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月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有4趟国际列车班次,一位摄影爱好者拍下了其中某趟列车穿越北京南北中轴线的一幕(下图),该趟列车比原定时间晚点1小时左右抵达目的地。表1为中俄之间国际班次的部分时刻信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班次 K3 (北京→莫斯科) K4 (莫斯科→北京) K19 (北京→莫斯科) K20 (莫斯科→北京)
北京站时间(出站/进站) 7:27 14:35 23:00 5:49
运行时长 5天11时31分 5天9时40分 5天19时58分 6天1时4分
1.图片拍摄的列车车次应为( )
A.1月K3 B.3月K4 C.6月K19 D.8月K20
2.这一天,莫斯科(56°N,38°E)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3.该趟列车驶离/驶进莫斯科(56°N,38°E)时,莫斯科( )
A.与北京日期相同 B.日影逐渐变短
C.昼长较北京更短 D.夜风微凉惬意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下图为2023年12月7日20时海平面天气图。24小时内锋面a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锋面b的位置变化较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此时,图中锋线a的性质及移动方向为( )
A.暖锋自西向东 B.冷锋自西向东
C.暖锋自北向南 D.冷锋自北向南
5.图中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北部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地区
6.12月8日,下列地区出现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
A.北疆出现微雪天气 B.青藏高原狂风暴雨
C.东南沿海明显降温 D.东北地区风和日暖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树木的径向生长表现为年轮宽度增加,其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相关。高山松为我国西部高山地区的特有树种,通常生长在海拔2600~3500m的阳坡地带。研究发现,某区域不同位置,高山松的径向生长状态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1950-2021年不同区域高山松年平均生长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区域最可能为( )
A.天山 B.祁连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
8.近30年间,高山松生长趋势为( )
A.西南坡生长加速,东南坡抑制生长
B.均生长加速
C.西南坡抑制生长,东南坡生长加速
D.均抑制生长
9.近30年间,影响东南坡高山松生长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CO 浓度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某地质勘探队对贺兰山周边进行地质考察,下图是其绘制的考察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11.符合勘探队由M向N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A. B.
C. D.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下图为8月份大西洋西部海域水温和盐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中水温的变化特点为( )
A.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60°N的海域垂直变化最小
C.从表层到深处均匀变化 D.深度大于2km的海域变化小
13.甲处等盐度线密集,主要原因( )
A.副热带海区蒸发旺盛 B.巴西暖流和北上的寒流交汇
C.底层冷海水上泛强烈 D.多条径流汇入导致盐度降低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2022年8月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工程北起郁江(西江的支流)的西津水库,在陆屋镇汇入钦江河段,沿干流进入北部湾。通过建设航运梯级枢纽和运河航道工程,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下图左图是平陆运河线路示意图,右图为钦江现状及运河裁弯取直段的平面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平陆运河的梯级开发有利于( )
A.构建江海联运体系 B.增加区域防洪压力
C.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D.维持原有河道形态
15.平陆运河工程建设中,对局部河段裁弯取直,主要目的( )
A.防洪抗旱 B.灌溉农田 C.清淤泥沙 D.通航安全
16.平陆运河的修建主要考虑( )
①广西内陆需要有便捷的出海口 ②北部湾港需要扩大腹地范围
③钦州城市提升辐射范围 ④西部陆海新通道需优化线路
⑤广西需要深化面向西亚的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下图为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主要位于( )
A.苏 B.滇 C.豫 D.鲁
18.中国人口老龄化重心演变趋势为( )
A.总体变化幅度较小 B.整体东移局部回迁
C.东西方向偏移量大 D.整体迁移速度减慢
19.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养老服务资源 B.医疗卫生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优质生态环境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鄂、皖两省是我国传统的双季稻(早稻和晚稻)产区,也有一定规模的中稻种植区。近年来,国家在扶持双季稻种植的同时,也在中稻种植区推广“一季稻+蔬菜”的水旱轮作新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根据气象条件,推测鄂、皖中稻种植区的最佳生长时段为( )
A.3月~7月 B.4月~9月
C.6月~11月 D.10月~次年3月
21.相较于双季稻,“一季稻+蔬菜”的轮作新模式,更有利于( )
①管理精细化②生产社会化③小规模定制化④种子良种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可为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下图为江苏省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生物多样性属于(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
23.与2000年相比,2020年江苏水资源供给的生态服务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强湿地保护 B.控制人口增长
C.优化产业结构 D.完善城市绿地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计54分。
24.(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河流下切,老河床受强洪水影响,保留至岸坡上并行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孔雀河(马甲藏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其上游形成多级河流阶地。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下,西南季风增强时,青藏高原气候趋于暖湿化;反之,气候相对干冷。西南季风势力的强弱变化会影响河流的径流量,进而影响河流阶地的发育。图9为西藏阿里孔雀河上游流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为河流左岸某处阶地剖面图。
材料二:普兰县的农业区集中于孔雀河河谷一线,农田多位于开阔的冲积阶地上,被人们称为雪山环绕的“江南”、高原屋脊上的“粮仓”。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河流位置,并判断河流流向。
