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标要求 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初步形成变化观。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教材第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学生走人化学世界的第一步。本课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出发,通过师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新教材重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必要的实验仪器、手段和方法,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重 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 教学难 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学情分 析 化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本质没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化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属于学科学习的人门阶段,需要借助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素材,逐步加深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理解。
教学目标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策略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学法指导 观察,对比,总结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思考,听讲 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环节一 你能让这几张纸做怎样的变化 我们让纸做了这么多变化,有何不同呢 你能把这些变化分类吗 引导学生过交流。 像撕碎纸片这样的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纸燃烧这样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变化中常伴随哪些现象呢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脸]实验1-1(1) 水的沸腾 实验1-1(3) 胆矾与氢氧化钠反应教师提问]仔细观察实验 实验1-1(4)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提问]这两个实验属于什么变化 为什么 [学生总结]都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 撕碎纸片、揉皱纸团、折叠纸片、燃烧纸片等。 撕碎纸片、揉皱纸团、折纸片都没有生成新物质,纸的燃烧生成了新物质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现象现象是蓝色块状胆矾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 蓝色溶液变为蓝色沉淀。 生成大量气泡。 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环节二 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3、1-4、1-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化学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掌握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们需要明确的认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实际的练习中体会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以及化学变化的本质。物质的性质分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注意区分性质与变化的表述方法,多做相关的练习,在题目中体会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区别。
达标检测 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 5H2O, 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 CuSO4 5H2O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 化学性质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发光 B.用汽油去掉油污 C.火药爆炸 D.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⑤ D. ③④⑥ 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2.现象:只是形状、状态改变。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 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四、化学性质 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描述化学性质时,通常用可以,能,易,难等词语。 五、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2.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