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
2.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3.学习鉴真、玄奘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预习导学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 目的 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
影响 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 东渡 概括 鉴真__________次东渡,在754年抵达日本
贡献 在日本传授佛经,主持修建__________;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影响 为中日__________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先进文化 制度 6 唐招提寺 文化交流
·要点归纳·
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说明了什么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国家;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很大;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封闭是不可能发展的。
知识点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政治交往: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
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二
(3)政治制度
知识点三玄奘西行
时间 __________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概况 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游学,成为佛学大师
贡献 带回并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答案: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三
贞观 那烂陀寺
·异同比较·
玄奘和鉴真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的睦邻友好关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不同点:玄奘西行走陆路,向内输入外来文化;鉴真东渡走水路,向外传播中华文化。“向内”“向外”反映了唐文化兼收并蓄、双向交流的特点。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范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唐风洋溢“日朝”城】
材料一 公元702年(大宝二年)到777年(宝龟八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六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摘编自井上清《日本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
材料二 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等都在学习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大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传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摘编自井上清《日本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__________
【时空观念——佛教交流“日印”行】
(3)与上图所示两位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以上人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
【历史解释——世界汇聚长安城】
随处可见的唐人街
(4)根据所学知识,试从世界角度和中国角度,谈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
答案: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3)特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特点:开放包容,双向交流,兼收并蓄。精神: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精神。
(4)对世界:促进了交往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中国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归纳总结
唐朝文明是给予和贡献的典范,亦是吸纳和进取的代名词。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民族均有所长,应多学习他人的长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