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 千人糕(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21:3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千人糕》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糕”等9个生字。会写“商、店”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甜蜜、反复”等12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只有劳动,才能获得食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了解有关稻米生长的知识。
教学过程:
1. 猜谜语导入:一个人,带手巾,拿着一本账,秤出千斤米。
板书课题:千人糕。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2. 学生质疑后,教师归纳为:为什么叫千人糕?有多少人做这个糕?以及怎么做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
3. 课文是怎样讲述的?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课文讲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哪几段是讲孩子的回答的?找一找。指名读相应的段落。
5. 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孩子的回答,思考刚才的问题,可以动笔画画,做做记号。为什么叫“千人糕”?指导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糕是经过很多人辛勤劳动汇集而成,所以叫千人糕。再指导学生朗读相关自然段。
6. 指导学生说说“千人糕”为什么那么甜?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教师小结:那高大的房屋、华丽的衣裳、各种各样的器皿,那一粒粒粮食、一件件玩具……都是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千人糕”是经过很多人辛勤劳动汇集而成,所以它特别甜!齐读相关段落。
7. “千人糕”是怎么制成的?老师喜欢吃的糖是怎样的一种糖?(普通的白砂糖)这种糖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却凝聚着农民的血汗和心血啊!让我们读读第一、三段吧。老师也来读一读。(出示图片)
8.学生体会相关句子:那是一条又宽又长的路啊!每一粒大米是农民顶着烈日,一车一车压出来的啊!
9.很多农民干完稻谷收割后还要从事面粉加工、还有纺纱织布等等一系列工作后才能把普通的白砂糖运到市场上卖给商店或顾客呀!
10. 米糖做好了吗?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学生交流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这是块普通的糖糕,却有着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11.它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经过很多很多工序做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哦!这就是所谓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要是不珍惜的话,就没有现在的东西了。(板书:珍惜)
12.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第二自然段上做了记号。谁能来告诉老师,这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什么?个别说。谁能把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再说说呢?让我们像小记者那样问问千人糕吧!(抽学生读)让我们带着对千人糕的向往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吧!谁还想问?
13.除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在第三自然段上也有许多发现。谁能告诉我,这个“糕”是怎么做成的?指名说。(板书:摘稻谷→磨→蒸→舂→做)这个“糕”是怎么来的呢
14.(板书:种田→收获水稻→加工→做成千人糕)谁来说说这个“种田”就是什么?——劳动。
15.是啊!只有劳动,才能获得食物。(板书:只有……才……)说得真清楚!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段话吧!还有问题吗?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甜蜜”?(板书:甜蜜)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说一说。
16.最后带着对“甜蜜”的理解再美美地读好这一段吧!谁还想挑战读?
17. 有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见见真实的“千人糕”吗?老师就带你们去见见。(播放视频)这就是千人糕,看清楚了吗?你有什么疑问吗?谁来说说?老师也有些疑问,糕在哪呢?只有一小块啊!怎么就叫“千人糕”了?
18. 其实呀,千人糕并没有在一起,也没有放在一起,那这“千人”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千人糕”是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们用一颗颗汗珠换来的甜蜜呀!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叫“千人糕”了吗?
19.要想知道更多关于“千人糕”的故事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一会儿,我们再来交流好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话要说。
拓展延伸:
结合课前调查,说说你观察到的同学们吃、用的情况。(分组交流)
师小结:是啊!看似平常的一件衣服、一个玩具……都是经过很多工序做成的啊!再也不要说这些东西不贵、不值钱就可以随便浪费了,来之不易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也可以在班上开展一项活动:同学们把自己不再穿可又比较新净的衣服带来送给需要的同学穿。或者把用过的但比较干净的本子拿来传阅……好吗?真正做到珍惜每一件东西!让浪费的现象消失在我们的校园里!
作业:
画画:把“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