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月光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7 14:4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月光曲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年),德国波恩人。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表现了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奥地利封建统治最黑暗的时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音乐创作以及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世界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后来因为创作上的成就而成为德国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代表人之一。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
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种
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
屈的抗争。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 英雄》《 命运》
等.
《月光曲》是贝多芬作于1801年的一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立下誓言:
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
茵 蜡 陌 盲
键 粼 霎 录
yīn là mò máng
jiàn lín shà lù
莱 河 烛 生 姑娘
琴 微波 粼 时 记
幽静、琴键、霎时、入场券
谱写、纯熟、陶醉、莱茵河
失明、盲姑娘、恬静、清幽
蜡烛、记录、微波粼粼
断断续续、水天相接、波涛汹涌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围绕着《月光曲》,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第一部分(1)简介贝多芬及《月光曲》的谱成
第二部分(2~6)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第三部分(7~10)《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你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
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长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姑娘的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她怎样的心情?
可以感受到她对音乐的热爱和想听
贝多芬演奏乐曲的迫切心情
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她为什么这么说?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兄妹间怎样的感情?
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
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
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
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
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
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
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怎么想?
想象一下茅屋里的情景
1、贝多芬一共弹了几首曲子?分 别是什么?
2、文章中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一首曲子的?从哪到哪是描写第二首曲子的?
3、盲姑娘知道为她演奏的人是贝多芬吗?
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贝多芬看到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还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
当时的环境怎么样?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1、用——画出当时的情景。
2、“清幽”是什么意思?
3、贝多芬按键弹起的是哪首曲子?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
那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
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
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
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
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
琴键来。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从文中找出《月光曲》的曲调。
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强音乐骤然响起。气势凶狠,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的排列下面的图形顺序。
( ) ( ) ( )
3
1
2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
1、舒缓———明快————高昂
2、明快———高昂————舒缓
3、高昂———明快————舒缓
1
1、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
2、下面老师播放这首《月光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给大家讲讲你的感受?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
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
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 《月光曲》
记录了下来。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 月光曲 》是在什么时期创作的?
《月光曲》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月光曲》是为谁而创作的?
为什么这首曲子叫《月光曲》?
这美妙的音乐让你陶醉了吗?下面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