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核力与结合能
考点一 核力
1.物理学上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 )
A.引力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
B.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
C.作用力、反作用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
D.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2.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
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
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
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考点二 结合能
3.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比结合能越大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C.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拆分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释放能量
D.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必小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4.钚的一种同位素Pu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Pu→U+He+γ,则( )
A.核反应中γ的能量就是Pu的结合能
B.核燃料总是利用平均结合能大的核
C.U核比Pu核更稳定,说明U的结合能大
D.该衰变过程是α衰变
5.(2022·泰州市高二期末)核能具有高效、清洁等优点,利用核能是当今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A.Li核比He核更稳定
B.H核的结合能约为1 MeV
C.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释放能量约为24 MeV
D.H核和He核的平均核子质量相等
考点三 质量亏损与质能方程
6.关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和ΔE=Δm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
C.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D.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时,释放出核能,说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7.(2023·全国乙卷)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其中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装置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重要贡献。由观测结果推断,该伽马射线暴在1分钟内释放的能量量级为1048 J 。假设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物质质量的减少,则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量级为(光速为3×108 m/s)( )
A.1019 kg B.1024 kg
C.1029 kg D.1034 kg
8.(2022·南通市高二期末)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n,质子的质量为mp,氦核(He)的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则氦核的比结合能为( )
A. B.
C. D.
9.(2022·南通市高二期中)某行星内部含有氦核(He),在一定条件下氦核经过核反应会生成碳核(C)。已知1个质子的质量为mp,1个中子的质量为mn,1个氦核(He)的质量为m1、1个碳核(C)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转变为C的核反应方程为2He→C
B.He转变为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6mp+6mn-m2;
C.碳核(C)的比结合能为
D.C的同位素C中有6个中子,14个核子
10.(2022·镇江市高二期末)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n、mP、mD。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γ+D→p+n,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
A.[(mD-mp-mn)c2+E]
B.[(mD+mn-mp)c2+E]
C.[(mD-mp-mn)c2-E]
D.[(mD+mn-mp)c2-E]
11.(2022·南京市高二期末)如图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通过该图像可以得出一些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如C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7.6 MeV,He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7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原子质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增大
B.Fe核的结合能最大
C.把O分成8个质子和8个中子,会发生质量亏损
D.3个He核合成1个C核,释放约7.2 MeV的能量
12.用中子轰击锂核(Li)发生核反应,产生氚核和α粒子并放出4.8 MeV的能量,e=1.6×
10-19 C,c=3×108 m/s。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放出的能量对应的质量(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核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13.(2023·南京市高二期中)在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有限,因此科学家们用放射性材料—PuO2作为发电能源为火星车供电(PuO2中的Pu是Pu)。已知Pu衰变后变为铀核(符号为U)和α粒子。若静止的Pu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α粒子的动能为E,α粒子的速度方向与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衰变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铀核和α粒子的动能。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1)写出衰变方程;
(2)求Pu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
(3)求从开始衰变到U和α粒子再次相遇的最短时间t。
3 核力与结合能
1.D [到现在为止,物理学家们发现了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它们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故A、B、C错误,D正确。]
2.D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它能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万有引力最弱,研究核子间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可以忽略,故选D。]
3.C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越大,比结合能不一定大,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拆分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这个过程会释放能量,故C正确;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D错误。]
4.D [核反应中γ的能量是Pu的结合能中的一小部分,故A错误;核燃料在衰变过程中要释放巨大能量,所以总是要利用平均结合能小的核,才更容易实现,故B错误;U核比Pu核更稳定,说明U的比结合能大,故C错误;该反应产生He,故该衰变过程是α衰变,故D正确。]
5.C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Li核的比结合能比He核的比结合能低,因此,He核比Li核更稳定,A错误;H核的比结合能为1 MeV,H核由两个核子组成,因此,H核的结合能为2×1 MeV=2 MeV,B错误;He的结合能为4×7 MeV=28 eV
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释放能量约为28 MeV-2×2 MeV=24 MeV,C正确;两个H核结合成He核时释放能量,发生质量亏损,而反应前后的核子数不变,因此,H核和He核的平均核子质量不相等,D错误。]
6.B [E=mc2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所以A正确;E=mc2中的E是物体蕴含的能量,不是发生核反应时释放的核能,所以B错误;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所以C正确;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时,释放出核能,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说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所以D正确。]
7.C [根据质能方程E=mc2可知,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为Δm== kg= kg,则每秒钟平均减少的质量量级为1029 kg,故选C。]
8.A [由题可知,氦核由两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而成,且核子结合过程中会释放能量,即产生质量亏损。因此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求得氦核的结合能ΔE=(mn+2mp-m)c2,比结合能为E==,故选A。]
9.C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应为3He→C,故A错误;由上述核反应方程式可得质量亏损为Δm=3m1-m2,故B错误;由碳核的组成可知,碳核是由6个质子与
6个中子组成,则Δm=6mp+6mn-m2,所以比结合能为E比=,故C正确;C有14-6=8个中子,故D错误。]
10.A [因质量亏损放出的能量为ΔE=(mD-mp-mn)c2
设质子、中子的动能为Ek,根据能量守恒有ΔE+E=2Ek
由以上两式联立可得Ek=[(mD-mp-mn)c2+E]
故A正确,B、C、D错误。]
11.D [由题图可知,随着原子质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Fe核的比结合能最大,结合能的大小还与核子数有关,故B错误;把O分成8个质子和
8个中子,需要吸收能量,不会发生质量亏损,故C错误;He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7 MeV,
3个He核的结合能E1=7 MeV×4×3=84 MeV,C的核子比结合能约为7.6 MeV,1个C核的结合能E2=7.6 MeV×12=91.2 MeV,则ΔE=E2-E1=7.2 MeV,故D正确。]
12.(1)Li+n→H+He (2)8.5×10-30 kg (3)3∶4
解析 (1)核反应方程式Li+n→H+He
(2)根据ΔE=Δmc2
上述反应中放出的能量对应的质量
Δm== kg≈8.5×10-30 kg
(3)设m1、m2、v1、v2分别为α粒子、氚核的质量和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1v1+m2v2
α粒子、氚核的动能之比
Ek1∶Ek2=∶=m2∶m1=3∶4。
13.(1)Pu→U+He
(2) (3)117T0
解析 (1) 由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知衰变方程为
Pu→U+He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α粒子和铀核的动量大小相等,设为p,
α粒子的动能Eα=
铀核的动能EU=
则===
所以释放能量为ΔE=Eα+EU=E
且ΔE=Δmc2
解得Δm=
(3)根据T=
可得T0=,TU=,则TU=T0
因为想再次相遇,必然是在裂变的切点处,所以每个粒子运动的时间必须为整数周期,两粒子运动周期取最小公倍数,所以再次相遇的最短时间t=117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