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4 第2课时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氢原子能级跃迁 课时练(含解析)-2024春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4 第2课时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氢原子能级跃迁 课时练(含解析)-2024春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06 19:1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氢原子能级跃迁
1.(2022·南京市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仅有2条
B.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C.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D.光子a的动量小于光子b的动量
2.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2~3.11 eV,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在可见光范围的有(  )
A.1条 B.2条
C.3条 D.6条
3.我国北斗三号使用的氢原子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原子钟,它是利用氢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频率的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能辐射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能量最大的光子与能量最小的光子的能量差为(  )
A.13.6 eV B.12.09 eV
C.10.2 eV D.1.89 eV
4.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绝对值为En=,其中E1是基态能量的绝对值,而量子数n=1,2,3…。假设通过电场加速的电子轰击氢原子时,电子全部的动能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则使电子加速的电压至少为(e为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  )
A. B. C. D.
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在基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氢原子只吸收特定能量的光子,所以能量为12.5 eV的光子不会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B.由于氢原子只吸收特定能量的光子,故动能为12.5 eV的电子的能量不会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C.能量为14 eV的光子不会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D.动能为14 eV的电子不会被基态氢原子吸收
6.(2022·盐城市高二期末)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
A.hν3 B.hν4 C.hν5 D.hν6
7.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某光电管的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21 eV,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辐射的光照射到该光电管的阴极上,只有4条光谱线能使之发生光电效应,则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89 eV B.10.20 eV
C.12.09 eV D.12.75 eV
8.(2023·辽宁卷)原子处于磁场中,某些能级会发生劈裂。某种原子能级劈裂前后的部分能级图如图所示,相应能级跃迁放出的光子分别设为①②③④。若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则(  )
A.①和③的能量相等
B.②的频率大于④的频率
C.用②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④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Ek
9.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氢气放电管实验观测到四种频率的可见光。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3.1 eV之间,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测到的可见光可能是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放出的
B.n=2能级的氢原子吸收上述某可见光后可能会电离
C.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D.大量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4种频率的光
10.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一个自由电子的动能为12.89 eV,与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正碰,假定不计碰撞过程中氢原子的动能变化,则碰撞后该电子剩余的动能可能为(  )
A.0.14 eV B.0.54 eV
C.0.90 eV D.2.80 eV
11.(2022·徐州市高二期中)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状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则:
(1)氢原子可能发射几种频率的光子?
(2)氢原子由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多少电子伏特?
(3)用(2)中的光子照射下表中几种金属,哪些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少电子伏特?
金属 铯 钙 镁 钛
逸出功W0/eV 1.9 2.7 3.7 4.1
12.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电子质量m=0.91×10-30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108 m/s,E2=-3.4 eV)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n=2激发态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时的速度为多大?
第2课时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氢原子能级跃迁
1.D [大量氢原子处于n=3能级时跃迁所发射的谱线即光子的种类为C=3,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光子a的能量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所放出的能量,光子b的能量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放出的能量,则光子a的能量小于光子b的能量,故B错误;光子能量为E=hν=h,即能量大的光子,波长短,则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故C错误;由λ=可知,波长长的光子动量小,则光子a的动量小于光子b的动量,故D正确。]
