想主张。安庆内军械所或江南制造总局
(2)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3)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
(4)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是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点评:本题较难,考查洋务运动的性质。学生须熟练掌握课本知识。
25、探究题
据悉,世博会期间,中国雕塑学会将在江南广场举办一个以“工业记忆”为主题的国际雕塑艺术展。江南广场,前身是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中国民族工业最有代表性的场所。人们在江南广场会看到更多历史的痕迹,“展示作品中融入了诸如船舶、锁链等体现历史凝重感的元素”。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江南广场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部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创办的工业企业有哪些?(至少说出3个)它们的创办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1)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工矿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对1949年之后的国人来说,对李鸿章最客气的评价大概也是失败的改革者。以下针对李鸿章的四种评价之中,你最认同是哪一种?请说明你认同的理由。
①千夫所指的卖国贼
②畏惧洋人的软骨头
③披荆斩棘的改革家
④喜欢新奇的老官僚
答案:(2)答案多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最终使日本走上了富强之路,如果历史可以重新开始,假如你是清朝时期一位有识之士,你认为清政府应该怎样做,才可以“自强”和“求富”。洋务运动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答案:(3)洋务运动试图用近代西方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而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反而将西方科技嫁 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在实际操作上用先进的生产力去适应腐朽的封建制度,这势必造成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制度相抗衡的局面。这是行不通的。只 有求得国家独立,才能从容低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综合条件。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 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 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试图用近代西方科技来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而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反而将西方科技嫁 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在实际操作上用先进的生产力去适应腐朽的封建制度,这势必造成先进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制度相抗衡的局面。这是行不通的。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