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突破一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题型一:人的生殖和发育
例题1.女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都具有的功能是( )
①产生生殖细胞②分泌性激素③输送生殖细胞④为受精和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变式1.不同血型的血液相互混合往往会发生血液的凝集反应,胎儿的血型可能与母体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发生血液的凝集反应,其原因是( )
A.母体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B.胎儿血液特殊,无凝集素
C.母体血液并不与胎儿血液直接相通 D.胎儿从母体获得了免疫力
题型二:蛙的生长发育
例题2.对蛙的个体发育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春季经常看见两只青蛙出现抱对现象,利于青蛙水中体外受精
B.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所以它属于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变式2.“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题型三:昆虫的发育
例题3.如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其发育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变式3.如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过程。
(1)家蚕的一生比蝗虫要多经历一个 期。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下列动物的发育过程与它相似的是 。
A.鲫鱼 B.青蛙 C.蛇 D.兔子
题型四: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例题4.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生物名称 生殖或发育方式 营养来源
A 鳄鱼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
B 熊猫 有性生殖(胎生) 胎儿营养来自母体
C 变形虫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新个体营养来自外界环境
D 黄豆 有性生殖(种子生殖) 萌发时营养来自胚乳
A.A B.B C.C D.D
变式4.“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无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同学们讨论人类生殖的话题.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
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D.一个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双胞胎
2.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能产生生殖细胞 ②都能分泌性激素 ③产生生殖细胞的活动都有周期性 ④都能输送生殖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如图为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对图中a、b、c、d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生殖细胞的生成 B.b是受精过程
C.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 D.d是新生命的开始
4.人的胚胎发育初期和胚胎发育后期的营养物质来源分别是( )
A.母体和卵黄 B.卵黄和食物 C.卵黄和脐带 D.卵黄和母体
5.将黑色美西螈的体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体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然后重组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美西螈个体,如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控制美西螈体色
B.细胞质控制美西螈体色
C.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褐色美西螈和白色美西螈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6.将黑鼠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灰鼠的去核卵内,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再植入白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鼠颜色是( )
A.黑色 B.灰白相间 C.灰色 D.黑白相间
7.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B表示动物的卵,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如果B是蚊的卵,那么D是其发育的蛹期
B.如果B是蝗虫的卵,那么A是其成虫
C.如果B是家蚕的卵,如增加吐丝量那么要延长D期
D.如果B是蟋蟀的卵,那么其发育过程需要蜕皮
8.科技人员助力“精准扶贫”,指导农户养殖彩色桑蚕。蚕大量食用桑叶的阶段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9.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雌蛙产生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10.许多高龄妇女选择“试管婴儿”等辅助技术生育二孩。现今,“试管婴儿”技术能将由 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先进行基因筛查,选择无重大遗传缺陷的胚胎进行移植。则下列有关“试 管婴儿”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克隆技术
B.“试管婴儿”的形成属于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C.“试管婴儿”的胚胎植入母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D.“试管婴儿”只具有母亲的遗传特征
11.鲟鱼是体形大、寿命长的一种淡水鱼类(如图所示),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目前,人们已掌握了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我市一些地方已大力发展了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鲟鱼体形大,属于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克隆技术
12.如图所示,H为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可以是( )
A.体外受精 B.哺乳 C.有性生殖 D.卵生
二、填空题
13.生物体都能通过不同的生殖方式来繁衍后代,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图是与人类生殖有关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精子的示意图,它是由男性的睾丸产生的,其特点是 (填字母)。
A.体积大,营养多 B.体积小,能游动,有细胞核
C.体积大,不能游动 D.体积小,能游动,营养多
(2)图乙是卵细胞的示意图,它是由女性的 产生的。
(3)如图丙所示,甲、乙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填图丙中的字母)。
14.在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方式属于卵生的是 ,属于卵胎生的是 ,属于胎生的是 。(填序号)
①鲸 ②草鱼 ③牛蛙 ④蝙蝠 ⑤啄木鸟 ⑥鲨
15.树袋熊(又名考拉)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树栖动物,它性情温顺,形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雌性考拉一般在3~4岁时开始性成熟,通常一年只繁殖一只小仔.考拉的怀孕期为35天,每胎只产一仔.出生时,小考拉才2厘米长,体重仅5.0~5.5克,没有毛发、视力与听力,看起来像一块粉红色的软糖.在母亲背上的育儿袋中生活6个月后,小考拉爬到母亲的背上生活,当长到1岁时,便会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1)考拉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考拉宝宝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主要来自 .
16.2018年1月24日,上海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宣布成功克隆了两只长尾猕猴,这两只猕猴分别被命名为“中中”和“华华”,这被列为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这是历史上人类第一次成功克隆出灵长类动物,它们是利用1996年克隆“多莉”的方法被克隆出来的,培育过程如下:
(1)克隆猕猴的性状最像 猕猴(填“甲”“乙”或“丙”),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 猕猴(同上)。
(2)以下生物的生殖方式与“中中”和“华华”相同的是 。
①试管婴儿 ②嫁接苹果 ③组织培养蝴蝶兰 ④植物异花传粉
(3)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问世,引发了“争议”。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继续研究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有 。
A.克隆猴技术为人类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做贡献
B.成功克隆猴,标志着人体组织器官再生技术已成熟
C.该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这样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D.克隆猴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成功率不高
E.该技术有利于保护濒危非人灵长类物种
17.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 发育。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古诗中描述的是 图这类昆虫的一段生命历程,这类生物一生要经历卵、 、 成虫四个时期。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
三、探究题
18.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的问题.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
B 池塘水 500 13 250 ﹣﹣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
D 自来水 500 13 250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促进孵化.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 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 .试简述理由. .
