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正好”、“大惊小怪”造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果实。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理解“这糕是怎么制作的?”体会这糕是多么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米、麦子、蔬菜等生长过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想不想送给大家?(想)请看——(课件:一块平平常常的糕)谁来和它打打招呼?你看到了什么做的?想一想,你见过这样的劳动场面吗?谁来描述一下?
2. 小结:这糕很平常,可它来之不易呀!你想了解这个故事吗?那么,就快快翻开课本,读读《千人糕》。
二、感知理解
1. 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 划出不懂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 围绕“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进行讨论交流。
4. 围绕重点段落,通过朗读深入理解。
5.学习小组针对以下三个重点段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在读中议,在读中悟,联系课前查找的资料或者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
6.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出来这糕不容易?指导学生抓住“反复”一词,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种田、收割、加工等过程,体会这糕是很多很多人辛辛苦苦劳动才做成的。应该怎样读?指导齐读。
7. 学习第二自然段。
现在这糕来到了城市,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正在商量买不买这块糕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原因,并且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的理由。请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千人糕”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应该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8.说说从这块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当点评总结。老师也发现这“千人糕”还有个问题令小男孩和他的妈妈挺犯愁的,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演示课件)
9.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来告诉大家吧!请同学们完成一项任务(课件):划出描写老人和青年制作糕点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10.(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老人和青年经过仔细观察,精心操作,一齐动手制作起糕点来。)指导朗读:怎样才能把感受表达得更强烈些呢?
11.可以试着和重点词语断开哦!师生引读。齐读。现在不用犯愁了吧!是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千人糕”,它是那么多那么高,我们够不着它吃不上它怎么办呢?(演示课件)
12.请同学们接着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也困住了小男孩他们母子俩?指名说并演示课件。(讨论怎样吃的问题)联系实际想想该怎样读?指名读。还有问题吗?(演示课件:价格问题)看看屏幕该怎样读呢?指名读。
13.同学们都解决了小难题,老师也想参加到这个行列里来了,你们欢迎吗?(课件出示老师配乐配图朗读)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吧!1. 指名说故事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相关的语段连起来说。(也可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1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糕是用一棵一千个人的汗水做成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议论纷纷、叹了口气、马上……来说。
15.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体验辛苦和甜蜜。体会说明每个人付出一份劳动,加起来就是很大的一份劳动,每人只有一份付出,获得一份回报。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劳动。从这个角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6.深入理解为什么称它是“千人糕”,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联系实际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7.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是对文中蕴含的道理的感悟,也可以是对劳动付出和回报的认识;可以是来自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来自其他人的经历……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18. 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种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 学习第三自然段。小男孩他们母子俩最后怎样了?(课件出示句子)你明白了什么?是啊!只有真正体会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人才会懂得珍惜!而那些不珍惜的人会怎样呢?(指名说)
20.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的做法吧!(课件出示小朋友乱花钱的情景)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做到不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1.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一项任务(课件):练习概括本段内容。谁来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齐读。
2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你想怎么读就把你的感受和体会带到朗读中去好了!指名展示朗读。齐读。
23. 小结:一块平平常常的糕,凝聚着很多很多人的劳动和汗水,我们平时要珍惜劳动果实不能随便浪费哦!让我们把它珍藏起来吧!下课!
24.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劳动故事?说来听听!相信大家在今天这堂课中收获不少吧!那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做一个不爱惜粮食的人哦!
三、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鼓励有自己的创作思路的同学,回家后把自己的感悟写成小练笔。可以在对句子含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创作,大胆想象;可以在深入朗读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结合生活实际畅谈感受等等总之要以文中知识点为基础进行创作,同时也要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这也是一种读写结合。
四、布置作业:同步练笔:以“甜蜜的回忆”为题写一篇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