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时练(含答案)2024春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20: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①____________的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②____________。”延安时期流传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③____________。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
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
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
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
4.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进行简要分析。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来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在词语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节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作者的学养与编辑的修为
韩东育
①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语言系统发生了中西杂糅的现象。中式的文言和欧美的西文经混交后形成了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的话语结构总体上已西式化,而文言只能以成语等形式穿插其中时,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的不全甚至丢失,便成为论著写作过程中的习见现象。这应该是任一期刊或出版社的编辑在处理来稿时最为头痛的问题:文稿上大片大片的标红,往往意味着改写甚至重写。我自己就曾被老师们和编辑们教育说:“你为什么不好好说话?”
②理论生硬、概念不清和表述含混,也容易导致洋洋万言不知所云的尴尬。近现代中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装置,几乎都是外来的,由于它们总能以正确和时尚的面貌出现,便自然有人甘做隔空对接的理论倒也乐此不疲。他们弄了一大堆连其本人都未必弄懂的欧美框架,写文章时也总是设置出无数道概念隔离墙,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表现作者的“体大思精”。
③由此我想起了一个或许与此无关的小困惑,即关于何谓“历史”的问题。所谓“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这几乎是用概念来解释概念的“概念”。我注意到一个小孩问“什么是历史”时,他父亲回答:“历史就是你来到这个世界前人类社会发生过的能够规定和影响你当下生活和未来走向的往事。”它或许不够周延,但我至少听懂了。年轻时写论文,我喜欢拿代表“权威”的西方理论和学者语录作为某个中国史研究问题的前提或结论,结果,历史本身的前提和结论反而被我蛮横地取消了。直到读了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时,才明白就在我夙夜标榜自己是经典作家的信仰者时,其实并没有读懂他们的原著,也不想了解他们的语境。由此而养成的一味执念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舶来权威而放弃自主思考的思维堕性,其实还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学术犯罪,因为“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④历史学者应该以怎样的知识结构来面对受众,显然又是一个问题。苏联碎片化的学科分类对中国学界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一体化格局已被乱刀寸断,轻则一分为三,重则一分为N。我的一个学生跟我念了几年书后,只听到一场哲学家的讲演,就告诉我说他想改学哲学了,似乎哲学可以不需烦琐考证而直奔结论。“老北大”和“民国范”之所以不必忌言,是因为他们在接受欧风美雨洗礼前,早已拥有文史哲齐备的综合知识结构和连类格义的问题解释能力。这是否意味着新生代的史学工作者需要在基础知识上做出适度的复归呢?马克思所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说法,或许在说历史学者应该是过往知识和历史智慧的综合掌握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单一工种的工匠。孔子是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学家,还是武家、数学家、教育家抑或是社会学家呢?从他曾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教授者看,孔子应该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即便退一步,允许我们把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收窄,至少也应该具备刘知几所要求的“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而“才学识”又何尝不是今天所说的“文史哲”呢?可是,有许多学术论文常常给大家带来的烦恼是,编辑和读者在拜读那些动辄万言的大作时,不消两三行就昏昏欲睡,不忍卒读了。这除了表明我们自己文笔不够典雅、材料不够结实和结论无所见识外,好像并不能证明历史学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⑤一篇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还应该内藏有该问题本身的微学术史。可编辑在审稿时却每每发现,许多稿件不是把先行成果说得一无是处,借以凸显自己的“创新”能力,就是把学术史回顾与文章展开内容处理成全无关联的两张皮。一个好的学术史梳理,应该是在充分吸纳和尊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相反。而行文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逻辑递进,也就自然展开于前期研究之“必要条件”和自我新论之“充分条件”之间了。
⑥在了解了编辑立场的同时,也需要体察作者对编辑工作所寄予的厚望。多年来,编辑队伍已整体学者化,这是事实,毋庸讳言。但是,曾几何时,个别编辑的自律和自省,似乎也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不懂的就是错误的”,容易堕为成见式进退稿件的潜规则。学界最喜爱的,应该是“读尽天下好文章”的编辑不拘一格的目力和魄力,以及敢于超越自我眼界的站位和勇气。否则,当有些稿件因为编辑人员的逼仄视野和主观好恶或黄钟毁弃或瓦釜雷鸣时,便不但有损于编辑本人的名声,久而久之还会毁掉一个好的杂志社或出版社。其次,编辑的学养、识辨能力和职业道德,有时比刊物的所谓级别更加重要。同时,外审制度必须要坚持,但是,外审意见不等于就是决定性意见,因为外审人员中,同气相求者有之,同类相斥者有之,应付了事者有之,不读稿件者亦有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编辑本人的判断不能介入,其对学术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⑦学术乃天下公器,中国史学的繁荣发展,需要编辑和学人相携而行,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隔空对接”指某些中国学者不结合中国的实际而直接搬用外国的概念、范畴和理论。
