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大众媒体的兴盛》同步训练.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大众媒体的兴盛》同步训练.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2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7 14:2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大众媒体的兴盛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它创办于(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香港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依据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成立的地点。
2、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人民出版社 B.商务印书馆
C.北京教育出版社 D.延边出版社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
3、报业和出版业同为大众传媒,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 )
①报业以刊载新闻为主;出版业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
②报业侧重于舆论监督、影响民众;出版业侧重于文化与知识的传载,以此教育民众
③出版业的历史比报业历史长
④报业的时效性比出版业的时效性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以上四项均为报业和出版业的区别。
点评:考查报业和出版业的区别。
4、下列情景中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
A.1880年8月8日,英国商人比特坐火车从吴淞赶到上海参加一个商务聚会
B.1882年2月2日,美国人特比在中国通过有线电报向朋友问好
C.1877年7月7日,清朝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乘轮船离开了上海
D.《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消息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轮船(1807年),火车(1825年),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申报》1872年,鸦片战争(1840年),因此不可能《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消息
点评: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
5、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
①新式教科书②工具书③流行小说④翻译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商务印书馆以编印科教类书籍而闻名,“流行小说” 不是它编印的范围,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范围。
6、今天中小学生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该出版机构最早创办于(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武汉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上海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地点。
7、下列现象与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D.王某的亲戚拍电报告诉他辛亥革命爆发了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火车(1825年),中国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1905年,所以B错误。
点评:考查事件出现的时间
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报纸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中文报纸 ②在中国,外文报纸出现的比中文报纸早 ③20世纪初,报纸是人们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主要媒体 ④《申报》创办时维新变法运动尚未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后,中文报纸才出现。
点评:考查报纸出现的时间
9、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注重(  )
A.古代名著 B.科教类书籍 C.外国名著 D.四书五经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注重科教类书籍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
10、1910年,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看电影、照相②坐轮船、火车③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④女子不缠足,男子剪辫子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女子不缠足,男子剪辫子发生在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1911年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1、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874年,“手洗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发明了木制手摇洗衣机。发明者是美国人比尔·布莱克斯,后来不断发展为电动。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洗衣机工业起步较晚,直到1978年才正式生产家用洗衣机。排除②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迁
12、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关键词--学校的学习
点评:答题注意抓住关键词
13、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创办于_____年。( )
A.业务印书馆、1890 B.商务印书馆、1897
C.新华出版社、1897 D.工农印书馆、1892
答案:B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时间
14、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担任《申报》记者,你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
A.采访并报导淞沪铁路通车情况
B.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向报社发回新闻报导
C.用照相机拍摄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的情景
D.用无线电话快速报导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无线电话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因此D错误。
点评:了解无线电话快和商务印书馆发明成立的时间
15、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定军山》1905年拍摄
点评:考查文化生活的变迁
16、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的拍摄③《申报》的创办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在北京拍摄
点评:考查文化生活的变迁
17、2010年上海世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回顾历史,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②轮船招商局的成立③《申报》的创刊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题中四项均发生在上海
点评:此题涉及面广,考查事件发生的地点。
18、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B.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C.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答案:A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中国最早的报纸是( )
A.《民报》 B.《文汇报》 C.《申报》 D.《大公报》
答案:C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申报》(Shun Pao),为近代中國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原先全称《申江新报》,创刊于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商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点评:考查申报出现的时间
20、“《申报》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 )
A.市场竞争激烈 B.销售技术高超
C.内容丰富多彩 D.影响逐渐扩大
答案:D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申报》从发刊到终刊,历时77年,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其他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申报》见证、记录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选D。
点评:考查申报发行后的影响
21、根据图片,说一说它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作用。
(1)
(2)
答案: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申报》1892年创办于上海的中文报纸《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906年由中国人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办了77年。被称为中国近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本题简单,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商务印书馆和《申报》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 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 多彩。
(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答案:(2)1880年以后。
(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3)电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照相和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________,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答案:(4)《申报》;商务印书馆
(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
答案:(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希望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6)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其它内容也可)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前五问是课本上的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第六问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3、请你简要说明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变迁情况。
答案:(1)交通:火车、轮船、汽车等逐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2)通讯: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娱乐时尚: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又看戏、逛庙会变成了照相、电影、交际舞等;
(4)传媒:报纸和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此题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24、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我们平常使用的字典.词典等很多书籍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它每日都陪伴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务印书馆创办的背景。张元济弃官,投身“国民教育”,对商务印书馆及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案: 背景:19世纪末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教育制度改革,新式学堂大量涌现,社会各界对书刊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新式印刷技术的传人和印刷材料的革新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提供了物质基础。贡献: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以清廷提倡“兴学堂、废科举”为契机、组织编写新式教 科书,提供了近代基础教育第一批课本,成为近代 教育体制改变的重要一环。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现于19世纪末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教育制度改革,新式学堂大量涌现,社会各界对书刊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新式印刷技术的传人和印刷材料的革新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提供了物质基础。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以清廷提倡“兴学堂、废科举”为契机、组织编写新式教 科书,提供了近代基础教育第一批课本,成为近代 教育体制改变的重要一环。
点评:考查对商务印书馆的了解
25、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
答案:(1)《申报》创办于1872 年;主要内容:新闻、评论、广告等。
(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
答案:(2)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
(3)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举一例即可)
答案:(3)现代汉语词典等。
(4)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4)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涉及课本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