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2023三上·泗阳期末)空气是由许多 组成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因此很容易被 和 。
【答案】微粒;压缩;扩张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大,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发生改变,容易被压缩和扩张。
2.(2023三上·泗阳期末)气温是指 的温度,每天应选择 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可以发现一大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答案】大气;同一;先升高后降低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可以用气温计测量,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一天当中气温是不断的变化的。凌晨气温最低,中午气温最高,可以发现一大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3.(2023三上·泗阳期末)制作简易雨量器首先要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 ,刻度条要从 贴起、零刻度线与 对齐。
【答案】透明直筒;底;杯子内底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容器适宜选择直筒容器,上下粗细一样,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刻度条要从底贴起、零刻度线与杯子内底对齐。
4.(2023三上·泗阳期末)我们可以用 、 、 方法加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答案】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加入更多的物质不能使物质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发生变化。
5.(2023三上·泗阳期末)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 (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 。
【答案】不会;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将一只塑料杯子倒扣在水,让水淹没杯子,我们会发现杯子里没有进入水,粘在杯底的纸团不会湿。
二、选择题
6.(2023三上·泗阳期末)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过了一会瓶身外壁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是( ).
A.杯子里渗出来的饮料
B.空气里的小水滴
C.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过了一会瓶身外壁会出现小水滴,原因是由于冰箱内温度较低,冰箱外温度较高,水蒸汽遇冷的瓶身外壁凝结成小水滴。故选C。
7.(2023三上·泗阳期末)纤维、羽毛状的云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的形状不同,可以将云分成三类。大团、堆积的云称为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称为卷云。卷云通常出现在晴朗的天气。故选C。
8.(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进行飞行的是( )。
A.孔明灯 B.风筝 C.火箭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进行飞行的。故选A。
9.(2023三上·泗阳期末)瓶子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子中还剩下( ).
A.半瓶空气 B.一瓶空气 C.空气没有了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重量很轻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瓶子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子中还剩下一瓶空气。故选B。
10.(2023三上·泗阳期末)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纤维羽毛状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的形状不同,可以将云分成三类。大团、堆积的云称为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称为卷云。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大团、堆积的积云。故选A。
11.(2023三上·泗阳期末)科学课上,我们玩的"空气传递"游戏,你认为装在哪个容器中最合适呢 ( )
A.塑料杯 B.碗 C.自封口塑料袋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重量很轻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科学课上,我们玩的"空气传递"游戏,装在自封口塑料袋中最合适,不容易泄露。故选C。
三、判断题
12.(2023三上·泗阳期末)云覆盖整个天空时一定是多云。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所以云覆盖整个天空时一定是阴天。题目说法错误。
13.(2024三上·依安期末)要想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想要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2023三上·泗阳期末)雪是水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状态。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水蒸汽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雪属于固态的水。题目说法错误。
15.(2023三上·泗阳期末)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题目说法错误。
16.(2023三上·泗阳期末)睛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晴天时天空中可能有少许云。题目说法错误。
17.(2023三上·泗阳期末)将不溶于水的物质碾碎就能溶解于水。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将不溶于水的物质碾碎也不能溶解于水。题目说法错误。
四、探究题
18.(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右图,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是( )。
A. B. C.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答案】(1)C
(2)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C测量方法正确。故选C。
(2)在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故选B。
19.(2023三上·泗阳期末)为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见下图)
(1)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固定温度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2)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 )。
A.非常短暂 B.比较漫长 C.需要1分钟左右
(3)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
A.逐渐开高 B.逐断降低 C,保持在0℃不变
(4)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 )
A.冰面低些 B.水面低些 C.没有变化
(5)观察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多选题)
A.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
B.冰融化成水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液态
【答案】(1)C
(2)B
(3)B
(4)B
(5)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1) 观察实验装置,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可以做标志线。故选C。
(2)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融化吸热,冰融化的速度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比较漫长。故选B。
(3) 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保持在0℃不变。故选C。
(4) 水结冰体积膨大,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减小。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水面低些。故选B。
(5) 观察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冰融化成水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液态。故选ABC。
1 / 1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2023三上·泗阳期末)空气是由许多 组成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因此很容易被 和 。
2.(2023三上·泗阳期末)气温是指 的温度,每天应选择 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可以发现一大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3.(2023三上·泗阳期末)制作简易雨量器首先要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 ,刻度条要从 贴起、零刻度线与 对齐。
4.(2023三上·泗阳期末)我们可以用 、 、 方法加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2023三上·泗阳期末)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 (填“会”或“不会”)湿,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 。
二、选择题
6.(2023三上·泗阳期末)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过了一会瓶身外壁会出现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是( ).
