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C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点评:考查第一部宪法的制定
2、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材料说明,宪法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点评:考查宪法的性质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点评: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是八十年代提出来的,所以和宪法无关,选B。
点评:考查和1954年宪法相关的内容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据所学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步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D项,A是1大54年B是1949年C是1957年。
点评:考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6、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替代了政协制定的共同纲领,所以选B。
点评: 考查宪法的制定
7、下列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我国这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所以选B
点评:考查对宪法的认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性质
C.人民民主共和性质 D.联邦共和性质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点评: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9、下表为“一五”期间我国实施的150个工业建设项目,它主要反映了( )
A.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巨大成就
C.我国重视重工业建设 D.我国工业化水平较高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材料表格中主要列举了一五计划中在工业中所取得的成就,因此B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与题意无关,C不合题意,因为表格是国家重视工业建设的成就,D在题干中无法反映,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准确分析
10、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他们的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A.西藏人说,一直到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1年
C.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是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地而骄傲
答案:C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是在长春制造厂生产的,所以C正确。
点评:考查工业化的成就
1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B不符合要求。
点评: 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2、五一节小亮家要买一部汽车。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亮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是( )
A.抗美援朝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B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国产的第一部汽车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解放牌汽车。
点评:考查工业化的起步
13、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
A.1953—1958 B.1949—1953
C.1950—1954 D.1953—1957
答案:D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1953—1957,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14、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因为 ( )
①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②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③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 ④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由于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 所以进行三大改造,选A。,
点评:考查三大改造的背景。
15、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供销社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材料中指的社是国家建立的农业合作社。选A
点评:考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三大改造不包括对下列那项内容的改造( )
A.农业 B.资本主义工商业 C.商业 D.手工业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三大改造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
点评:考查三大改造的内容
17、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 )
A.人民公社 B.生产互助组
C.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选C
点评:考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下列各项运动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ABC三项都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D项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点评:考查三大改造的性质
19、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要求实行农业合作社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由于小农经济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决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点评:考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农业集体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选D。
点评:考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请完成:
(1)上述材料的名称叫什么?公布于何年?
答案:(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2)我国对农业的改造是通过什么道路?
答案:(2)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和方式是什么?
答案:(3)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4)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本题涉及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点评: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
22、列举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完成的意义
答案: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三大改造的内容:1956年,国家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等方式(其中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195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成三大改造的完成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点评: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24、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上海 | 改正:北京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点评:考查1954年宪法相关的知识
25、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今年是这个文件颁布多少周年?
答案:(2)2010年-1954年=56周年
(3)这个文件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3)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知识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点评:考查1954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