(2)推测图2中T5→T4时期,该区域西南季风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普兰县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上,试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5.(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并涵盖周边城市的特大型城市群。区域内制造业集群分布,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未来该城市群将通过协同发展,促进各城市高质量发展。图1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夜间灯光数据为城镇化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较好反映了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图2为199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
(1)根据夜晚灯光指数的变化,说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异。
(2)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中布局的影响。
(3)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6.(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止2012年,非洲共有世界遗产126项;其中文化遗产83项,自然遗产3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5项,遍及39个国家。马达加斯加被称为世界五大必游目的地之一,“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王宫坐落山顶,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尼罗河流域是非洲世界遗产较丰富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非洲世界遗产分布图。图2为“蓝山行宫”景观图。
(1)描述非洲世界遗产的总体分布特征。
(2)分析“蓝山行宫”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说出尼罗河上、下游世界遗产类别的差异,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1.A.图示为北京南北中轴线,永定门坐北朝南,读图可知,影子朝向西侧(偏正西),说明太阳此时位于东侧。结合材料,列车晚点1小时;北京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位于正南方。K3列车1月8:27时到达,是上午,太阳位于东南(该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正南—西南),A错误。
BC.K4晚点1小时到达时为下午,太阳位于西侧,K19晚点1小时到达时为晚上,太阳已落山,BC错误。
D.K20列车8月6时49分到达,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时前东北日出,因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故6时49分,太阳最可能位于偏正东侧,D正确。
故答案为:D。
2.AD.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AD错误。
BC.莫斯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位于正南方,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3.AD.K20列车由莫斯科发往北京,北京站正常进站时间是北京时间5:49,列车运行6天1时4分,即莫斯科发车时间为6天前北京时间的4:45,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位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以西5个时区,区时晚5个小时,此时莫斯科为前一天的23:45,与北京日期不同,此时为夏季深夜,最可能夜风微凉惬意,A错误,D正确。
BC.此时为8月,即使是8月1日,往前推6天为7月底,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莫斯科纬度高于北京,昼长更长,莫斯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该时段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日影逐渐变长,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4.B
5.B
6.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锋面气旋;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4.锋线a由低压中心延伸,该锋线处冷暖气流易交汇,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辐合向内,说明a锋面将向东移动,图中西北部存在强大的冷高压中心,由其生成的冷气流推断锋面移动,也就是向暖气团移动,所以判断是冷锋,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沙尘天气一般是冷锋带来的,青藏高原四周山脉高大,阻挡风沙作用强,少有风沙天气,且图中青藏高原远离冷锋,A错误。
B.图中影响内蒙古中北部的a冷锋西侧附近有面积较大的沙源,随着a锋面向东推移,沙尘天气将会影响到华北平原北部,B正确。
C.锋面b的位置变化较小,是因为受到了天山山脉的阻挡,所以其南侧的塔里木盆地会受冷锋影响小,不易出现沙尘天气,C错误。
D.东北地区远离沙源地,且远离冷锋,沙尘天气不太可能影响东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6.A.此时北疆部分地区大多位于冷锋b的锋后位置,冷锋锋后位置多降水,12月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是降雪,新疆气候干旱,水汽来源少,所以推断此时有可能北疆出现微雪天气,A正确。
B.青藏高原远离冷锋,且青藏高原也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不可能出现狂风暴雨,B错误。
C.此时东南沿海等压线非常稀疏,说明风力极小,受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小,不会出现明显降温,且图中东南沿海地区城市气温较高,C错误。
D.如图示东北的城市此时气温极低,不会出现日暖的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7.D
8.A
9.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7.C.结合材料可知,高山松为我国西部高山地区的特有树种,秦岭为我国南北分界线,处在东部,C错误。
A.天山森林主要分布在北坡,以云杉林为主,A错误。
B.祁连山森林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北坡),以云杉林为主,B错误。
D.横断山处在我国西南地区,垂直带谱丰富,最有可能生长高山松,D正确。
故答案为:D。
8.近30年(1990-2020年),结合变化示意图,西南坡生长加速,东南坡抑制生长,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9.CD.结合材料高山松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相关,光照、CO 浓度不是影响生长状态的主导因素,CD错误。
AB.东南坡、西南坡纬度相差不大,温度(热量)变化小,主导因素为水分(湿度)的变化,A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10.D
11.A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因为形成先后的关系,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背斜一般是两翼新、中间老,向斜是两翼老、中间新。
10.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形成,D正确。
A.火山喷发形成喷出岩,如玄武岩,A错误。
B.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B错误。
C.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如花岗岩变质成为片麻岩,C错误。
故答案为:D。
11.CD.根据图例信息可知,从M到断层岩层逐渐变老,应为背斜的一翼,不可能为向斜的槽部,CD错误。