B.第③段中,“学术犯罪”指在论述某些学术概念或理论时流于主观随性而不够周延。
C.第④段中,“老北大”“民国范”指北大老一辈人才中和在民国时期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一体化格局的学术前辈们。
D.第⑥段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指优秀的作品被眼力不够的编辑放弃,而不好的作品反而被采纳。
7.如果你立志研究魏晋历史,下列哪一项最为符合本文对你的要求(  )
A.使用古代汉语撰写论文。
B.全面搜集魏晋史研究资料。
C.提升对佛道思想的认识。
D.运用前沿的西方史学理论。
8.下列选项,不能依据文意推断出的一项是(  )
A.现代中国学者的语言表达需进一步规范化。
B.合格的编辑需要不存偏见、拓宽视野。
C.要读懂某种理论,需要了解其产生语境。
D.学术进步需推翻前人研究,独创一家之首。
9.本文按照“语言表达—知识结构—文献综述—编辑修为”的顺序展开阐述,分析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析第④段中列举孔子相关事例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示例)①脍炙人口 ②获益匪浅 ③了如指掌
解析 ①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②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③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2.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成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一般,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毛泽东对读报的迫切需求。
解析 画线句中,本体是“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喻体是“饥”和“渴”,比喻词是“如”和“似”,所以句子运用了比喻中的明喻。口腹之欲是生而为人的本能,所以解决“饥”和“渴”就是每个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这里作者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这一普通人未必都需要的精神需求比喻成人人都有的物质需求,也就强化了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之迫切。
3.B [根据语段前半部分内容“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以及括号前一句“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和后一句“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可知,语段前半部分讲的是“读书”,后半部分讲的是“读报”,故“也”前后应分别是讲读书和读报,排除A、C两项;根据括号后面的句号可知,此处填写的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D项只是一个“定语+中心语”的短语结构,并不是完整的句子,排除。故选B。]
4.(示例一)引用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真诚的可贵。
(示例二)比喻论证。把人生比作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真诚的可贵。
(示例三)对比论证。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突出了真诚的可贵。
5.特点:四字词语连用,书面语(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和口语(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交错使用,词语搭配陌生化(“钦差大臣”满天飞)等。
解析 从这段文字中的词语“或作讲演”“或作文章”“甲乙丙丁”等可知,这段文字多用四字短语;从“夸夸其谈”“实事求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等可知,这段文字中有书面语(或成语);从“甲乙丙丁”“一二三四”“老子天下第一”等可知,这段文字中也有通俗的口语,是书面语和口语交错使用,非常灵活;从“‘钦差大臣’满天飞”可知,这段文字词语搭配陌生化,“钦差大臣”与“满天飞”搭配,讽刺了主观主义者自以为是的表现和丑态。
6.B [“在论述某些学术概念或理论时流于主观随性而不够周延”错。原文第③段说“由此而养成的一味执念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舶来权威而放弃自主思考的思维堕性,其实还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学术犯罪,因为‘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据此可看出“学术犯罪”是放弃自主思考的思维堕性,而不是流于主观随性。]
7.B [由原文第④段“可是,有许多学术论文常常给大家带来的烦恼是……好像并不能证明历史学本身出了什么问题”,第③段“年轻时写论文,我喜欢拿代表‘权威’的西方理论……蛮横地取消了”可知,用“古代汉语撰写论文”“提升对佛道思想的认识”会造成读者看不懂的情况,排除A、C两项;而对“运用前沿的西方史学理论”,作者在文中更加持怀疑的态度,排除D项;由原文第④段“允许我们把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收窄,至少也应该具备刘知几所要求的‘史家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而‘才学识’又何尝不是今天所说的‘文史哲’呢”可知,搜集魏晋史研究资料是做研究的必要积淀,从中能提炼出综合的知识和智慧,故选B。]
8.D [“推翻前人研究,独创一家之首”错。由原文第⑤段“一个好的学术史梳理,应该是在充分吸纳和尊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相反”可知,学术进步是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而不是推翻前人研究。]
9.①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符合认识问题的逻辑顺序。先从语言入手,由语言结合成知识,知识再组合成文献,文献最后要面对读者得经过编辑,按照事物发展的流程全方位地论证文章的观点,更易于读者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②切合文章的标题“作者的学养与编辑的修为”的论述内容,依次从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是文章切题的表现。
10.①举孔子的例子旨在论证这一观点——历史学者应该是过往知识和历史智慧的综合掌握者和传承者,而不是单一工种的工匠(证明了“历史学者应拥有文史哲齐备的综合知识结构和连类格义的问题解释能力”)。(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②孔子博学多能,涉猎并精通多个领域和学科体系,是“综合掌握和传承过往知识和历史智慧”的典型,能够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作者的观点。(论据的典型性)
③孔子是历史名人,文化圣贤,举他的例子富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同时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论据的权威性)