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21: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入新课
越南
阿拉伯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高级长官的一种权力标志,在他们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以斧钺。
▲束棒
法西斯主义
对内:实行恐怖
独裁统治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徽
对外:侵略扩张,
发动战争, 争霸世界
极端民族主义亦称大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排他意识为特征,鼓吹民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极端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以各种方式侵犯其他民族的利益。
是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具有扩张性。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01
第二次世界大战
02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03
04
巩固练习
PART 01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得很快,它们打破了战后形成的相对均势,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要再次提上日程。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
——姚丽《二战全史》
位次 1929年 对外出口 1937年 工业产量 1937年工业发展速度
1 美国 美国 美国
2 英国 德国 日本
3 德国 英国 德国
4 法国 法国 英国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背景
1919年7月21日,300万德国工人罢工24小时,抗议签订《凡尔赛和约》。
可以说,“一战”结束时就埋下了“二战”爆发的种子,地点就在巴黎凡尔赛宫。种子的萌发还需要空气、水、土壤等外部条件。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为“二战种子”提供了恰逢其时的生长条件。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历时最长的一次,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
——思不群《二战全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在3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德国、意大利、日本,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这些国家在1919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施了。
——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背景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
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
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
内容:
整顿金融财政:制定《紧急银行法》,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保证存款安全。
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
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做法: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背景
惊恐万状的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于是德、日继意大利之后于30年代初公开建立法西斯专政,企图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近卫文麿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矢部贞治《近卫文麿》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势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的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格哈特·温伯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特征:
极端民族主义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手段:
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内)
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对外)
目的:
重构国际秩序,争取世界霸权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意大利:
“法西斯主义为民族而奋斗”“要重振古罗马帝国的霸业,要实现自己历史上的完全统一”
德国:
“雅利安种族是对人类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唯一民族理应统治世界”“建立在劣等民族的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统治民族的帝国”
日本:
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共同点:
①德日封建残余严重,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
②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③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德日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937年11月,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40年2月,三国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结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结盟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就是为了战争。
——希特勒
PART 02
第二次世界大战
殖民扩张
手工工场
亚洲(太平洋)战场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武汉会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核爆日本”
日本投降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本局部侵华,拉开二战序幕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二战在亚洲爆发
1938年,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
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进入全球阶段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5年,“东京大轰炸-李梅火攻”
1945年8月,“核爆日本”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战场
1936年3月,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英法德等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承认德国吞并苏台德(面积2.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60万)。
绥靖政策
1939.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5.8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8.9“慕尼黑阴谋”
得意洋洋的张伯伦
绥靖政策:祸水东引,牺牲他国
欧洲战场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观战,苏联从东方出兵,波兰灭亡。
1939年秋冬-1940年春,英法与德军凭借工事对峙,“静坐战”。
1940年4-5月,德军入侵北欧,攻陷挪威和丹麦,逼降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并突入法国境内,英法军队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7-9月,不列颠空战。
欧洲和北非战场
1940年9月,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在此之前,希特勒开始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
另外,德、意军队与英军在北非展开争夺。在巴尔干,德、意军队也遭遇抵抗。
入侵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德战争爆发。战争进一步扩大。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美、英、苏三国开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合作。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秘密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摧毁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苏联随即宣布支持宪章的基本原则。接着,美、英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三国的合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1年10月-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兵临莫斯科。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顽强抵抗,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赢得了胜利。希特勒的“闪击战”破产。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入侵苏联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是苏联工业重镇和重要的交通枢纽。//1942年7月,德国第六集团军进抵距斯大林格勒60千米的顿河河曲,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初期,苏军处于守势,到当年10月,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城的大部分地区。苏军顽强抵抗,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逐街逐屋反复争夺。/从11月开始,苏军转入反攻。1943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200天,德国级其仆从国共损失约150万人,占其当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人数的1/4。//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欧洲和北非战场
1942-1943年,盟国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盟国成功扭转战局。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进而对德宣战。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会议上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要归还中国。这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和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重要法律依据。
开辟第二战场
1943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战时第一次首脑会晤,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德军处于两面夹击之中。
1944年8月,法国光复。
战争胜利
1945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法等国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东欧各国人民纷纷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会晤。
1945年4月,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进攻;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PART 03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战后反思
南京大屠杀
奥斯维辛集中营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军民伤亡人数是历次战争中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伤亡共8000余万人。其中,苏联死亡约2700万人,中国伤亡约3500万人,波兰死亡600万人,南斯拉夫死亡170万人;德国死亡650万人,日本死亡250万人。战争对参战国的城市、乡村、工业、农业造成的物资总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无论是战胜国人民还是战败国人民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马工程教材《世界现代史》上册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规划战后世界秩序,习惯上将其合称为“雅尔塔体系”。
中英美
1943.11开罗会议
(埃及首都)
苏美英
1943.11德黑兰会议
(伊朗首都)
苏美英
1945.2雅尔塔会议
(克里米亚半岛)
苏美英
1945.7波茨坦会议
(德国柏林市郊)
雅尔塔体系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内容 作用
开罗会议 (美、英、中) 1943年11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德黑兰会议 (苏、美、英) 开罗会议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 加速德国走向灭亡