AB.从断层到N,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且较老的岩层埋藏深,较新的岩层埋藏浅,A正确,B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表层温度变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垂直变化:从表层到深层递减,一定深度之后不变。海水表层盐度变化: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水盐度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洋流等。
12.A.读图可知,表层水温最高处不只局限于赤道,大约是30°N-10°S,A错误。
B.80°S海域垂直温度变化最小,B错误。
C.结合图例,水温从表层到深处各温度范围不一般宽,C错误。
D.相较深度小于2km的海域,深度大于2km的海域随深度增加,水温变化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13.A.甲处等盐度线密集,表示南北方向盐度变化大。甲处位于40°S,不是副热带海区,A错误。
B.该海域为大西洋西部海域,巴西暖流和北上的寒流交汇,使该海域温度变化剧烈,盐度变化剧烈,B正确。
C.底层冷海水上泛会降低水温,降低盐度,但不会导致等盐度线分布密集,C错误。
D.该地盐度变化剧烈,不是盐度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4.A
15.D
16.A
【知识点】河流地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14.A.根据材料“通过建设航运梯级枢纽和运河航道工程,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可知,平陆运河的梯级开发有利于构建江海联运体系,A正确。
B.增加区域防洪压力不是有利影响,B错误。
C.平陆运河北起郁江西津水库,含沙量较少,河道泥沙淤积量很少,C错误。
D.修建运河改变了原有河道形态,D错误。
故答案为:A。
15.D.平陆运河工程建设主要目的是构建江海联运体系,裁弯取直也一定主要目的是通航安全,D正确。
AC.防洪抗旱、清淤泥沙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
B.灌溉农田不需要裁弯取直,B错误。
故答案为:D。
16.南宁等内陆城市原来的出海通道是西江,平陆运河沟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的主航道,缩短了广西大部分沿江城市的出海里程,可见广西内陆有了更便捷的出海口,优化了原来的西部入海通道,①④正确;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北部湾港的腹地的可以扩大,②正确;平陆运河主要考虑的是缓解西江干线的运输压力,并为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港口连通广西内陆腹地提供新的水路通道,钦州城市提升辐射范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③错误;广西和西亚之间的合作需要的是北部湾到西亚的海运为支持,平陆运河的修建方便了西江和北部湾之间的物流交流,⑤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7.C
18.A
19.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从图中看,我国人口老龄化重心先向西北,再向东北;移动幅度有大有小,并非持续增大。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17.C.据图可知,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主要集中在112°E~113°E和33°N~34°N,据经纬度可知主要位于河南(豫),C正确。
ABD.苏是江苏省,滇是云南省,鲁是山东省,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A.据图可知,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主要集中在112°E~113°E和33°N~34°N,中国人口老龄化重心演变趋势为总体变化幅度较小,A正确。
B.整体向东北移动,B错误。
C.东西方向偏移量较小,C错误。
D.移动幅度有大有小,整体迁移速度加快趋势,D错误。
故答案为:A。
19.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这些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就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迁移到东部地区生活和工作,人口老龄化严重,C正确。
ABD.养老服务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都不是主导因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0.B
21.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0.B.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4月-9月鄂、皖进入高温多雨期,适合水稻生长,鄂、皖中稻种植区的最佳生长时段为4月-9月,B正确。
ACD.3月、11月、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距离鄂、皖较远,鄂、皖地区水热不充足,不利于水稻生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1.蔬菜种植比水稻种植的管理更加精细化,①正确;由原来的双季稻变为“一季稻+蔬菜”,水稻种植减少,产量下降,应该培育良种,增加产量,因此种子应该实现良种化,④正确;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轮作新模式对生产社会化影响不大,②错误;原来的水稻田种蔬菜,规模没有变小,小规模定制化会增加工作量,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22.C
23.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
【解析】【点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功能。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功能,如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冲干扰、控制有害生物等;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支持功能是指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更新与维持土壤肥力、产生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2.C.支撑功能是指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更新与维持土壤肥力、产生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C正确。
A.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生物多样性不属于供给功能,A错误。
B.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功能,如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冲干扰、控制有害生物等,生物多样性不属于调节功能,B错误。
D.生物多样性与文化服务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23.A.江苏省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中变化最大的是水资源供给,而人类生产生活利用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当地水资源供给明显增加说明江苏当地加强了湿地保护,A正确。
BCD.控制人口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且与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无关,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城市绿地对水资源供给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4.【答案】(1)见图。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2)西南季风增强。理由: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当西南季风增强时,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导致河流下蚀增强。
