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日本明治维新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与其相似的还有:( )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是一次自下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所以选A
点评: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
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
A.推翻了旧的封建政权 B.废除了农奴制
C.由资产阶级领导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考查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3、有关明治维新后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下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点评: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4、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倡“文明开化”
C.实行征兵制 D.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内容里,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性质。
5、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日本的倒幕维新运动,均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维新政府,本质上是个藩阀政府,这就使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制主义政治得以保留。《日本帝国完法》之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正是这种保留的反映。B、C两项虽也属原因,但起的作用都不如A项重要。
点评: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
6、19世纪晚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前提是( )
A.明治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发展 B.明治维新起了推动作用
C.积极吸收工业革命成果 D.积极对外进行扩张和掠夺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以“富国强兵”为最高目的,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
7、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 )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C项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
8、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在革命或改革中采取的土地政策相似之处是 ( )
A.私人可以购买土地 B.拍卖奴隶主地主土地
C.禁止土地买卖 D.小块土地卖给农民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从美国<<宅地法>>内容和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判断。<<宅地法>>规容花钱就可购买一定的土地,日本明治维新中也国定了土地可以买卖。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
9、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措施是( )
①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奴隶制 ②废除农奴制,地主不得买卖农民(农奴)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明治维新措施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展近代工业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
10、下列国家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
A.日本、俄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俄国 D.俄国、法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近代史上日本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英国、美国、法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选A。
点评:考查俄日的改革
11、下列哪些重在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
A.俄国的农奴制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C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知识,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时间。
12、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促使该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题中列举的事件中美国南北战争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其它三项都是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点评:考查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事件。
13、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以下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近代化军队
C.大力发展教育 D.发展近代工业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材料非常直观,从材料“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能够看出日本政府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ABC均不会构成干扰。
点评: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了解
14、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和商鞅变法性质不同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采邑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本 题应从商鞅变法的性质去理解。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内容中承认土地私有,由此确立了秦国封建制的基础,故其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大化改新是模仿中 国隋唐而进行的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法兰克王国的采邑制改革指的 是查理马特改革,改革是西欧封建制的基础。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D项。
点评: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
15、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 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A项符合日本而不符 合俄国;C项符合俄国而不符合日本;两国改革后都保留了君主,并且都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都没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因此A、C、D三项都不是“相同点”。
点评:考查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了解
1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有不彻底的地方,其重要原因在于( )
A.建立了效忠天皇的皇军
B.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操纵者都是封建统治者
C.没有随之而起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是独立的政治力量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俄国18治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有不彻底的地方,其重要原因在于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操纵者都是封建统治者,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较俄国8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
1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李强同学在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时,列出了以下四个共同点,其中不准确的一点是 ( )
A.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BCD项都是共同点;改革前日本面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但是俄国并没有类似的情况,故A项属不同点。
点评: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18、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美国内战
C.俄国1861年改革 D.法国大革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选A。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法国大革命均与实现民族独立无关。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背景及结果
19、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你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都推翻了旧政权 B.都由资产阶级领导进行的改革
C.都废除了农奴制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从选项中可以看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都改变了社会性质,选D。
点评: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20、下列措施与日本明治维新无关的是( )
A. “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放农奴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允许土藩买卖、提倡“文明开化”均为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化,解放农奴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故选D。
点评: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
21、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和日本通过变革走上了富国图强之路,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俄国通过什么改革走上强大?请写出这一事件的实质?
答案:(1)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和地主对农奴进行的双重敲诈。
(2)日本通过什么改革达到了富国图强的目的?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在经济、教育方面的措施?
答案:(2)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教育:强制性义务教育。
(3)综合上面的回答,写出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各自所进行的事件的共同点?
答案:(3)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强大后, 对外扩张。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有材料找出答案,涉及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明治维新的内容以及对两者的评价。
点评:考查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22、材料一 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 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很多潜在的盟友……
——引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 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 巡访欧英国……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内务卿, 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 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察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 扶持民业的政策.