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 1945年2月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 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波茨坦会议 (苏、美、英) 1945年7月 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雅尔塔体系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欧洲/亚洲)
(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主要内容
纽伦堡审判
(对德国战犯的审判)
东京审判
(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雅尔塔体系
(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主要内容
(4)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大国间相互妥协,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5)成立联合国;
①时间:1945年10月24日成立
②性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③地位: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⑤原则:大国一致(五常一致同意)
⑥意义: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双方的决策者都认为要尽力避免冲突,要争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和平共处便实际成为他们指导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
雅尔塔体系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世界战后的和平发展。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积极:
局限:
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
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雅尔塔体系
战后欧洲:在战后欧洲,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不过是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在国际均势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法国仍然受着它在1940年崩溃的折磨。没有一个国家能从德国在欧洲霸权的彻底瓦解中得到好处,或填补这个真空。
——厄尔温《二战后的西欧政治》
新的世界,新的危机
PART 04
巩固练习
解析:罗斯福的演讲和“炉边谈话”鼓励人民恢复自信,有将近50万人写信向罗斯福致意,由此可见,他重新激发了人民的希望与勇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改革的进程和具体内容,排除B项;罗斯福的演讲和改革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新政只是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健全了这一制度,排除D项。故选:A。
1.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多次发表演讲,鼓励人民恢复自信,同时提出了“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句名言。他还多次开展“炉边谈话”,曾有将近50万人写信向罗斯福致意。这表明罗斯福( )
A.重新激发了人民的希望与勇气 B.经济与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C.使人们不再怀疑资本主义制度 D.确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A
2.七七事变后,藏族僧俗民众闻讯高呼“驱彼倭奴,还我故土”,并组成“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奔赴重庆及各大战区。该事件生动地证明( )
A.七七事变是抗战的开端 B.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起来
C.华夷观念仍未彻底消除 D.藏族民众成为主要兵源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藏族僧俗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体现了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抗战的开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华夷观念,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藏族僧俗民众组成代表团慰劳前线将士,未体现藏族民众参军,排除D项。
3.1918年12月时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的丘吉尔喊出“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的口号。1938年9月他却认为“制止侵略的途径只能是联合纳粹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尤其要联合法国和苏联。”影响丘吉尔观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法西斯扩张损害英国利益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苏联成为对德作战主战场
解析:根据材料“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制止侵略的途径只能是联合纳粹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尤其要联合法国和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德国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其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损害了英国利益,因此丘吉尔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从敌视到联合,B项正确;《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在1938年9月30日,内容是将苏台德领土划给德国,与丘吉尔态度变化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在1939年,排除C项;苏德战争时间是194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B
4.在西班牙内战(1936—1939)中,苏联政府决定出兵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第三国际书记季米特洛夫曾经声明:“西班牙不会成为苏维埃式的国家,而是一个反法西斯的左翼共和国,资产阶级的真正左翼力量也将参与其中。”这反映出此时苏联优先的战略目标是( )
A.塑造苏联的民主国家形象 B.反对法西斯势力任意肆虐
C.稳住英法,巩固集体安全 D.顺应国内民众的支援意愿
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但不想让英法等国认为苏联是要改变西班牙的国家性质,苏联希望英法认为苏联的援助是反法西斯的,故选C项;A项为无关项,排除;B项非题干主题之意,排除;D项“国内民众”无从体现,排除。
5.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Sino﹣JapaneseWar),对此评价合理的是( )
A.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 B.前者凸显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C.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 D.两种叫法都不利史学研究
C
解析: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叫法模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即后者是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故C正确;两种叫法有本质上的区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前者凸显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后一种叫法不利史学研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6.驼峰航线是某一时期盟国物资从印度东北进入中国西南的空中运输通道,昆明驼峰飞行纪念碑纪念橱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条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该航线援华( )
A.体现了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 B.成为中印合作与友谊的象征
C.协助了中国远征军赴印作战 D.推动了中国西南的三线建设
A
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盟国物资”“从印度东北进入中国西南的空中运输通道”“战友坠机碎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二战时期中美两国为抵抗日本法西斯开辟的空中运输援华战略物资的通道,体现了二战中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排除B:援助物资只是经过印度进入中国,来源是盟国而不是印度。排除C:中国远征军是赴缅作战。排除D:三线建设是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强调的国家建设战略。
7.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毛泽东评价说:希特勒的“巨大计划”是有的,但这个计划……被斯大林格勒的抗战所粉碎了。斯大林也指出: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表明斯大林格勒战役( )
A.使苏联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 B.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
C.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D.导致了法西斯同盟的直接解体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和斯大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评价,都表明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巨大作用,它粉碎了希特勒的计划,使希特勒无法恢复元气,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故选B项,材料重在强调斯大林格勒战役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打击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的影响,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7月,C项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与法西斯同盟的解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8.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 )
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
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条款的出现,反映出对人的重视和关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B项正确;清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权制度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复杂的,它涉及列强、半殖民地国家、殖民地国家,战争范围遍及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简单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是“深感委屈”的列强再次瓜分世界和进一步宰割弱国的军事行动。
——水木森《二战简史》
(1)材料一分别从怎样的视角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复杂”与“简单”的?
答:(1)视角:全球视角;历史视角。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产物,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双重劫难。但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气象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阶段。
——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的原因。
答:(2)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多,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殖民体系的瓦解;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各国合作意识的加强。
解析:(1)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期间(世界)。根据材料“涉及列强、半殖民地国家、殖民地国家,战争范围遍及全球”可分析出全球视角:根据材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可分析出历史视角。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社会主义新气象”可分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多,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根据材料“殖民体系的瓦解”可分析出殖民体系的瓦解;根据材料“各种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制”可分析出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合作意识的加强。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