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18:30:57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如下图,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起来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有质量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所以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起来,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故选A。
2.下列选项中,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是(  )。
A.孔明灯
B.竖直放入水中的杯
C.充气床垫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充气床垫利用了空气被压缩的性质,孔明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竖直放入水中的杯子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故选C。
3.在平衡尺两端挂两个充满气的气球,调至平衡状态,扎破一端的气球,会看到的现象是(  )。
A.平衡尺依然处在平衡状态
B.平衡尺向气球完好的一端倾斜
C.平衡尺向扎破气球的一端倾斜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在平衡尺两端挂两个充满气的气球,调至平衡状态,扎破一端的气球,气球里的空气的质量变小,会看到的现象是平衡尺向气球完好的一端倾斜。故选B。
4.如图1,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下列对热瓶中烟流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故选B。
5.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类型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故选C。
6.下列人类行为中,能有效改良贫瘠土壤的是(  )。
A.将落叶烧掉
B.种植绿肥,覆盖农田
C.砍伐森林
【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资源。将落叶烧掉、种植绿肥,覆盖农田都可以有效改良贫瘠土壤,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改良贫瘠土壤。故选C。
7.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植物分别适宜生长在哪种土壤中,请将序号填入正确的括号内。
A.苹果树 B.花生 C.荷花
【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根据对土壤类型的认识,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荷花;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苹果。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固体物质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有确定的形状 B.有确定的体积 C.没有确定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一定的质量。故选C。
9.下列选项中,属于液体物质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没有确定的形状 B.没有确定的体积 C.没有确定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故选A。
10.要想将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网筛分离
B.先溶解后蒸发来分离
C.用磁铁分离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要想将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可以用磁铁吸引铁屑进行分离。故选C。
11.当杯底出现无法溶解的糖,下列这些做法不能使糖继续溶解的是(  )。
A.加热杯子里的水
B.向水里加入更多的糖
C.继续多次搅拌杯里的水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当杯底出现无法溶解的糖,可以通过加热、搅拌等方法加快溶解,加入更多的糖不能使糖继续溶解。故选B。
12.下图是地球表面积占比图,你认为占71%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沙漠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故选A。
13.下列选项中,符合“相对较为封闭,水面较为平静,水的流向不明显,蓄水量比较多的自然水域”的是(  )。
A.水库 B.河流 C.湖泊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淡水资源不充裕,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存在江、河、湖泊和地下,符合“相对较为封闭,水面较为平静,水的流向不明显,蓄水量比较多的自然水域”的是湖泊,水库是人工水域,河流流向明显。故选C。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  )。
A.湖水 B.井水 C.泉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井水、泉水属于地下水;湖水不属于地下水。故选A。
15.下列水体类型中,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的是(  )。
A.海洋 B.河流 C.湖泊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据统计,海洋中生物有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植物2.5万种,为人类提供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世界上约85%的水产品产于海洋,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故选A。
16.下列行为中,不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作用的是(  )。
A.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
B.洗菜水用来浇花
C.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
【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除了水污染之外,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洗菜水用来浇花、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会造成水污染。故选A。
17.空气从进入人体依次经过的呼吸器官是(  )。
A.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鼻腔→咽喉一气管→支气管→肺
C.鼻腔→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吸气的过程:鼻腔或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B。
18.请在下图中,将正确的人体消化器官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A.食道 B.胃 C.大肠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19.在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在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的营养素是糖类。故选A。
二、判断题
20.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势能。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
21.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题目说法正确。
2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具有一定的肥力。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3.土壤的肥力取决于加入的化肥的多少,和土壤中的腐殖质没有关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漂浮在水面的枯枝败叶,它们腐烂后将会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腐殖质越多,说明土壤越肥沃。题目说法错误。
24.水面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会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水平面指完全静止的水所形成的平面,亦指跟这个平面平行的面。静止的水面是受地球表面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特别的、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也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题目说法正确。
25.物质能溶解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题目说法正确。
26.海洋含水量巨大,并且能被人们直接利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淡水资源不充裕,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存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海洋里的都是盐水,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我们必须节约用水。题目说法错误。
27.所有湖泊蕴含的都是淡水,能被人们直接利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难以利用。所以目前被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湖泊有淡水湖和咸水湖,只有淡水湖能被人们直接利用。题目说法错误。
28.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题目说法正确。
29.胃、小肠、大肠都能够进行食物的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使食物磨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把食物运输进入胃。胃:磨碎并搅拌食物成食糜,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题目说法正确。
三、【探究与思维】研究土壤
30.请在下方表格中,按照要求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答案。
【答案】B 水分 空气 A B A C B C A B A 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田野里到处都是土壤。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用纸巾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会看到纸巾变湿润了。将一块土放入盛有水的杯中,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发现土壤有分层现象,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
四、控制变量
31.
