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 课时习题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 课时习题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21:43:06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 最短.
a2+b2=c2
a2+b2=c2
线段
1. 一根竹竿插到水池中离岸边1.5 m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 m,若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则竿顶刚好接触到岸边,并且和水面一样高,问水池的深度为( )
A. 2m B. 2.5m C. 2.25 m D. 3m
2. 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A. 4 B. 8 C. 10 D. 12
3.如图,学校内有两棵树,相距12m,一棵树高13m,另一棵树高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
A
C
13m
4. 如图,已知长方体的长为2 cm,宽为1 cm,高为4 cm,一只蚂蚁如果沿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C′,最短路程是多少?
5 cm
【基础训练】
1. 一只蚂蚁沿直角三角形的边爬行一周需4 s,若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均扩大至原来的2倍,那么这只蚂蚁再沿直角三角形的边爬行一周需( )
A. 8 s B. 12 s C. 16 s D. 20 s
A
2. 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5,底面直径BC=8,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π取3)( )
A. 9 B. 13 C. 14 D. 25
3. 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x2+y2=49 B. x-y=2 C. 2xy+4=49 D. x+y=13
B
D
4. 如图,一个长方体长4 cm,宽3 cm,高 12 cm,则它上下两底面的对角线MN的长为 cm.
5. 如图,有一个透明的直圆柱状的玻璃杯,现测得内径为5 cm,高为12 cm,今有一支15 cm的吸管任意斜放于杯中,若不考虑吸管的粗细,则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最少为 .
13
2 cm
6. 使用13 m长的梯子登上建筑物,如果梯子的底部与建筑物的底部的距离不能小于5 m,则使用该梯子最多可登上 m高的建筑物.
【提升训练】
7. 如图所示,小李在玩探宝游戏,从A处出发,往东走8 km,又往北走2 km,遇到障碍后又往西走3 km,再折向北方走到6 km处往东一拐,仅1 km就找到了宝藏.问:出发点(A处)到宝藏埋藏点(B处)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12
10km
【拓展训练】
8. 如图,一个25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面竖直的墙上,已知AO为24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上也滑动了4m吗?
解:在Rt△ABO中,
∵AB=25 m,AO=24 m,
∴OB2=AB2-AO2=252-242=49.
∴OB=7 m.
同理,在Rt△COD中,
DO2=CD2-CO2=252-202=152,
∴DO=15 m,
∴BD=OD-OB=15-7=8(m).
故梯子的底部B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 m.
9. 如图,一次“台风”过后,一根旗杆被台风从离地面9 m处吹断,倒下的旗杆的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12 m处,那么这根旗杆被吹断前有多高?
解:如下图所示,
∵旗杆剩余部分、折断部分与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
∴BC2=AB2+AC2=225,∴BC=15 m.
∴旗杆的高=AB+BC=9+15=24 (m),
故这根旗杆被吹断前有24 m高.(共8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直角
勾股数
5
12
10
1. 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a=2,b=3,c=4 B. a=5,b=6,c=8
C. a=5,b=12,c=13 D. a=7,b=15,c=12
C
2.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若(a-5)2+|b-12|+(c-13) 2=0,则△ABC的形状是( )
A. 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 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 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 斜三角形
3. 有以下几组数据:①3,4,5;②17,15,8;③10,6,14;④12,5,13;⑤300,160,340;⑥9,40,41.其中可以构成勾股数的有 (填序号).
4. 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5,12,9,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
5.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0,11,61,求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
C
①②④⑤⑥
C
C
3. 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6,8,10,12,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接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
A. 2,4,8 B. 4,8,10
C. 6,8,10 D. 8,10,12
4.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2+b2,2ab,a2-b2 (其中a>b,且a,b都是正整数),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C
A

【提升训练】
6.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 cm,则它的面积为 cm2.
直角三角形
120
7. 如图,∠ADC=90°,AD=4 m,CD=3 m,AB=13 m,BC=12 m.
(1)试判断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该图的面积.
【拓展训练】
8. 教八年级数学的王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给出下表:
(1)请你分别认真观察线段a,b,c的长与n之间的关系,用含n(n为自然数,且n>1)的代数式表示出a,b,c:
a= ,b= ,c= ;
(2)猜想:以线段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说明你的理由.
n 2 3 4 5 …
a 22-1 32-1 42-1 52-1 …
b 4 6 8 10 …
c 22+1 32+1 42+1 52+1 …(共10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2课时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
2. 我国历史上将弦上的正方形称为弦图(如图).
