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七年级三班吕强同学要实地参观考察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去
( )
A、北京西南周口店 B、浙江余姚河姆渡 C、陕西西安半坡 D、云南元谋县
2、在夏令营活动中,辅导老师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
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
3、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
表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嫘祖
4、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5、小说 封神榜 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
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6、阅读古代史学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 左传 记载:“封建
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给我们一个信息: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实行(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7、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 )
①铁农具的广泛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④兴修水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个军事家的思想( )
A、孙武 B、孙膑 C、孟子 D、孔子
9、四川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上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重要
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六辅渠
1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秦始皇哪方
面的功绩 (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中国 C、修筑长城 D、设置郡县
七年级历史,第1页 (共4页 )
{#{QQABAYQQogiAABBAAAgCQwXYCEAQkBGAACoOABAMoAABCBFABAA=}#}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刘邦起义 C、项羽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12、电视剧 汉武大帝 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势
力,他的的建议可能是( )
A、“推恩令” B、加强监察制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分封制
1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
高学府.它是( )
A、大学 B、太学 C、书院 D、翰林院
14、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的奏折用了3000片竹简,后来能够改变这一现象的重大发
明是( )
A、丝帛为主要书写材料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
15、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
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曾派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的是( )
A、西汉 B、三国吴国 C、三国魏国 D、西晋
17、编著了 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被人们尊称为“医圣”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8、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9、假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南北朝时就有,则当之无愧获此殊荣的应该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僧一行 D、祖冲之
20、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物产、矿藏、风光地理知识主要可以阅读的著
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论衡 C、 三国志 D、 水经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 建筑,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房屋主
要是 圆形房屋.
2、商朝时曾多次迁都,到商王 时把都城迁到了 ,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为 .
七年级历史,第2页 (共4页 )
{#{QQABAYQQogiAABBAAAgCQwXYCEAQkBGAACoOABAMoAABCBFABAA=}#}
4、司马迁编写的 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撰写者是北朝 ,强调农
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三、历史诊所: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12分)
1、相传黄帝之后,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世袭制,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治水
有功的禹做他的继承人.(3分)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争斗,晋文公任用晏子为相,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成为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分)
3、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刘备称帝,定都建业,史称东汉.(3分)
4、北魏光武帝即位后,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分)
四、材料分析题(24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
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4分)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
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
以后再去做.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4分)
2、材料二孟子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2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
七年级历史,第3页 (共4页 )
{#{QQABAYQQogiAABBAAAgCQwXYCEAQkBGAACoOABAMoAABCBFABAA=}#}
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材料二:他变法时曾在南门立一大木柱,宣布:谁能木柱搬到北门,赏十金.国人
不相信会有如此重赏,无人肯搬.商鞅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把木柱
搬到北门,商鞅立即如数发给赏金.(司马迁 史记 )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由材料一中的画线句你推断这次改
革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4分)
2、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2分)
【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
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
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
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尘封,
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二十五史详解 )
1、材料中“张骞通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执政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本来是什么
(3分)
2、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有哪些 请你举出一种上面材料中没有的西域传入内地的食
物.(3分)
五、思考探究题.(14分)
材料一: 宋书 记载:“江南 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
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
东西之极盛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材料二:(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八十七 晋记九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请你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和自己所知道的历
史知识概括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8分)
2、今天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发努力,假如需要你为当地建设发展献言
献策,请你结合当地的地域、物产、交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两条建议.(6分)
七年级历史,第4页 (共4页 )
{#{QQABAYQQogiAABBAAAgCQwXYCEAQkBGAACoOABAMoAABC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