(3)阶地地势较低,相对较温暖;平坦开阔,便于耕作;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洪水期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但土层瘠薄,需要施肥。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季风环流;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河流存在于山谷之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结合图中等高线4500、4300、4200米位置,可以推断,4200米之间为河谷主要分布区,画图如下:
(2)图右中T5→T4时期,可知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应该是河流下切侵蚀严重;当西南季风增强时,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导致河流下蚀增强,导致河床降低,进而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
(3)普兰县的农田多位于开阔的冲积阶地上,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上,阶地地势较低,热量充足,相对较温暖;阶地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大,便于耕作;阶地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便于灌溉;阶地高于洪水位,洪水期阶地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河谷位于山区,土层瘠薄,需要施肥。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5.【答案】(1)1995~2020年三省的城镇化水平快速升高,2010年之后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1995~2010年。各省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水平最高,湖南和江西的差异较小。
(2)优点: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缺点: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3)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快现代交通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合作。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长江经济带战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图分析,199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的夜间灯光指数上升较快,说明城镇化水平快速升高,且2010年之后夜间灯光指数上升坡度更陡,则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1995~2010年。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图分析,各省的夜间灯光指数差异较大,说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水平最高,湖南和江西的差异较小。
(2)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中布局的优点,集中布局可以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集聚布局,可以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其缺点表现在集聚布局会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严重;集中布局消耗的能源较多,导致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3)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进而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打破行政壁垒,整体协调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经济联系;加快现代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生态安全合作,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点评】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群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最终可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对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意义也十分重大。
26.【答案】(1)非洲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在大陆沿海和河流流域分布较为集中。
(2)地势高利于通风散热,安全性好;屋顶坡陡,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
(3)上游:主要类别为自然遗产;下游:主要类别为文化遗产建议:自然遗产设立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两种类别都应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加强监测和管理。
【知识点】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特征从总体来看,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特点;非洲世界遗产集中分布在大陆沿海、海岛地区和沿河地区;东非高原、北部地中海沿岸和尼日河流域分布相对集中。
(2)“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且位于该岛东部,气候湿热,王宫坐落山顶,地势高,利于通风散热,同时坐落山顶有利于军事防御,安全性好;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蓝山行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便于就地取材;马达加斯加东部降水丰沛,由图可知,“蓝山行宫”屋顶坡陡,利于排水。
(3)读图可知,尼罗河上游世界遗产类别主要为自然遗产;尼罗河下游世界遗产类别主要为文化遗产。对尼罗河上、下游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建议可从宣传与意识教育、科技、行政、法律和财政等方面提出。两种类别的世界遗产都应加强宣传与意识教育,向公众传达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由于有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跨越了国界,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世界遗产的必要措施;保护世界遗产,各国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监测和管理。政府应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加大世界遗产的修复、维护;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保护与发展规划。
【点评】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1 / 1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月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有4趟国际列车班次,一位摄影爱好者拍下了其中某趟列车穿越北京南北中轴线的一幕(下图),该趟列车比原定时间晚点1小时左右抵达目的地。表1为中俄之间国际班次的部分时刻信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班次 K3 (北京→莫斯科) K4 (莫斯科→北京) K19 (北京→莫斯科) K20 (莫斯科→北京)