答案1
例题1.解: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男性的输精管能够输送精子,女性的输卵管能够输送卵细胞,因此男女生殖系统的共同共同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故选:B。
变式1.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确切来说来自母体的血液,发育中的胎儿的血型与母体的可以不同,原因是母体与胎儿的毛细血管相互交叉但不相通,所以血液没有直接接触不会发生血液的凝集,如图:
故选:C。
例题2.解:A.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提高受精率,正确。
B.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正确。
C.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的一类动物,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错误。
D.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的动物,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正确。
故选:C。
变式2.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A。
例题3.解: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家蚕的发育顺序为图中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蟋蟀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可见D正确。
故选:D。
变式3.解:(1)家蚕的发育经历的四个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家蚕的一生比蝗虫要多经历一个蛹期。
(2)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明显不同,这种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为蝌蚪,形态结构与青蛙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青蛙有很大不同。蝌蚪生活在水中,青蛙可以水陆两栖,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蝌蚪无四肢有尾,青蛙有四肢无尾,故青蛙的发育类型符合变态发育的特点。所以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类似。
故答案为:(1)蛹;
(2)B。
例题4.解: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体内受精,A错误;
B、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的,B正确;
C、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错误;
D、黄豆萌发时营养来自子叶,D错误。
故选:B。
变式4.解:A、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
B、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B错误;
C、受精卵通过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的细胞群构成组织,C错误;
D、所以生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D正确;
故选:D。
答案2
1.解: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A错误;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形成受精卵,B正确;
C、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
D、同卵双胞胎(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D正确。
故选:A。
2.解: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活动无周期性。因此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A、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a是生殖细胞的生成,A正确。
BC、b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BC正确。
D、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d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新生命的开始是从受精卵开始的。D错误。
故选:D。
4.解: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的来源是卵黄;母体怀孕后,胎儿生活在母亲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人在胚胎发育初期和胚胎发育后期的营养物质来源依次是卵黄和母体。
故选:D。
5.解: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这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故选:A。
6.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将黑色鼠胚胎的细胞核移入灰鼠的去核受精卵内,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再植入白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鼠的遗传物质是由黑色鼠提供的,因此小鼠的性状应该与提供细胞核的黑色鼠相同,即体色为黑色。
故选:A。
7.解:A、蚊在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果B是蚊的卵,图中D是幼虫,C是蛹期,A是成虫,A错误。
B、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果B是蝗虫的卵,那么D是若虫,A是成虫,B正确。
C、家蚕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D幼虫期,C正确。
D、蟋蟀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果B是蟋蟀的卵,那么D是若虫,体外有外骨骼,发育需要蜕皮,D正确。
故选:A。
8.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吃桑叶的“蚕宝宝”,是幼虫期。成虫有2对翅,蛹不食不动。
故选:B。
9.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0.解:AB、“试管婴儿”的形成属于体外受精、有性生殖,AB错误;
C、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所以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C正确;
D、“试管婴儿”技术属于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D错误。
故选:C。
11.解:A、鲟鱼属于鱼类,所以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故正确;
B、鲟鱼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而不是体内受精的胎生动物,故错误;
C、寿命长的原因是遗传物质的作用,但不是遗传物质不断发生变异的原因,故错误;
D、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不是克隆技术,故错误。
故选:A。
12.解: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产的是受精卵),不完全变态发育;
果蝇属于节肢动物,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产的是受精卵),完全变态发育;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产的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变态发育;所以H为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可以是有性生殖。
故选:C。
13.解:(1)甲图为精子,精子是由男性的睾丸产生的,它有细胞核,体积较小,能游动。
故选:B。
(2)A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和排出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精子和卵细胞在B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
故答案为:
(1)B;
(2)卵巢;
(3)B。
14.解:①鲸、④蝙蝠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胎生;
②草鱼为鱼类、③青蛙为两栖动物、⑤啄木鸟是鸟类,它们的胚胎发育方式都是卵生;
⑥鲨鱼都为鱼类,胚胎发育方式是卵胎生。
故答案为:②③⑤;⑥;①④。
15.解:由分析知道:(1)考拉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为胎生,属于有性生殖.
(2)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
(2)母体
16.解:(1)克隆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子代遗传了母本的优良性状;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在此克隆过程中,甲猴提供的是细胞核,丁猕猴的性状与甲猴相似。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乙猕猴。
(2)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克隆技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体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是无性生殖;选项
②嫁接苹果、③组织培养蝴蝶兰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体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①试管婴儿、④植物异花传粉,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故选:②③。
(3)克隆猴技术为人类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做贡献,该技术有利于保护濒危非人灵长类物种。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故AE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甲;乙
(2)②③
(3)A,E
17.解:(1)甲图中的昆虫经过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乙图中的昆虫,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
(2)乙图中的家蚕,经过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幼虫;不完全变态;
(2)乙;幼虫;蛹;幼虫。
18.解:(1)由表1看出A组与B组实验上存在两点不同①水温②水源,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原因可能出在水温,也可能出在水源,还可能与水温和水源都有关.所以由表1可知:B组的实验变量是水温和水源;
(2)①A组与B组的变量是水温,C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温,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22﹣25℃),孵化率高;
②A组与C组的变量是水源,B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源,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
③如果按①②结果可得水温和水源都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对比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些.因为表2形成对比时可以有单一变量.
故答案为:(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①水温;②水源;③水温和水源;
(3)表2;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