——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奉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 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引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奉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 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这一明确结论, 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击掠夺, 软弱与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据材料一所述, 指出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 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
答案:(1)美国打开日本国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 幕府统治危机与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2)引述材料二与材料三, 指出明治政府在经济方面实行的重要改革及其学西方的特点.
答案:(2)经济改革, 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 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 扶持民业的政策.特点: 反对极端西化与极端自由化.
(3)根据材料四, 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与结果
答案:(3)目标, 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结果: 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从本题所给的四段材料看, 反映的是日本从1853年被迫打开国门, 到明治维新主动向学习的有关情况。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 日本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这实际上反映日本能准确地对待外国文化,这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还是有借鉴作用。第一问要注意“社会的变化”可以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体现出 来。第二问、第三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从材料二“殖产兴业……振兴国有化企业, 扶持民业的政策”或知经济方面的改革, 从从材料三“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可知明治维新的目标。从材料三“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可知学西方的特点, 从教材相关内容可知明治维新的结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改革的背景及结果。
23、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机的轰鸣渐次改变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 的,缺乏世俗教育。各地有一些私塾,只教儿童背诵《古兰经》。高等学府只开设宗教、语言、伊斯兰教法律等课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在各地新建许多专 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步兵学校、医学院、兽医院、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世俗学校,普及中小学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 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教育方针以武士为主要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经史、诗文、律令为主,不能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明治政府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 学之人”的目标,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成立了综合性大 学。还派了许多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点。
答案:(1)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改革;教育内容转向以发展军事工业等实用性为主;教育对象、范围逐步扩大;重视向西方学习,借鉴西方经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两国发展的共同影响。
答案:(2)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强了本国的综合国力。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在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改革。第(1)问关键在于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第(2)问要注意从对两国的近代化的影响方面入手。
点评: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生于下级武士家庭,熟知儒家名著和中国历史,青年时代在长崎学习荷兰文,在 26~34岁时,三次出访欧洲和美国,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 “脱亚入欧”的思想。……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 明”。
——大洋网《什么是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 假如支那(中国)、朝鲜政府的陈旧专制体制无法律可依,西洋人就怀疑日本也是无法律的国家;假如支那、朝鲜的知识人自我沉溺不知科学为何物,西洋人就认为日本也是阴阳五行的国家;
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待即可。与坏朋友亲近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福泽谕吉“脱亚入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1)时代背景:日本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危机;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福泽谕吉的个人游历。
(2)据材料二,指出福泽谕吉“脱亚入欧”的实质是什么?明治维新以后,“脱亚入欧”论对19世纪后期日本的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2)实质:倡导“全面西化”;学习引进西方近代文明。
影响:①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②推动了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近代化。③反映出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和利己意识;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对外扩张、侵略邻国的重要思想根源。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第 (1)题分析材料可了解到,“脱亚入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日本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危机;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福泽谕吉的个人游历。第(2)题根据材料 二,可以理解到福泽谕吉“脱亚入欧”的实质是全面引进西方近代文明。根据所学,从近代对外侵略扩张方面分析“脱亚入欧论”对19世纪后期日本的发展和对外 政策产生的影响。
点评:学会把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到国外。
材料二:到德川幕府统治末期,在日本经济较为发达的许多地区和部门,手工工场的发展已经十分广泛。……总的说来,日本已开始进入“真正的手工工场时期”……
材料三:19世纪初期和中期,一些下级武士冲破禁令,从事商业和手工业,转化为工商业者。同时,商人的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大名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商人,以致出现“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局面。
材料四:开港以后,日本对外贸易激增。8年间输出输入贸易总值增加5倍多,其中输出只增加2.5倍,而输入增加了13倍。输出品主要为原料和食品,输入则以工业品为主……仅1859年6月至年底的半年里,从日本流出的黄金就达100万两。
请回答:
(1)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日本资本主义生产芰系的发展;日本幕府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名、武士地位下降便池幕对将军不满;外国侵略激化了日本国内的矛盾。
(2)明治维新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2)使日本摆脱了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分析:涉及课本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