北京站时间(出站/进站) 7:27 14:35 23:00 5:49
运行时长 5天11时31分 5天9时40分 5天19时58分 6天1时4分
1.图片拍摄的列车车次应为( )
A.1月K3 B.3月K4 C.6月K19 D.8月K20
2.这一天,莫斯科(56°N,38°E)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3.该趟列车驶离/驶进莫斯科(56°N,38°E)时,莫斯科( )
A.与北京日期相同 B.日影逐渐变短
C.昼长较北京更短 D.夜风微凉惬意
【答案】1.D
2.B
3.D
【知识点】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规律: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
1.A.图示为北京南北中轴线,永定门坐北朝南,读图可知,影子朝向西侧(偏正西),说明太阳此时位于东侧。结合材料,列车晚点1小时;北京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位于正南方。K3列车1月8:27时到达,是上午,太阳位于东南(该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东南—正南—西南),A错误。
BC.K4晚点1小时到达时为下午,太阳位于西侧,K19晚点1小时到达时为晚上,太阳已落山,BC错误。
D.K20列车8月6时49分到达,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时前东北日出,因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故6时49分,太阳最可能位于偏正东侧,D正确。
故答案为:D。
2.AD.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AD错误。
BC.莫斯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位于正南方,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B。
3.AD.K20列车由莫斯科发往北京,北京站正常进站时间是北京时间5:49,列车运行6天1时4分,即莫斯科发车时间为6天前北京时间的4:45,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位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以西5个时区,区时晚5个小时,此时莫斯科为前一天的23:45,与北京日期不同,此时为夏季深夜,最可能夜风微凉惬意,A错误,D正确。
BC.此时为8月,即使是8月1日,往前推6天为7月底,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莫斯科纬度高于北京,昼长更长,莫斯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该时段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日影逐渐变长,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下图为2023年12月7日20时海平面天气图。24小时内锋面a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锋面b的位置变化较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此时,图中锋线a的性质及移动方向为( )
A.暖锋自西向东 B.冷锋自西向东
C.暖锋自北向南 D.冷锋自北向南
5.图中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的是(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北部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地区
6.12月8日,下列地区出现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
A.北疆出现微雪天气 B.青藏高原狂风暴雨
C.东南沿海明显降温 D.东北地区风和日暖
【答案】4.B
5.B
6.A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锋面气旋;天气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4.锋线a由低压中心延伸,该锋线处冷暖气流易交汇,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辐合向内,说明a锋面将向东移动,图中西北部存在强大的冷高压中心,由其生成的冷气流推断锋面移动,也就是向暖气团移动,所以判断是冷锋,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5.A.沙尘天气一般是冷锋带来的,青藏高原四周山脉高大,阻挡风沙作用强,少有风沙天气,且图中青藏高原远离冷锋,A错误。
B.图中影响内蒙古中北部的a冷锋西侧附近有面积较大的沙源,随着a锋面向东推移,沙尘天气将会影响到华北平原北部,B正确。
C.锋面b的位置变化较小,是因为受到了天山山脉的阻挡,所以其南侧的塔里木盆地会受冷锋影响小,不易出现沙尘天气,C错误。
D.东北地区远离沙源地,且远离冷锋,沙尘天气不太可能影响东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B。
6.A.此时北疆部分地区大多位于冷锋b的锋后位置,冷锋锋后位置多降水,12月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是降雪,新疆气候干旱,水汽来源少,所以推断此时有可能北疆出现微雪天气,A正确。
B.青藏高原远离冷锋,且青藏高原也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不可能出现狂风暴雨,B错误。
C.此时东南沿海等压线非常稀疏,说明风力极小,受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小,不会出现明显降温,且图中东南沿海地区城市气温较高,C错误。
D.如图示东北的城市此时气温极低,不会出现日暖的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树木的径向生长表现为年轮宽度增加,其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相关。高山松为我国西部高山地区的特有树种,通常生长在海拔2600~3500m的阳坡地带。研究发现,某区域不同位置,高山松的径向生长状态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1950-2021年不同区域高山松年平均生长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该区域最可能为( )
A.天山 B.祁连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
8.近30年间,高山松生长趋势为( )
A.西南坡生长加速,东南坡抑制生长
B.均生长加速
C.西南坡抑制生长,东南坡生长加速
D.均抑制生长
9.近30年间,影响东南坡高山松生长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CO 浓度
【答案】7.D
8.A
9.B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点评】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7.C.结合材料可知,高山松为我国西部高山地区的特有树种,秦岭为我国南北分界线,处在东部,C错误。
A.天山森林主要分布在北坡,以云杉林为主,A错误。
B.祁连山森林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坡(北坡),以云杉林为主,B错误。
D.横断山处在我国西南地区,垂直带谱丰富,最有可能生长高山松,D正确。
故答案为:D。
8.近30年(1990-2020年),结合变化示意图,西南坡生长加速,东南坡抑制生长,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9.CD.结合材料高山松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相关,光照、CO 浓度不是影响生长状态的主导因素,CD错误。
AB.东南坡、西南坡纬度相差不大,温度(热量)变化小,主导因素为水分(湿度)的变化,A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某地质勘探队对贺兰山周边进行地质考察,下图是其绘制的考察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11.符合勘探队由M向N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A. B.