A.杯子里渗出来的饮料
B.空气里的小水滴
C.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
7.(2023三上·泗阳期末)纤维、羽毛状的云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8.(2023三上·泗阳期末)下列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进行飞行的是( )。
A.孔明灯 B.风筝 C.火箭
9.(2023三上·泗阳期末)瓶子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子中还剩下( ).
A.半瓶空气 B.一瓶空气 C.空气没有了
10.(2023三上·泗阳期末)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纤维羽毛状的云
C.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11.(2023三上·泗阳期末)科学课上,我们玩的"空气传递"游戏,你认为装在哪个容器中最合适呢 ( )
A.塑料杯 B.碗 C.自封口塑料袋
三、判断题
12.(2023三上·泗阳期末)云覆盖整个天空时一定是多云。 ( )
13.(2024三上·依安期末)要想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
14.(2023三上·泗阳期末)雪是水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状态。 ( )
15.(2023三上·泗阳期末)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
16.(2023三上·泗阳期末)睛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17.(2023三上·泗阳期末)将不溶于水的物质碾碎就能溶解于水。 ( )
四、探究题
18.(2023三上·泗阳期末)如右图,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1)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其正确的是( )。
A. B. C.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19.(2023三上·泗阳期末)为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见下图)
(1)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固定温度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2)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 )。
A.非常短暂 B.比较漫长 C.需要1分钟左右
(3)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
A.逐渐开高 B.逐断降低 C,保持在0℃不变
(4)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 )
A.冰面低些 B.水面低些 C.没有变化
(5)观察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多选题)
A.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
B.冰融化成水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液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微粒;压缩;扩张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大,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发生改变,容易被压缩和扩张。
2.【答案】大气;同一;先升高后降低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可以用气温计测量,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一天当中气温是不断的变化的。凌晨气温最低,中午气温最高,可以发现一大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3.【答案】透明直筒;底;杯子内底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制作雨量器要选择透明直筒的容器。首先,选择透明容器,容易读取容器中水的高度是多少;其次容器适宜选择直筒容器,上下粗细一样,刻度均匀,不容易产生误差。刻度条要从底贴起、零刻度线与杯子内底对齐。
4.【答案】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加入更多的物质不能使物质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发生变化。
5.【答案】不会;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由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将一只塑料杯子倒扣在水,让水淹没杯子,我们会发现杯子里没有进入水,粘在杯底的纸团不会湿。
6.【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夏天,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过了一会瓶身外壁会出现小水滴,原因是由于冰箱内温度较低,冰箱外温度较高,水蒸汽遇冷的瓶身外壁凝结成小水滴。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的形状不同,可以将云分成三类。大团、堆积的云称为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称为卷云。卷云通常出现在晴朗的天气。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进行飞行的。故选A。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重量很轻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瓶子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瓶子中还剩下一瓶空气。故选B。
10.【答案】A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的形状不同,可以将云分成三类。大团、堆积的云称为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是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称为卷云。谚语“天有城堡云,地有雷雨临”中的“城堡云”是大团、堆积的积云。故选A。
1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重量很轻等。因为空气可以流动。科学课上,我们玩的"空气传递"游戏,装在自封口塑料袋中最合适,不容易泄露。故选C。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所以云覆盖整个天空时一定是阴天。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认识,想要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叫蒸发。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水蒸汽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雪属于固态的水。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做过滤实验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晴天时天空中可能有少许云。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将不溶于水的物质碾碎也不能溶解于水。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1)C
(2)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持平,C测量方法正确。故选C。
(2)在实验中会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故选B。
19.【答案】(1)C
(2)B
(3)B
(4)B
(5)C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1) 观察实验装置,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可以做标志线。故选C。
(2)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融化吸热,冰融化的速度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比较漫长。故选B。
(3) 在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保持在0℃不变。故选C。
(4) 水结冰体积膨大,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减小。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水面低些。故选B。
(5) 观察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冰融化成水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液态。故选AB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