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18:30:46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小”,不正确的在括号里打“x”)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薄边缘厚。(  )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有时放大有时缩小。 (  )
3.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
4.冠状病毒、肺炎球菌都是微生物。 (  )
5.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  )
6.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  )
7.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半年。 (  )
8.北京和乌鲁木齐同时迎来黎明。 (  )
9.哥白尼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  )
10.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清晨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
1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轮轴的结构特点。(  )
12.杠杆和斜面都能省力。 (  )
13.改变电流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  )
14.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  )
二、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15.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A.凸度 B.透明度 C.厚度
16.两个凸透镜(  )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A.三角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B.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C.平行组合之间的亮度
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C.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大小、颜色是一样的
18.下面食品中需要依靠微生物制作的是(  )。
A.醋、酸奶 B.面包、小白菜 C.泡菜、小白菜
19.地球由(  )组成。
A.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
B.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
C.大气层
20.昼夜交替与(  )有关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加公转
2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并形成了(  )。
A.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B.天体西升东落的现象
C.太阳自转的现象
22.四季变化与(  )有关。
A.地球自转 B.太阳自转 C.地球公转
23.南半球是夏至的时候,北半球是(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24.改变(  )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A.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
B.用力点的位置、用力点的高度
C.阻力点的位置、阻力点的高度
25.车轮是一种工具,它的结构(  )。
A.轮和平面 B.平面和轴 C.轮和轴
26.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  )。
A.热能和电能 B.光能和热能 C.光能和电能
27.电磁铁具有(  )产生磁性的现象。
A.接通电流 B.断开电流 C.靠近磁铁
28.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的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铁芯的大小
三、解答题
29.如何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30.我知道的杠杆类工具有
31.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我们发现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它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
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
5.【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根据对细胞的认识,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其中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地球自西向东运转,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早迎来日出,西边的地点日出时间晚。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方,最先迎来黎明。所以的题目说法是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由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日心说”是由哥白尼提出的。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是用来判定季节的,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不同的简单机械各有特点,让它们优势组合,能够设计出更多的产品。剪刀是杠杆和斜面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剪刀的连接轴是支点,手握的地方是动力点,剪刀口是阻力点。剪刀的刀刃是斜面的应用。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杠杆
【解析】【分析】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有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改变南北极,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线圈缠绕方向都会影响电磁铁的南北极。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可以通过改变电池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来改变南北极。
15.【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面积无关,与材质无关,与透明度无关。
16.【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显微镜,能成倍地增加放大倍数,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17.【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8.【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酸奶用到乳酸菌。
19.【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慢、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20.【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有关;极昼极夜的形成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星星等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或顺时针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
2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
23.【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往返运动,即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就为夏季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就为夏季,此时北半球离太阳直射点远,获得的热量少,就为冬季,反之亦然,南半球为冬季时,北半球就是夏季。
24.【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选项A正确。
25.【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
【解析】【分析】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车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和发展。但不论怎样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车轮属于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26.【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7.【答案】A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 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28.【答案】A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 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来实现,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铁芯粗细等,通过实验发现,串联多节电池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更多,所得到的结论是:电磁铁串联电池越多,磁性越强。
29.【答案】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顺序是: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
30.【答案】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剪刀、开瓶器等省力杠杆;筷子、钓鱼竿等费力杠杆;天平、跷跷板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 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1.【答案】通电导线周围有磁性。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指针偏转,首次发现了电可以产生磁这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1 /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小”,不正确的在括号里打“x”)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间薄边缘厚。(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它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有时放大有时缩小。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
3.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冠状病毒、肺炎球菌都是微生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因此,新冠肺炎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
5.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 根据对细胞的认识,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其中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7.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半年。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
8.北京和乌鲁木齐同时迎来黎明。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地球自西向东运转,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早迎来日出,西边的地点日出时间晚。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方,最先迎来黎明。所以的题目说法是错误。
9.哥白尼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由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日心说”是由哥白尼提出的。
10. 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清晨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是用来判定季节的,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1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轮轴的结构特点。(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不同的简单机械各有特点,让它们优势组合,能够设计出更多的产品。剪刀是杠杆和斜面两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剪刀的连接轴是支点,手握的地方是动力点,剪刀口是阻力点。剪刀的刀刃是斜面的应用。
12.杠杆和斜面都能省力。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斜面;杠杆
【解析】【分析】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有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3.改变电流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改变南北极,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线圈缠绕方向都会影响电磁铁的南北极。
14.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圈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系。电磁铁可以通过改变电池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来改变南北极。
二、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15.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有关。
A.凸度 B.透明度 C.厚度
【答案】A
【知识点】放大镜;凸透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面积无关,与材质无关,与透明度无关。
16.两个凸透镜(  )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A.三角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B.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
C.平行组合之间的亮度
【答案】B
【知识点】放大镜;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凸透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显微镜,能成倍地增加放大倍数,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C.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大小、颜色是一样的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8.下面食品中需要依靠微生物制作的是(  )。
A.醋、酸奶 B.面包、小白菜 C.泡菜、小白菜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酸奶用到乳酸菌。
19.地球由(  )组成。
A.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
B.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
C.大气层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慢、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20.昼夜交替与(  )有关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加公转
【答案】A
【知识点】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有关;极昼极夜的形成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并形成了(  )。
A.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B.天体西升东落的现象
C.太阳自转的现象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星星等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或顺时针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
22.四季变化与(  )有关。
A.地球自转 B.太阳自转 C.地球公转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
23.南半球是夏至的时候,北半球是(  )。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往返运动,即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获得的热量多,就为夏季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回归线)时,南半球就为夏季,此时北半球离太阳直射点远,获得的热量少,就为冬季,反之亦然,南半球为冬季时,北半球就是夏季。
24.改变(  )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A.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
B.用力点的位置、用力点的高度
C.阻力点的位置、阻力点的高度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选项A正确。
25.车轮是一种工具,它的结构(  )。
A.轮和平面 B.平面和轴 C.轮和轴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
【解析】【分析】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车轮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和发展。但不论怎样改进,它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车轮属于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
26.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  )。
A.热能和电能 B.光能和热能 C.光能和电能
【答案】B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27.电磁铁具有(  )产生磁性的现象。
A.接通电流 B.断开电流 C.靠近磁铁
【答案】A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 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28.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的实验中,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电流的大小 B.线圈的匝数 C.铁芯的大小
【答案】A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 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电流大小,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来实现,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圈数、铁芯粗细等,通过实验发现,串联多节电池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更多,所得到的结论是:电磁铁串联电池越多,磁性越强。
三、解答题
29.如何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答案】制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的顺序是: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
30.我知道的杠杆类工具有
【答案】生活中我们见到过剪刀、开瓶器等省力杠杆;筷子、钓鱼竿等费力杠杆;天平、跷跷板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杠杆
【解析】【分析】 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1.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我们发现了什么
【答案】通电导线周围有磁性。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电能和磁能
【解析】【分析】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指针偏转,首次发现了电可以产生磁这现象,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