2.B [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分别为0.66 eV,2.55 eV,12.75 eV,
1.89 eV,12.09 eV,10.2 eV,所以处于可见光范围的有2条,故A、C、D错误,B正确。]
3.C [设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根据C==3,解得n=3,由公式hν=En-Em可知,从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从n=3跃迁到n=2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三种光子的最大能量差为ΔE=(E3-E1)-(E3-E2)=E2-E1=-3.40 eV-(-13.6 eV)=10.2 eV,故C正确,A、B、D错误。]
4.C [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使电子加速的电压最小,由能量关系-eU=E2-E1=-E1得U=,故选C。]
5.A [根据玻尔的理论,氢原子吸收光子可以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光子的能量恰好等于两能级差,如果不等于,则光子不能被吸收,基态与第三能级的能级差为12.09 eV,与第四能级的差为12.75 eV,所以12.5 eV的光子不会被吸收,故A正确;氢原子被外来自由电子撞击俘获能量被激发,电子能量为12.5 eV,氢原子最高可跃迁到第三能级,剩余能量可以以动能形式存在,所以,可以被吸收,故B错误;当光子的能量大于13.6 eV时,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生电离,多余的能量作为脱离氢原子后电子的动能,因此可以被吸收,故C错误;动能为14 eV的电子最高可以使氢原子电离,因此可以被吸收,故D错误。]
6.A [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可知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的吸收光子后能跃迁至n=4的能级。从n=4的能级跃迁至低能级时有以下几种情况:n=4至n=3,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ε1=123 eV,频率ν1;n=4至n=2,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ε2=474.3 eV,频率为ν3;n=4至n=1,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ε3=2 371.5 eV,频率为ν6;n=3至n=2,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ε3=351.3 eV,频率为ν2;n=3至n=1,发出的光子能量为ε4=2 248.5 eV,频率为ν5;n=2至n=1,发出的光子能量ε6=1 897.2 eV,频率为ν4。所以E等于hν3。故A正确,B、C、D错误。]
7.D [给氢原子提供1.89 eV的能量时,氢原子无法跃迁,故A不符合题意;给氢原子提供10.20 eV的能量时,氢原子能够跃迁到n=2能级,之后辐射的光只存在1条谱线,故B不符合题意;给氢原子提供12.09 eV的能量时,氢原子能够跃迁到n=3能级,之后辐射的光最多为3条谱线,故C不符合题意;给氢原子提供12.75 eV的能量时,氢原子能够跃迁到n=4能级,之后4→1、3→1、2→1和4→2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都大于2.21 eV,可以使光电管阴极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故D符合题意。]
8.A [由题图可知①和③对应的跃迁能级差相同,可知①和③的能量相等,选项A正确;因②对应的能级差小于④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④的能量,根据E=hν可知②的频率小于④的频率,选项B错误;因②对应的能级差小于①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①的能量,②的频率小于①的频率,则若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用②照射该金属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因④对应的能级差大于①对应的能级差,可知④的能量大于①的能量,即④的频率大于①的频率,因用①照射某金属表面时能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根据Ek=hν-W逸出功,则用④照射该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Ek,选项D错误。]
9.C [因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3.1 eV之间,所以观测到的可见光可能是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放出的,故A错误;n=2能级的氢原子要吸收至少3.4 eV的光子才能电离,而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3.1 eV之间,故B错误;当大量氢原子从n=2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能量为10.2 eV,而从其他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能量都大于10.2 eV,且都大于可见光的最大能量3.1 eV,所以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故C正确;大量n=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根据C=6,所以大量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故D错误。]
10.A [由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从基态(n=1)跃迁到n=2、3、4、5各激发态所需的能量依次为E2-E1=10.20 eV,E3-E1=12.09 eV,E4-E1=12.75 eV,E5-E1=13.06 eV;因此,动能为12.89 eV的电子与基态氢原子发生正碰,可能的跃迁只有前三种,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碰撞中电子剩余的动能依次为2.69 eV,0.80 eV,0.14 eV,故A正确,B、C、D错误。]
11.(1)6 (2)2.55 eV (3)铯金属 0.65 eV
解析 (1)可能发射=6种频率的光子。
(2)由玻尔的跃迁规律可得光子的能量为
ε=E4-E2=-0.85 eV-(-3.40) eV=2.55 eV
(3)ε只大于铯的逸出功,故光子只有照射铯金属上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ε-W0=2.55 eV-1.9 eV=0.65 eV。
12.(1)8.21×1014 Hz (2)106 m/s
解析 (1)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为E=0-(-3.4 eV)=3.4 eV
则所用电磁波的频率为ν=≈8.21×1014 Hz
(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E0=h≈9.95×10-19 J,电离能为
ΔE=3.4×1.6×10-19 J=5.44×10-19 J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E0-ΔE=Ek,代入数据解得
Ek=4.51×10-19 J,又Ek=mv2
代入数据可得v≈106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