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了解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的基本史实,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分析澶渊之盟对民族和平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能够正确评价渲渊之盟。
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它们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根据课前预习,结合课本33-34页的内容,同学们试试来讲述“古老民族契丹族/党项族的兴起”。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党项族
1、隋唐时期兴起于国北方
2、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3、唐末战乱北方汉人北逃,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4、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契丹族
契丹帐
[北宋]苏颂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1、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2、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党项族
请结合课本33-34页及所学,梳理辽、北宋、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信息。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要举措
辽
北宋
西夏
916年
960年
1038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赵匡胤
东京
强化中央集权,收兵权、相权、财权
元昊
兴庆
订制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并思考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1: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2: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元)脱脱等《辽史》
材料3:(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蕃学,曰汉学。
——(元)脱脱等《宋史》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契丹、党项族发展壮大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并思考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1: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2: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元)脱脱等《辽史》
材料3:(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蕃学,曰汉学。
——(元)脱脱等《宋史》
政治上:都仿照中原王朝,制定各项典章制度。
经济上:重视农耕,发展生产
文化上: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并创制本民族文字
主要特点:民族交往密切、相互交融
契丹货币
契丹文字
契丹鸡冠壶
辽墓壁画——备茶图
西夏货币
西夏符牌
西夏文契约
西夏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西夏通过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具备与北宋抗衡竞争的实力。
根据材料,说说辽、西夏为什么能和北宋并立?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 (1111年 )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辽宋在不同时期政权间关系如何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思考: 阅读史料与地图,思考燕云十六州被辽占据后对中原王朝有何危害
使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天然屏障,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
自晋祖弃全燕之地,北方关险,尽属契丹。契丹之来,荡然无阻。
——(宋)富粥
1、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辽宋在不同时期政权间关系如何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真宗,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太祖晚年,保持友好和平
宋太宗,宋攻辽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澶州之战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2、双方撤军,各守边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4、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1、双方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
2、双方撤军,各守边界;
3、宋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4、在边境开设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
积极:维持了长期和平的局面;促进了边境贸易,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消极: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北宋疏于武备,边防上长期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36页,思考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关系如何?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宋夏和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36页,思考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关系如何?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3)宋夏和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战争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内容: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
战争: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战争也有利于民族交融。
议和:对于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请结合本课及之前所学内容,说说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方式
史实
战争
汉化
迁徙
和平交往
澶渊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辽、西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制度
东汉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北宋在辽、西夏边境设置榷场
文成公主入藏等
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根据示意图思考,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西夏
辽
北宋
政权并立
和为主流,民族交融
宋夏和议
澶渊之盟
课堂检测
1、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
A.西夏
B.辽
C.金
D.元
B
课堂检测
2、西夏崇宗在位时,建“国学”,学生 300 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缓和宋夏矛盾
B.学习先进文化
C.推动北人南迁
D. 完成国家统
B
课堂检测
3、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 1005 年的渲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渲渊之盟的叙述( )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是研究渲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C.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A
课堂检测
4、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