C. D.
【答案】10.D
11.A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因为形成先后的关系,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背斜一般是两翼新、中间老,向斜是两翼老、中间新。
10.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由岩浆侵入地壳形成,D正确。
A.火山喷发形成喷出岩,如玄武岩,A错误。
B.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B错误。
C.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如花岗岩变质成为片麻岩,C错误。
故答案为:D。
11.CD.根据图例信息可知,从M到断层岩层逐渐变老,应为背斜的一翼,不可能为向斜的槽部,CD错误。
AB.从断层到N,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且较老的岩层埋藏深,较新的岩层埋藏浅,A正确,B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下图为8月份大西洋西部海域水温和盐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中水温的变化特点为( )
A.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60°N的海域垂直变化最小
C.从表层到深处均匀变化 D.深度大于2km的海域变化小
13.甲处等盐度线密集,主要原因( )
A.副热带海区蒸发旺盛 B.巴西暖流和北上的寒流交汇
C.底层冷海水上泛强烈 D.多条径流汇入导致盐度降低
【答案】12.D
13.B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表层温度变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垂直变化:从表层到深层递减,一定深度之后不变。海水表层盐度变化: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水盐度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洋流等。
12.A.读图可知,表层水温最高处不只局限于赤道,大约是30°N-10°S,A错误。
B.80°S海域垂直温度变化最小,B错误。
C.结合图例,水温从表层到深处各温度范围不一般宽,C错误。
D.相较深度小于2km的海域,深度大于2km的海域随深度增加,水温变化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13.A.甲处等盐度线密集,表示南北方向盐度变化大。甲处位于40°S,不是副热带海区,A错误。
B.该海域为大西洋西部海域,巴西暖流和北上的寒流交汇,使该海域温度变化剧烈,盐度变化剧烈,B正确。
C.底层冷海水上泛会降低水温,降低盐度,但不会导致等盐度线分布密集,C错误。
D.该地盐度变化剧烈,不是盐度低,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2022年8月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工程北起郁江(西江的支流)的西津水库,在陆屋镇汇入钦江河段,沿干流进入北部湾。通过建设航运梯级枢纽和运河航道工程,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下图左图是平陆运河线路示意图,右图为钦江现状及运河裁弯取直段的平面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平陆运河的梯级开发有利于( )
A.构建江海联运体系 B.增加区域防洪压力
C.减少河道泥沙淤积 D.维持原有河道形态
15.平陆运河工程建设中,对局部河段裁弯取直,主要目的( )
A.防洪抗旱 B.灌溉农田 C.清淤泥沙 D.通航安全
16.平陆运河的修建主要考虑( )
①广西内陆需要有便捷的出海口 ②北部湾港需要扩大腹地范围
③钦州城市提升辐射范围 ④西部陆海新通道需优化线路
⑤广西需要深化面向西亚的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14.A
15.D
16.A
【知识点】河流地貌;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14.A.根据材料“通过建设航运梯级枢纽和运河航道工程,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可知,平陆运河的梯级开发有利于构建江海联运体系,A正确。
B.增加区域防洪压力不是有利影响,B错误。
C.平陆运河北起郁江西津水库,含沙量较少,河道泥沙淤积量很少,C错误。
D.修建运河改变了原有河道形态,D错误。
故答案为:A。
15.D.平陆运河工程建设主要目的是构建江海联运体系,裁弯取直也一定主要目的是通航安全,D正确。
AC.防洪抗旱、清淤泥沙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
B.灌溉农田不需要裁弯取直,B错误。
故答案为:D。
16.南宁等内陆城市原来的出海通道是西江,平陆运河沟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的主航道,缩短了广西大部分沿江城市的出海里程,可见广西内陆有了更便捷的出海口,优化了原来的西部入海通道,①④正确;构建连接西江内河航道网和北部湾港的江海联运体系,北部湾港的腹地的可以扩大,②正确;平陆运河主要考虑的是缓解西江干线的运输压力,并为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港口连通广西内陆腹地提供新的水路通道,钦州城市提升辐射范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③错误;广西和西亚之间的合作需要的是北部湾到西亚的海运为支持,平陆运河的修建方便了西江和北部湾之间的物流交流,⑤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下图为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主要位于( )
A.苏 B.滇 C.豫 D.鲁
18.中国人口老龄化重心演变趋势为( )
A.总体变化幅度较小 B.整体东移局部回迁
C.东西方向偏移量大 D.整体迁移速度减慢
19.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养老服务资源 B.医疗卫生条件
C.经济发展水平 D.优质生态环境
【答案】17.C
18.A
19.C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从图中看,我国人口老龄化重心先向西北,再向东北;移动幅度有大有小,并非持续增大。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17.C.据图可知,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主要集中在112°E~113°E和33°N~34°N,据经纬度可知主要位于河南(豫),C正确。
ABD.苏是江苏省,滇是云南省,鲁是山东省,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A.据图可知,1995-2020年我国老龄化分布重心轨迹主要集中在112°E~113°E和33°N~34°N,中国人口老龄化重心演变趋势为总体变化幅度较小,A正确。
B.整体向东北移动,B错误。
C.东西方向偏移量较小,C错误。
D.移动幅度有大有小,整体迁移速度加快趋势,D错误。
故答案为:A。
19.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这些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就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迁移到东部地区生活和工作,人口老龄化严重,C正确。
ABD.养老服务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态环境都不是主导因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鄂、皖两省是我国传统的双季稻(早稻和晚稻)产区,也有一定规模的中稻种植区。近年来,国家在扶持双季稻种植的同时,也在中稻种植区推广“一季稻+蔬菜”的水旱轮作新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根据气象条件,推测鄂、皖中稻种植区的最佳生长时段为( )
A.3月~7月 B.4月~9月
C.6月~11月 D.10月~次年3月