【答案】C A B D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但是水溶解物质的量是有限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探究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探究溶解快慢与是否温度有关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的多少、盐的多少、搅拌次数等。
1 / 1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如下图,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起来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可以被压缩 C.空气有质量
2.下列选项中,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是(  )。
A.孔明灯
B.竖直放入水中的杯
C.充气床垫
3.在平衡尺两端挂两个充满气的气球,调至平衡状态,扎破一端的气球,会看到的现象是(  )。
A.平衡尺依然处在平衡状态
B.平衡尺向气球完好的一端倾斜
C.平衡尺向扎破气球的一端倾斜
4.如图1,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下列对热瓶中烟流动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5.土壤中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类型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6.下列人类行为中,能有效改良贫瘠土壤的是(  )。
A.将落叶烧掉
B.种植绿肥,覆盖农田
C.砍伐森林
7.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植物分别适宜生长在哪种土壤中,请将序号填入正确的括号内。
A.苹果树 B.花生 C.荷花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固体物质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有确定的形状 B.有确定的体积 C.没有确定的质量
9.下列选项中,属于液体物质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没有确定的形状 B.没有确定的体积 C.没有确定的质量
10.要想将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网筛分离
B.先溶解后蒸发来分离
C.用磁铁分离
11.当杯底出现无法溶解的糖,下列这些做法不能使糖继续溶解的是(  )。
A.加热杯子里的水
B.向水里加入更多的糖
C.继续多次搅拌杯里的水
12.下图是地球表面积占比图,你认为占71%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沙漠
13.下列选项中,符合“相对较为封闭,水面较为平静,水的流向不明显,蓄水量比较多的自然水域”的是(  )。
A.水库 B.河流 C.湖泊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下水的是(  )。
A.湖水 B.井水 C.泉水
15.下列水体类型中,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的是(  )。
A.海洋 B.河流 C.湖泊
16.下列行为中,不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作用的是(  )。
A.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
B.洗菜水用来浇花
C.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
17.空气从进入人体依次经过的呼吸器官是(  )。
A.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鼻腔→咽喉一气管→支气管→肺
C.鼻腔→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18.请在下图中,将正确的人体消化器官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A.食道 B.胃 C.大肠
19.在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二、判断题
20.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  )
21.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  )
2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具有一定的肥力。 (  )
23.土壤的肥力取决于加入的化肥的多少,和土壤中的腐殖质没有关系。 (  )
24.水面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会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  )
25.物质能溶解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  )
26.海洋含水量巨大,并且能被人们直接利用。 (  )
27.所有湖泊蕴含的都是淡水,能被人们直接利用。 (  )
28.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  )
29.胃、小肠、大肠都能够进行食物的消化以及营养的吸收。 (  )
三、【探究与思维】研究土壤
30.请在下方表格中,按照要求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答案。
四、控制变量
3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所以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不起来,只能吹大到一定程度。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充气床垫利用了空气被压缩的性质,孔明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竖直放入水中的杯子利用了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有质量,在平衡尺两端挂两个充满气的气球,调至平衡状态,扎破一端的气球,气球里的空气的质量变小,会看到的现象是平衡尺向气球完好的一端倾斜。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故选C。
6.【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资源。将落叶烧掉、种植绿肥,覆盖农田都可以有效改良贫瘠土壤,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改良贫瘠土壤。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根据对土壤类型的认识,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荷花;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苹果。
8.【答案】C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一定的质量。故选C。
9.【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要想将混合在一起的木屑和铁屑分离开来,可以用磁铁吸引铁屑进行分离。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当杯底出现无法溶解的糖,可以通过加热、搅拌等方法加快溶解,加入更多的糖不能使糖继续溶解。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淡水资源不充裕,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存在江、河、湖泊和地下,符合“相对较为封闭,水面较为平静,水的流向不明显,蓄水量比较多的自然水域”的是湖泊,水库是人工水域,河流流向明显。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井水、泉水属于地下水;湖水不属于地下水。故选A。
15.【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据统计,海洋中生物有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植物2.5万种,为人类提供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世界上约85%的水产品产于海洋,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故选A。
16.【答案】A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除了水污染之外,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洗菜水用来浇花、洗漱时,不要一直开着水龙头能有效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将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掉会造成水污染。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吸气的过程:鼻腔或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B。
18.【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消化过程是通过消化器官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19.【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在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活动的营养素是糖类。故选A。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势能。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题目说法正确。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题目说法正确。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题目说法正确。
23.【答案】错误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漂浮在水面的枯枝败叶,它们腐烂后将会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腐殖质越多,说明土壤越肥沃。题目说法错误。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水平面指完全静止的水所形成的平面,亦指跟这个平面平行的面。静止的水面是受地球表面重力场影响而形成的、特别的、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也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题目说法正确。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题目说法正确。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淡水资源不充裕,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存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海洋里的都是盐水,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我们必须节约用水。题目说法错误。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难以利用。所以目前被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湖泊有淡水湖和咸水湖,只有淡水湖能被人们直接利用。题目说法错误。
28.【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题目说法正确。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使食物磨碎,并消化少量淀粉。食道:把食物运输进入胃。胃:磨碎并搅拌食物成食糜,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题目说法正确。
30.【答案】B 水分 空气 A B A C B C A B A 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田野里到处都是土壤。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用纸巾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会看到纸巾变湿润了。将一块土放入盛有水的杯中,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发现土壤有分层现象,从上到下依次是黏土、粉沙、沙、沙砾。根据土壤中含沙和黏土的多少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沙质土含砂粒比较多,土壤不成团,黏性非常弱;黏质土沙粒很少,很容易成团,黏性非常强;壤土沙粒占一半的土壤,能成团,黏性居中,土壤颜色较深。据渗水、保水等情况,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类,其中保水性最好的土壤称为黏质土,透气性和透水性都差,渗水能力最好的称为砂质土,容易流失水分,透气性好,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
31.【答案】C A B D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但是水溶解物质的量是有限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碾碎。探究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探究溶解快慢与是否温度有关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的多少、盐的多少、搅拌次数等。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