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第5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摔跤》是一篇描写两个孩子摔跤情景的记叙文。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具体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场充满童趣和竞技精神的摔跤比赛。课文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比赛的紧张与刺激。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通常对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和有趣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摔跤》这篇课文时,学生会对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摔跤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其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他们会试图模仿课文中的语言,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比赛的情景。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在理解某些抽象概念或复杂情感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他们可能难以理解“虎势儿一站”、“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等形象生动的描写背后的深层含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情境模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生字新词。 ★★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感受小嘎子这个人物的形象。 ★★★
3.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感受小嘎子这个人物的形象。
难点: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核心问题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生答:“我觉得《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非常让我难以忘怀。她聪明敏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感情。她的悲剧命运也让我深感同情和惋惜。” 生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机智过人,能言善辩,而且武功高强。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忠诚和勇敢的品质。” 师: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谈话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回顾和分析所读内容,还能在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学生需要组织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此外,通过分享和解释为什么这些人物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人物塑造。
二、研读文本 1.生答:《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选自小说《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2.生答:《摔跤》主要描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 3.生读词语,等教师纠正字音后再齐读。 学生边浏览边画线。 学生自由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摔跤》。 生答:《摔跤》主要用了动作描写。 生答:小胖墩儿憨厚老实,小嘎子活泼、调皮,爱耍小聪明。 6.生答:还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7.学生朗读《摔跤》这个片段,边读边想象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时的情景。 8.默读课文后,同桌讨论,试着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 师:快速默读课文,片段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谈一谈你对《小兵张嘎》的了解。 说一说片段描写了什么? 3.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小嘎子 下冷绊子 揪住 扳他不动 脚腕子 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4.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片段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用笔画上线。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全班交流汇报《摔跤》。 5.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摔跤》说说这篇小短文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两个小朋友什么特点呢? 师:《摔跤》这个片段,作者除了用动作描写以外,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7.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小结:《摔跤》这个片段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8.默读课文后,同桌之间试着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 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并提取关键信息,学生不仅能够锻炼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还能深入了解《小兵张嘎》这部小说的基本情况和作者背景。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促进课堂互动,激发阅读兴趣,并为后续深入分析这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聚焦这一核心片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结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还帮助他们形成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和理解。 3.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并指名学生逐个朗读,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字词认读能力,减少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此外,通过齐读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参与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齐读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印象,巩固他们的记忆。 4.通过快速浏览课文并随后进行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摔跤》中的人物形象。这一环节首先确保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为后续的细致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积极互动,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物特点,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也促进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全班交流汇报环节则让学生们有机会将讨论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他们从他人的分享中汲取了新的灵感。这一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5.通过再次朗读课文《摔跤》,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主要使用的描写方法,尤其是动作描写,这个教学环节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欣赏这篇短文。朗读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直观地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魅力。同时,通过讨论动作描写如何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学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最终,通过分析两个小朋友的特点,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提升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批判性思维。 6.通过分析《摔跤》这个片段,学生不仅理解了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重要作用,还发现了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等多种手法。这种多样化的描写方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立体,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语言描写展示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状态,而心理活动描写则揭示了人物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 7.教师的小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全面的理解框架,帮助他们整合和巩固了之前讨论的各种描写方法及其效果。通过小结,学生不仅能够回顾《摔跤》片段中作者如何巧妙地运用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小嘎子的性格特点,还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描写方法如何共同作用,使得小嘎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8.默读课文、同桌讨论以及随后的情景表演将学生的理解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动作和表情,从而加深了对《摔跤》片段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情景的感知和理解。默读帮助学生构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桌讨论则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而将课文情景表演出来,要求学生将文字转化为动作和表情,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更让他们深入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通过这一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提升了文学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三、总结 教师:同学们演得非常生动呢!希望在下课的时间里可以见到大家有趣的表演。表演完后,其他同学评价,小演员认真听别人的建议并改正。 评价他人的表演也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这种互评互动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表现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词语;2.运用动作描写写一段小练笔。
板书设计 摔跤 小嘎子(富有心机) 小胖墩儿(稳重有力)
教学反思 在完成《摔跤》这一课的教学后,我深感这篇课文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良好载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通过朗读和讨论,学生深入理解了作者所使用的多种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写作技巧的兴趣。我发现,当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技巧时,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其次,表演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文本转化为实际表演的机会,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通过表演,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还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表演环节,有些学生因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不愿意参与,这需要我们作为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此外,在评价他人的表演时,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摔跤》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有趣和有效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