21.相较于双季稻,“一季稻+蔬菜”的轮作新模式,更有利于( )
①管理精细化②生产社会化③小规模定制化④种子良种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20.B
21.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0.B.水稻喜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4月-9月鄂、皖进入高温多雨期,适合水稻生长,鄂、皖中稻种植区的最佳生长时段为4月-9月,B正确。
ACD.3月、11月、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距离鄂、皖较远,鄂、皖地区水热不充足,不利于水稻生长,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1.蔬菜种植比水稻种植的管理更加精细化,①正确;由原来的双季稻变为“一季稻+蔬菜”,水稻种植减少,产量下降,应该培育良种,增加产量,因此种子应该实现良种化,④正确;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轮作新模式对生产社会化影响不大,②错误;原来的水稻田种蔬菜,规模没有变小,小规模定制化会增加工作量,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可为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下图为江苏省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生物多样性属于(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支撑服务 D.文化服务
23.与2000年相比,2020年江苏水资源供给的生态服务功能发生明显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强湿地保护 B.控制人口增长
C.优化产业结构 D.完善城市绿地
【答案】22.C
23.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
【解析】【点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功能。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功能,如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冲干扰、控制有害生物等;文化功能是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主观映象、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非物质利益;支持功能是指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更新与维持土壤肥力、产生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2.C.支撑功能是指保证其它所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所必需的基础功能,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更新与维持土壤肥力、产生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等,C正确。
A.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功能,如提供食物、水、原始材料等,生物多样性不属于供给功能,A错误。
B.调节功能是指调节人类生态环境的功能,如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冲干扰、控制有害生物等,生物多样性不属于调节功能,B错误。
D.生物多样性与文化服务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23.A.江苏省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中变化最大的是水资源供给,而人类生产生活利用到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当地水资源供给明显增加说明江苏当地加强了湿地保护,A正确。
BCD.控制人口增长不利于经济发展,且与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无关,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城市绿地对水资源供给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计54分。
24.(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河流下切,老河床受强洪水影响,保留至岸坡上并行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孔雀河(马甲藏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其上游形成多级河流阶地。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下,西南季风增强时,青藏高原气候趋于暖湿化;反之,气候相对干冷。西南季风势力的强弱变化会影响河流的径流量,进而影响河流阶地的发育。图9为西藏阿里孔雀河上游流域等高线示意图。图1为河流左岸某处阶地剖面图。
材料二:普兰县的农业区集中于孔雀河河谷一线,农田多位于开阔的冲积阶地上,被人们称为雪山环绕的“江南”、高原屋脊上的“粮仓”。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河流位置,并判断河流流向。
(2)推测图2中T5→T4时期,该区域西南季风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3)普兰县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上,试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答案】(1)见图。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2)西南季风增强。理由: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当西南季风增强时,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导致河流下蚀增强。
(3)阶地地势较低,相对较温暖;平坦开阔,便于耕作;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洪水期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但土层瘠薄,需要施肥。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季风环流;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河流存在于山谷之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结合图中等高线4500、4300、4200米位置,可以推断,4200米之间为河谷主要分布区,画图如下:
(2)图右中T5→T4时期,可知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应该是河流下切侵蚀严重;当西南季风增强时,冰川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导致河流下蚀增强,导致河床降低,进而T5与T4之间的高差较大。
(3)普兰县的农田多位于开阔的冲积阶地上,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阶地上,阶地地势较低,热量充足,相对较温暖;阶地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大,便于耕作;阶地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便于灌溉;阶地高于洪水位,洪水期阶地不被淹没,受洪涝灾害影响小。河谷位于山区,土层瘠薄,需要施肥。
