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湘教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三湘教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27 11: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预习新起点知能新整合学点一典例分析对应训练学点二典例分析对应训练学点三典例分析对应训练合作讨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鲁尔区的位置:德国________
矿产资源:丰富的______资源
工业部门:以_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__为核心
工业城市: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煤炭与
鲁尔区
的繁荣西部煤炭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由于_______的竞争,导致煤炭工业衰落
由于技术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钢铁工业
外迁,导致_______________衰落
经济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__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煤炭与
鲁尔区
的衰落廉价石油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单一污染对企业实行______、_____改造,合并
_______、_______企业,使企业数量减
少,规模扩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引进和发展
_______及__________,促进经济结构趋
向_________,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三、鲁尔区的新发展鲁尔区的新发展集中化合理化煤炭钢铁新兴工业服务业多元化返回目录学点一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鲁尔区是一个传统工业区,是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运进铁矿石而发展起来的。工业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开始走向衰落。
2.丰富的煤炭资源
(1)储量大:鲁尔区煤炭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22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90%。
(2)开采条件好:鲁尔区多为露天煤矿,煤层厚,开采条件好。 3.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它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联系紧密;特别是内河航运,天然河流和四条运河联成一体,而且可直通海洋,为铁矿石等原料的运入和工业产品的运出提供了便利和廉价的条件。
(2)广阔的市场:德国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便捷的交通,为鲁尔区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离铁矿区较近: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又从瑞典进口优质铁矿石。
(4)充沛的水源: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4.鲁尔区的工业部门
鲁尔区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发展了煤焦、电力、煤化学工业。运进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煤炭资源与充沛的水源相结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和充足电力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了机械制造工业。如图2-5-1:
返回目录*典例分析*【例1】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
地。辽宁省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
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图2-5-2分析回答问题。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丰富的
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
,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和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最主要因素:原料(铁、煤)。
【解析】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该省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大连的海运),辽河的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等,从文字和地图上获得思维的线索。其中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煤)。返回目录*对应训练*将德国鲁尔区和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填入图2-5-3相应的圆圈中。(填代号)A.煤铁复合体型 B.煤铁资源丰富
C.水陆运输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E.煤炭丰富,铁矿石短缺 F.水资源丰富EACDFB返回目录学点二 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生产结构单一——衰落的内在原因鲁尔区在工业部门方面的显著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必然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鲁尔区由煤炭工业起家,其衰落也是从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①20世纪50年代后,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市场需求量明显下降;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此外,煤炭开采难度加大,成本上升,20世纪60年代开始,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①20世纪50年代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②钢产品的替代品如塑钢、合金、工程塑料等的广泛利用,需用钢材较少的新兴工业的兴起,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中小批量定制式生产;大企业——中小企业)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工业不愿在鲁尔区落户的原因鲁尔区是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核心的重工业区。重化工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返回目录*典例分析*【例2】读图2-5-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是著名的____工业区。鲁尔(2)20世纪60年代,该区的煤炭工
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
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
要能源。石油(3)导致图示地区的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
A.生产结构太复杂
B.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C.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D.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BD(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有
关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已经不适应
时代发展的要求
B.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低
C.该区用地紧张
D.该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解决本题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确定该区为著名的鲁尔区。
(2)明确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3)该区由于用地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落户该区返回目录*对应训练*图2-5-5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图2-5-6表示鲁尔区煤炭开采的先后顺序。读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煤、水电、核电、石油和天然气B(2)若图2-5-5为各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则该图所示能源
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 )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3)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煤炭工业走向衰弱,关于
衰弱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完全取代了煤炭
B.水电、核电的广泛使用,使煤炭在世界的能源地位下降
C.煤炭开采量越来越大,出现煤炭过剩现象
D.煤炭开采难度增加,成本上升DD返回目录学点三 鲁尔区的新发展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环境污染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具体措施如下表:企业集中化、
合理化改造合并钢铁、煤炭企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调整工业布局布局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关、停、并、转。例如,钢铁企业日益西移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合理布局企业,兴建环保企业,植树造林等返回目录*典例分析*【例3】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该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基
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市场煤田水源交通 【解析】本题考查鲁尔区及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内容。第(1)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发展起来的。(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
取代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工业迅速衰退。煤炭石油煤炭(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
选择) (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ABC 第(2)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由石油取代煤炭。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迅速衰退。
第(3)题,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有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
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多项选择)( )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
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
和技术的需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措施。CD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 第(4)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第(5)题,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植树造林、建立治污设施、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等措施。 第(6)题,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科技、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引进民间资本、政府给予优惠政策等措施。(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
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
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
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
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 改变单一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返回目录*对应训练*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进口石油,发展石油化工,应布局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A返回目录1.鲁尔区的环境污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莱茵河造成了什么影响? 煤渣、矿渣占地、大气污染、热污染、水污染。莱茵河受污染,河水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大量死亡。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有何借鉴意义? 改变单一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政府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加强交通建设;植树造林,美化环境。3.什么是“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 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所讲的技术主要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所谓“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技术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因此,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或是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其结果,就是新的生产部门的建立,包括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出现衰退,甚至消亡。前者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后者则被称为“夕阳产业”。
所以,“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也就是技术创新引起的产品、产业的更新换代。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