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步训练.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步训练.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2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4: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娱乐新时尚有( )
①照相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交际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 、电影 、交际舞已传入中国。
点评:考查文化生活的变迁
2、19世纪相继传入中国的两种交通工具是( )
A.轮船、汽车 B.火车、飞机 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轮船(1807年),火车(1825年),选D
点评:考查轮船火车的传入
3、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担任《申报》记者,你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
A.采访并报导淞沪铁路通车情况
B.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向报社发回新闻报导
C.用照相机拍摄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的情景
D.用无线电话快速报导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无线电话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当时没有出现,选D。
点评:考查文化生活的变迁
4、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居民不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轿子 B.马车 C.汽车 D.帆船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汽车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所以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居民不可能乘坐汽车。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出现
5、下列情景中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
A.1880年8月8日,英国商人比特坐火车从吴淞赶到上海参加一个商务聚会
B.1882年2月2日,美国人特比在中国通过有线电报向朋友问好
C.1877年7月7日,清朝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乘轮船离开了上海
D.《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消息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申报》(Shun bao),为近代中國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原先全称《申江新报》,创刊于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6、最早传入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轮船(1807年),火车(1825年),汽车(19世纪80年代),选B。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
7、20世纪初,人们要从昆明到上海,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
A.飞机、火车 B.汽车、轮船 C.火车、飞机 D.飞机、汽车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20世纪初,人们要从昆明到上海,比较便捷的交通工具是火车、飞机,选C。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
8、20世纪初,梁启超从上海出发,准备前往昆明,下列方式中最节约时间又最可行的是( )
A.只能骑马或步行 B.乘火车直达
C.乘飞机直达 D.先乘轮船再乘火车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20世纪初,轮船和火车都已出现,从上海出发,前往昆明,最节约时间又最可行的是先乘轮船再乘火车。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
9、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看电影照相 B.坐火车、汽车出行
C.拍电影打电话 D.用电脑上网聊天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用电脑上网聊天是不是近代出现的,选D。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0、中国创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成立于( )
A.1872年 B.1876年 C.1873年 D.1897年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873年中国创办了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选C。
点评:考查 交通工具的变化
11、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交通通讯变化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信息的传达,选D
点评:考查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12、武昌起义成功时,人们给远方的亲人传达起义信息的通讯工具可能有( )
①有线电报②无线电话③有线电话④传真机⑤网络
A.①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武昌起义1911年,所以人们给远方的亲人传达起义信息的通讯工具可能有有线电报和有线电话,选A
点评:考查通讯工具的变化
13、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方式是由于( )
A.铁路的发展 B.新式航运业发展
C.电报业的发展 D.民用工业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电报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方式,选C
点评:考查通讯工具的变化
14、下列选项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电影 B.照相 C.有线电报 D.火车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火车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
15、19世纪后半期,人们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由半年缩短到几天,主要是使用了
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汽车(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9世纪后半期,火车轮船相继出现,使人们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由半年缩短到几天。
点评:考查交通工具的变化
16、下列现象,在中国近代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用电报、电话与亲友进行联系
C.用电脑上网 D.出行可以使用轮船、火车、汽车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用电脑上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近代没有出现,选C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7、小明的爷爷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下列生活他不可能享受的是( )
A.坐火车旅游 B.到照相馆照相
C.去电影院看电影 D.上网查资料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事迹四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前不可能上网查资料。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8、下列有关中国近代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的 B.以机械作为主要的动力
C.逐渐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D.绝大部分是我国制造的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交通工具轮船、火车大多是从外国传入的,选D
点评:考查对轮船、火车的了解
19、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电视在中国开始走进家庭,选A。
点评: 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0、下列事件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火车②汽车③有轨电车④无轨电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排序,选A。
点评:考查对事件时间的掌握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 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 多彩。
(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答案:(2)1880年以后。
(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3)电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照相和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________,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答案:(4)《申报》;商务印书馆
(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
答案:(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希望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6)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其它内容也可)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1880年以后,我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电报的传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照相和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申报》,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
(5)辛亥革命后,人们民主意识加强,“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如称谓的变化。
(6)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感觉到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2、阅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方面:
(2)通信方面:
答案:(1)火车 (2)电话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9世纪初,轮船、火车相继传入中国。电话: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
点评: 考查交通通讯的变化
23、电影的传入与应用和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答案:电影改为照相摄影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照相摄影的传入与应用和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乘火车、坐飞机外出旅游,照上几胶卷的彩照甚至使用数码相机已经不再是稀奇事了;用电话、电脑交流信息,联系友谊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爸爸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类图书,网络中也有许多电子杂志……爸爸妈妈还经常带我们去逛超市,看电影。
(1)这段话中涉及的哪些新生事物和社会活动是在近代社会生活中发展而来的?
答案:(1)火车、照相、看电影。
(2)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事例说明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列举三例)
答案:(2)使用各种电器,到银行存款,保险。
(3)电信部门经常打出“千里‘音’缘一线牵”的广告,请你作一项调查:当今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列举出它们各自的利弊。
答案:(3)电话、网络通信等。利弊:固定电话很便宜,但无法携带;手机最方便,但辐射较大,漫游费较高;电脑网络快捷,但还不够普及。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涉及三次科技革命,围绕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作用作答。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5、列举近代出现的主要交通、通信工具。
答案:火车、轮船、有线电报。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近代出现的交通、通讯工具有,火车、轮船、有线电报。
点评:考查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