【点评】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冷藏保鲜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5.(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并涵盖周边城市的特大型城市群。区域内制造业集群分布,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未来该城市群将通过协同发展,促进各城市高质量发展。图1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夜间灯光数据为城镇化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较好反映了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图2为199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
(1)根据夜晚灯光指数的变化,说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差异。
(2)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中布局的影响。
(3)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1995~2020年三省的城镇化水平快速升高,2010年之后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1995~2010年。各省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水平最高,湖南和江西的差异较小。
(2)优点: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缺点: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3)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快现代交通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合作。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长江经济带战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图分析,199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的夜间灯光指数上升较快,说明城镇化水平快速升高,且2010年之后夜间灯光指数上升坡度更陡,则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1995~2010年。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省夜间灯光指数均值”图分析,各省的夜间灯光指数差异较大,说明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水平最高,湖南和江西的差异较小。
(2)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集中布局的优点,集中布局可以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集聚布局,可以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其缺点表现在集聚布局会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破坏严重;集中布局消耗的能源较多,导致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3)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小城市发展,进而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打破行政壁垒,整体协调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经济联系;加快现代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生态安全合作,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点评】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群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最终可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对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意义也十分重大。
26.(2024高三上·苏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止2012年,非洲共有世界遗产126项;其中文化遗产83项,自然遗产3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5项,遍及39个国家。马达加斯加被称为世界五大必游目的地之一,“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王宫坐落山顶,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尼罗河流域是非洲世界遗产较丰富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非洲世界遗产分布图。图2为“蓝山行宫”景观图。
(1)描述非洲世界遗产的总体分布特征。
(2)分析“蓝山行宫”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说出尼罗河上、下游世界遗产类别的差异,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答案】(1)非洲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在大陆沿海和河流流域分布较为集中。
(2)地势高利于通风散热,安全性好;屋顶坡陡,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
(3)上游:主要类别为自然遗产;下游:主要类别为文化遗产建议:自然遗产设立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两种类别都应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加强监测和管理。
【知识点】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特征从总体来看,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特点;非洲世界遗产集中分布在大陆沿海、海岛地区和沿河地区;东非高原、北部地中海沿岸和尼日河流域分布相对集中。
(2)“蓝山行宫”是马达加斯加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且位于该岛东部,气候湿热,王宫坐落山顶,地势高,利于通风散热,同时坐落山顶有利于军事防御,安全性好;该岛东部为热带雨林,“蓝山行宫”为木质结构,建筑在石砌的台基上,便于就地取材;马达加斯加东部降水丰沛,由图可知,“蓝山行宫”屋顶坡陡,利于排水。
(3)读图可知,尼罗河上游世界遗产类别主要为自然遗产;尼罗河下游世界遗产类别主要为文化遗产。对尼罗河上、下游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建议可从宣传与意识教育、科技、行政、法律和财政等方面提出。两种类别的世界遗产都应加强宣传与意识教育,向公众传达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由于有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跨越了国界,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世界遗产的必要措施;保护世界遗产,各国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监测和管理。政府应加大资金、科技投入,加大世界遗产的修复、维护;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保护与发展规划。
【点评】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产木材地区多木构,产竹地区多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