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苏教版(2017秋)四下参考课件:6 月球(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苏教版(2017秋)四下参考课件:6 月球(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17: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月 球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吗?嫦娥真的居住在月球上吗?
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呢?
新知导入
认识月球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01
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探究新知
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
想一想:地球为什么很少被流星体撞击?
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①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用尺子刮平。
②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
③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
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
大小不同石子模拟大小不同的陨石
细沙模拟月球表面
陨石落在月球表面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
一、大小相同的石子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越大,越低形成的沙坑越浅越小。
二、从相同高度扔石子,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沙坑越小。
三、实验结论:环形山是有陨石或流星体撞击形成的。
探究新知
观察“环形山”阴影的变化
用手电筒光模拟阳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
观察可以发现当阳光从不同角度照射环形山时,形成的阴影不同。
探究新知
课外延伸
观察月球环形山最好的日期不是在满月,而是在每月的 7—9 日和22—24 日,这时太阳光斜射月面,环形山最为明显。
探究新知
月相的变化
02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探究新知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
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也有规律地变化,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相与月球、太阳之间的黄经差有对应关系,当黄经差为0°、90°、180°和270°时,月相依次称为新月、上弦、满月和下弦。
月相来源
模拟实验
①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
②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
③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
④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
探究新知
观察实践
月相的实际变化和和模拟实验观察到一样吗?
①每晚6:00对月亮进行观察。
②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此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下来。
探究新知
整理月相观察日记
月亮在天空中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究新知
上蛾眉月
上弦月
渐盈凸月
满月
渐亏凸月
下弦月
下蛾眉月
每天固定时间观察,6点或者9点都可以,这样可以观察到月亮出现在天空的不同位置。总体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部天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圆,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或者看不见,下半夜则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见,下弦月出现在东部天空。
变化规律
探究新知
上蛾眉月
上弦月
渐盈凸月
满月
渐亏凸月
下弦月
下蛾眉月
一、填空题
1.月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______撞击形成的。
3.月亮本身不发光但可以_______太阳光。
4.月球是地球的______。
环形山
高地
月海
陨石
反射
卫星
小试牛刀
二、简答题
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
会观察到:环形山、月海和高地,需要带食品、水、氧气等。
小试牛刀
月亮
01
知道了月亮上有什么
02
知道环形山是如何形成
03
知道月相变化规律
04
知道了什么是卫星
全课小结
上网查阅资料,看看关于月球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