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 (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 (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18:1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今天老师想和你们聊聊诗歌里的“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孤独时要喝酒
忧愁的时候离不开酒
与友人相约高兴时要豪饮酒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
赏景时有酒助兴
作客时当然要有酒
悼念时还是缺不了酒
酒乃诗之孪生姐妹。春风得意,高朋满座,没有酒遣兴不行;前路渺茫,孤独难耐,没有酒排忧不行;花朝月夕,风清气和,感物而心有所喜,没有酒传导不行;叶落草衰,流水飞红,感物而心怀悲戚,没有酒化解不行……有酒相伴,与酒为邻,是中国文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与精神的归宿。
李白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题解说
将读音:qiāng,请的意思。将进酒意为“请喝酒”,是让人喝酒的劝词。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初读诗歌:说说李白的心情
听读诗歌,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怎样的心情,请你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初读诗歌:说说李白的心情
听读诗歌,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怎样的心情,请你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思考:作者悲什么?是如何表现“悲”的?
悲: 。
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文中对应诗句: 。

比兴: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想象、夸张:天上来、朝暮。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短促。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思考: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诗句:
乐: 。
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直接抒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
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豪爽。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有用”而“必”、“还”,写出了作者的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积极用世的态度。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思考:作者愤什么?是如何表现“愤”的?

愤: 。
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诗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借代:钟鼓馔玉不足贵。“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对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写出了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壮志难酬而沉溺酒乡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
思考:作者愤什么?是如何表现“愤”的?
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举出“陈王”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李白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思考:作者愤什么?是如何表现“愤”的?
思考:作者狂什么?是如何表现“狂”的?

狂: 。
狂放不羁
诗句: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夸张:“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夸张,作者抑郁不得志,只能将所有的情感通过酒来消除。
再读诗歌:说说李白的形象
从 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李白。
乐观自信
怀才不遇
豪爽狂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课堂小结
全诗围绕一个“ ”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基于一个“ ”字。

诗人:
因愁而感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
因愁而慷慨激愤,也因愁而狂放不羁。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李白以劝酒为名,倾吐胸中块垒,展示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慷慨自信的情怀,流露出人生易老,怀才不遇又渴望兼济苍生的复杂的情感。
三读诗歌:谈谈李白的浪漫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反映主观向往的事物,表现现实生活。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崇尚自由,追求理想;二是夸张浪漫,想象奇特;三是感情奔放,情感真挚。
思考:看完视频后说说李白的浪漫在《将进酒》中是如何体现的?
①气势豪放,感情激越,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的气势,纵情欢乐的狂放,自我肯定的豪情,视权势如粪土的愤慨,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的豪爽大度,生动形象地抒写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
②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表丝暮成雪”,“三百杯”、“万古愁”等句,既表现了豪迈的诗情,又不给人以空洞浮夸之感;既想象奇特,又不失险怪,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③在语言的运用上,这首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言、五言、十言句点染其间,参差错落,好象行云流水,飘逸奔涌,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思考:李白的浪漫主义在《将进酒》中是如何体现的?
课堂训练
1.在《将进酒》中,诗人以黄河之水开篇,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抒发人生短暂的名句,如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李白是位有抱负的诗人,在《将进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胸怀大志与乐观自信。
4.《将进酒》中,“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也描写了痛饮豪饮的盛宴。
5.李白《将进酒》中突出表现作者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6.《将进酒》中,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两句诗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7.在《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两句是诗人借用典故,意在表达自己与曹植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效力,从而尽吐心中不平。
8.将进酒》中,诗人反客为主,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的诗句是:“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陕西版将进酒
将进酒·君不见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醉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