平方和
平方
a2+b2=c2
1. 已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 cm,则以它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36 cm2 B. 27 cm2 C. 18 cm2 D. 12 cm2
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9和40,则第三条边的长的平方是( )
A. 1 681 B. 1 781 C. 1 519或1 681 D. 1 519
3.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则这三条边的长分别为 .
B
C
3,4,5
4. 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cm2.
5. 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
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计算出两圆孔的中心点A和
点B之间的距离.
6.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6,∠A=60°,
∠ADC=150°,BC-CD=4,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9
150 mm
21
【基础训练】
1. 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
CF平分△ABC的外角∠ACD,且EF∥BC交AC于M,
若CM=4,则CE2+CF2的值为( )
A.8 B.16 C.32 D.64
2. 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分别是6 cm,8 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是( )
A. 4.8cm B.2.4cm C.48cm D.10cm
D
A
3. 如图,一个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6 cm、5 cm、3 cm,有一只甲虫从顶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顶点B处,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cm.
10
4. 如图所示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的正方形ABCD,其面积为49 cm2,若AF=4 cm,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 cm2.
25
【提升训练】
5.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 (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
(1)25 cm2
(2)51 cm2
6. 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长20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32+42=52,即AB=5 m.
所以矩形塑料薄膜的面积是5×20=100(m2).
故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是100m2.
【拓展训练】
7.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直角边A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试求CD的长.(共9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1. 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的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另外一条边也就随之 ,三边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 关系.
2.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 ,斜边称为 .
3.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等于斜边的 .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
4. 如图,在△ABC中,∠C=90°.
(1)若已知a,b,则c2= ;
(2)若已知a,c,则b2= ;
(3)若已知b,c,则a2= .
确定
数量



平方和
平方
a2+b2=c2
a2+b2
c2-a2
c2-b2
1.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斜边长为25 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 斜边长为5 D. 三角形的面积为20
2. 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则S的值为( )
A. 3
B. 4
C. 9
D. 12
C
C
3. 在Rt△ABC中,∠C=90°,AB=25,AC=7,则△ABC的面积为 .
4. 如图,为了测得湖两岸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设桩,使∠ABC=90°,并测得AC=20m,BC=16m,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m.  
84
12
5. 有一架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m处,过了20s,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m,那么这架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基础训练】
1. 已知Rt△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90°,则( )
A. b2=a2+c2 B.c2=a2+b2 C. a2=c2+b2 D.a+b=c
2.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5 cm2,△ABP为直角三角形,∠APB=90°,且PB=3 cm,那么AP的长为( )
A. 5 cm B. 3 cm
C. 4 cm D. 不能确定  
A
C
3. 在Rt△ABC中,斜边BC=4,则BC2+AB2+AC2= .
4.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
32
49
5.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3 cm和5 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提升训练】
6. 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64和49,则AC= .
7.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边的长度x和未知正方形的面积S.
30
17
因为x2=172-152=64, 所以x=8.
根据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S=225+100=325.
【拓展训练】
8. 学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ABC,其中AB=13m,BC=14m,AC=15m,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60元,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共6张PPT)
章末整合
【知识导图】
【体验中考】
1. (2022·贵州贵阳)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3,则中间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A. 4 B. 8
C. 12     D. 16   
2.(2021·山东滨州)在Rt△ABC中,若∠C=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  )
A. 3 B. 4 C. 5 D. 2.4
D
B
3. (2020·辽宁盘锦)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原文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译为: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设芦苇的长度是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1 m=3尺)(  )
A. x2+102=(x+1) 2 B. (x-1) 2+52=x2
C. x2+52=(x+1) 2 D. (x-1) 2+102=x2
B
4. (2020·四川巴中)《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一丈为十尺),竹梢被折断而落在地面,与竹根部相距3尺.问:原处还有多高的竹子?(  )
A. 4尺
B. 4.55尺
C. 5尺
D. 5.55尺
B
5. (2020·浙江温州)如图,在△ABC和△DCE中,AC=DE,∠B=∠DCE=90°,点A,C,D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DE.
(1)求证:△ABC≌△DCE;
(2)连接AE,当BC=5,AC=12时,求AE的长.
(1)证明:∵AB//DE,
∴∠BAC=∠CDE.
在△ABC和△DCE中,
有AC=DE,(∠BAC=∠CDE,)
∴△ABC≌△DCE(AAS).
(2)解:由(1)得BC=CE=5,
∴在Rt△ACE中,
AE2=AC2+CE2=122+52=169.
∴AE=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