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1、小明的爸爸在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一年考上大学,这一年应该是( )
A.1977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86年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1977年“文革”后,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学校教育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点评:考查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2、到20世纪末,我国 的人口覆盖率已达80%。( )
A.普及小学教育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普及高高中教育 D.普及高等教育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到20世纪末,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已达80%,选B。
点评:考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
3、在下列哪一年入学的儿童开始受到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 )
A.1983年 B.1984年 C.1985年 D.1986年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点评:考查《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科教兴国
C.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D.实现“863计划”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点评: 考查科教兴国战略
5、有位老作家来到山西的贫困县,见到一群可爱的山区孩子。当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他们时,孩子们瞪大了渴望的眼睛说:“爷爷,我要上学。”瞬间,一种难以言表的心酸涌入他的心田。这种情况的改变应利益于( )
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B.1982年《中华人民其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材料中的情况得益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选A。
点评:考查《中华人民共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6、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普及高中教育 B.扫除文盲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普及大学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点评:考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7、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 )
A.1986年 B.2000年 C.20世纪90年代 D.1982年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点评:考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
8、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
A.增加教育投入 B.实施希望工程
C.加强老师队伍建设 D.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1999年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
点评:考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
9、下列不属于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是:( )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恢复高考
C.高等院校扩招 D.设立学位制度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恢复高考不属于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点评:考查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
10、你们现在都是八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种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点评:考查基础教育
11、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B.提高了人民教师的地位
C.增添了景山学校的名气 D.突出义务教育法的地位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意义在于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点评: 考查三个面向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④废止科举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依据课本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排序,选B
点评:考查对事件时间的掌握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选B。
点评:考查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4、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答案:C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邓小平,选C
点评: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者
15、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选B。
点评:考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6、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____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
A.科教兴国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司法公正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科教兴国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点评:考查科教兴国战略
17、1986年我国出台一部法律,在这部法律的推动下。20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这部法律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点评: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18、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
①从娃娃抓起 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③落实职业教育 ④发展高等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点评:考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19、我国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 )
A.经济落后 B.文化落后
C.思想观念落后 D.教育落后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教育的落后是我国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选D。
点评:考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
20、2007年10月3日《河北日报》报道,以往新学期一开学,热点中学的众多择校生让学校领导头疼不已。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今年中学择校生少了,甚至在有的学校还“绝迹”了 ——这是推行均衡教育的结果。推行均衡教育 ( )
A.有助于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能够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公平与公正
D.能够使所有公民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答案:A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推行均衡教育有助于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选A。
点评:考查均衡教育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位家庭国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 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1000颗感恩的心将化作具体行动,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这是一所农村小学 的全体学生在2007年3月写给温家宝总理的信。信中表达了学生、家长对政府一项惠民政策的感激之情。
材料二: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义 务教育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国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项惠民政策表明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发展战略?
答案:(1)免费性。“科高兴国”战略。
(2)这项惠民政策是针对我国目前怎样的国情提出来的?
答案:(2)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城文化素质不够高(或人口素质偏低)。 ②社会发。不平衡,城乡差距比较大,不少农村子女因家庭贫困不能很好地接受义务教育。③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比较大。
(3)结合材料,谈谈这项惠民政策及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意义。
答案:(3)①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受教育权。②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我国教育均衡发展。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人口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此题根据我国国情分析《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及意义。国情: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城文化素质不够高(或人口素质偏低)。 ②社会发。不平衡,城乡差距比较大,不少农村子女因家庭贫困不能很好地接受义务教育。③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比较大。实施《义务教育法》法的意义:①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享有受教育权。②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我国教育均衡发展。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人口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点评: 考查《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知识
22、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 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 主动地位。(或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高度重视发展教育,我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背景及重要性作答。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把教 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 主动地位。(或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高度重视发展教育,我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点评:考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
2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举措。
点评:考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举措
24、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给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给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 考查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
25、当今许多人认为,考取大学的人就是人才,你怎么看?
答案: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按按要求作答即可。
点评:考查对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