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唱脸谱》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06 19: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人音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歌曲演唱《唱脸谱》
课 型 歌曲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课标在第四学段(8-9年级)学习任务2的内容要求中提出:结合演唱,了解、熟悉中国民族音乐的常用术语和记号,巩固对常见音符、音名、唱名、节奏的认识,以及对常用音乐记号、音乐术语的理解。 2.课标在第四学段(8-9年级)学习任务2的学业要求中提出:对演唱保持较浓厚的兴趣;能简单评价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唱,并根据评价反馈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人改进、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内容分析 1.歌曲背景分析:《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中的学唱歌曲。《唱脸谱》为教科书保留曲目。这首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戏歌,用“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等京剧脸谱形象,以及《战长沙》《盗御马》等京剧剧名普及了京剧知识。虽说是一首戏歌,但唱脸谱吸收了京剧唱腔的元素,以净行唱腔为主,兼收了生行旦行的唱腔,可以说是一个让学生体验京剧唱腔韵味的好素材。 2.歌曲本体分析:全曲有两个段落构成:引子+a段+间奏+B段。影子一开头就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颖感和时代感;a段为降B宫调式,有四个乐句组成唱歌的旋律,音调较接近于京剧西皮旦腔的音调,但又吸取了京韵大鼓的唱腔方法,使之更加贴近于语言音调;B段转入降E宫调式,四小节的间奏取材于京剧西皮过门,唱歌旋律更接近于京剧净腔的音调,较多运用了净行唱腔特点,使其显得朴实,明快,豪爽。
学情分析 1.学生素养发展目标:发展学生音乐能力,能够情感投入的表现歌曲。本课教授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 2.八年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他们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加偏爱流行音乐。 3.青少年在义务教育学习阶段需要通过艺术课程接受全面专业的美育学习,进而达到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 4.在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全面,且具有偏执的特点,生活中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但在表现美,创造美方面容易出现庸俗,媚俗的倾向。然而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仅仅停留在只愿意主动接受流行音乐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5.在推行提升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是在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学们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打开了通往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大门。
学习重点 学唱《唱脸谱》,能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净行的唱腔韵味。
学习难点 学生能够说出京剧脸谱相对应的角色。并以小组为单位,按歌词内容分角色参与表演活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学唱《唱脸谱》,了解“戏歌”这一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的新体裁,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和脸谱的艺术美 2.了解中国京剧四大行当中“净”行唱腔特点,对京剧脸谱的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不同脸谱代表着不同人物角色。运用净行唱腔特点熟练演唱歌曲 3.通过对戏歌的学习,进一步探索更多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结合的曲调。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这一综合艺术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演唱的形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进行形成性评价; 2.对学生学习的状态、表现、思维等进行鼓励为主的激励性评价。起到鼓励和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欣赏戏歌《唱脸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这首作品和传统京剧相比,多了什么原色在里面 2.教师总结概括“戏歌”这一创新形题材,引入今天主题 3.引导学生在对比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带着问题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乐曲,集中学生注意力,感受中国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意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了解京剧,解决重点 1.通过介绍“戏歌”打开中国京剧艺术大门。 2.提出问题:1.同学们对京剧有多少了解呢? 2.引导学生进行介绍。 3.师总结:我国京剧起源于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当时扬州一个著名戏曲表演剧团三庆班,被召入京进行演出,从此便在京城立足,随后四大徽班陆续京剧,后来借鉴昆曲,京腔的长处,使得京剧正式形成。 4.提问: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对京剧四大行当的了解? 5.引出“净”行人所饰演人物角色的特点。 6.延伸:京剧表演形式并学习戏曲身段 1.学生凭借知识的积累回答问题; 2.回答问题的同时,思考新的问题,解决难点; 3.通过对京剧的简单了解,对接下来的知识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4.通过对四大行当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净”行人物特点。 5.通过学习戏曲身段,感受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6.为本单元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引出本课重难点,并对此逐一进行解决。 采用提问的方式,通过对京剧四大行当的了解,对每一行当人物性格的认识,对净行角色加深印象,意在解决本课重点。
三、学唱歌曲 小组合作分析并 提问:在京剧表演中除了行当,表演形式外,每一位人物形象离不开的是什么? 教师:脸谱是一直存在于艺术表演当中的吗? 3.欣赏视频,认识脸谱; 4.教师出示图片,猜脸谱; 5.提问:以上人物在京剧的表演中应该属于哪一行当? 6.明确“净”行唱腔特点,强调在演唱歌曲时应注意如何表现; 7.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唱腔及情绪; 8.教师分析曲谱中需要用“重音”“倚音”表现净行人物特点的音符,并引导同学如何演唱; 9.完整演唱歌曲后跟伴奏演唱; 10.分角色演唱歌曲; 11.教师伴奏,请小组展示,引导学生互评; 进一步探索脸谱艺术的魅力; 知道脸谱的由来; 通过对脸谱的认识,知道脸谱不同颜色所代表不同人物形象; 同时再次明确“净”行唱腔; 5.通过音乐表现要素来突出歌曲中需要表现的人物形象; 6.“重音”“倚音”的运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7.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歌曲第二部分曲谱; 9.小组展示; 学生运用自学自助、听辨比较法,循序渐进地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准完整演唱歌曲。 通过对不同人物脸谱的认识,在本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各脸谱人物的映像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2.了解其他音乐与通俗音乐的结合,能够在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交流 1.自学; 2.欣赏; 通过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 “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唱脸谱 1=D 四大行当:生 旦 净 丑 表演形式:唱 念 做 打 “净”行唱腔:铿锵有力 开阔豪放
教学反思 1.作为教师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探索的力度; 2.初中生的表现力不如小学生,作为美育教师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探寻更多好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表现艺术,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